翻译伦理视角下的内蒙古民俗文化翻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9
/ 2

翻译伦理视角下的内蒙古民俗文化翻译

包强强

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务服务保障中心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200

摘要: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对外文化交流不够。对内蒙古民俗文化翻译领域的研究数量较少,所以该研究缺乏可借鉴的翻译经验与参考规范。各翻译标准水平不一,存在缺陷与严重翻译伦理问题。在中国与国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进行内蒙古民俗文化翻译的译者应不断提高翻译水平,注重翻译伦理问题,力求对外进行正确的文化输出。本文探讨了翻译伦理视角下的内蒙古民俗文化翻译。

关键词:翻译伦理;内蒙古;民俗文化

前言: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传播行为,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以语言符号为手段,借助一定的传输媒介,来帮助实现文化从传者到受者这一传播过程。为了有效传递民俗文化的内涵与特色,寻找合适的翻译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民俗文化翻译工作的意义

1.1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传播

民俗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缩影,其传播对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推广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民俗文化的传播与翻译工作紧密相连,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为民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手段。通过翻译,民俗文化得以超越语言与地域的障碍,实现对外传播,使更多人能够了解和接触不同的民俗文化,同时也为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提供了可能。现代社会,全球化的浪潮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民俗文化的翻译工作也因此变得越来越重要。民俗文化的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转换,更是文化传播的过程[3]。通过对民俗文化的翻译,能够将一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与价值传递给其他文化群体,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的文化精髓[4]。另外,民俗文化的翻译对丰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民俗文化的传播可以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与认识不同的文化,拓宽人们的文化视野,为构建多元文化社会提供了积极的推动力。民俗文化的传播也为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提供了支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翻译和传播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为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力量。

1.2有助于民俗文化走向世界

民俗文化作为某一民族或地区的独特文化表现,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社会和文化内涵。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当今社会,民俗文化的国际交流和传播显得尤为重要。民俗文化翻译工作,在这一层面,成为民俗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和桥梁,其意义不容忽视[7]。每一种民俗文化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们传承了长久的历史记忆,体现了某一民族或地区的传统智慧和生活方式。通过翻译工作,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元素得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被更多人所理解和认识,从而为民俗文化的国际传播奠定基础。通过专业而精准的翻译,民俗文化的精髓和特色得以被准确地传递,使得更多的国际受众能够接触和了解民俗文化,从而提升民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认知度。这种国际影响力和认知度的提升,进一步促使民俗文化走向世界,与国际社会产生更深刻的交流和影响。

2.翻译伦理模式下内蒙古民俗文化翻译分析

2.1再现伦理下的内蒙古民俗文化翻译

民俗文化即特定民族及社会群体在特定时代与地区通过长期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口头传下来约定俗成的民间文化模式。内蒙古民俗文化体现了与众不同的神秘风情。所以译者在翻译时,要尽力保证译文再现内蒙古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充分保留内蒙古民俗文化意象,向外国人展现出内蒙古独特的文化身份与地位,强化内蒙古民俗特色。例如“烤全羊”“马奶酒”“手扒肉”“蒙古果子”“奶食品—查干伊得”“炒米”等,这些饮食文化都极具内蒙古特色,是内蒙古人民生活之真实写照。译者翻译时,应将这些内容真实再现。下面以内蒙古“烤全羊”的例子来揭开内蒙古民俗文化神秘的一角。“烤全羊”是内蒙古人民用来款待宾客的传统名菜。他们先用火烧食整只羊,直至全羊外部金黄酥脆,内部鲜嫩柔软,肉香扑鼻,肥而不腻。烤全羊要保证羊的完整。羊肉的摆法十分讲究,羊肉须向着主宾。在宴会上,通常要唱赞歌并需“酒过三巡”,当大家一起唱和之时,再倒杯酒,诵读献整只羊的祝词。然后向割肉招待贵宾之人敬上一杯酒后,主人会请在座年长者先来动刀。年长者于羊前额用刀划一个“十”,从羊脑袋后边、嘴角的两旁、两耳朵、两眼眶、脖子、硬腭上分别割几块肉,后转羊头对向主宾。主宾客把羊头端起再回赠主人。主人用一空盘接过羊头及年长者割下的几块肉,摆在佛龛前以敬佛。然后用专门的蒙古刀,从羊乌查的左右侧切下来长薄片,左右交换一下放置。刀刃朝外切割羊乌查的前半部。就这样进行三次切割之后,一节节卸掉其他的骨头,由阳面转圈后,退回放到肉汤里面加热,之后上桌。可看出该饮食习俗反映了内蒙古民俗文化,极具地域民族特色,展现了内蒙古人民的民族信仰、伦理、气节等潜在饮食文化之下的深层次精神内涵。译者翻译内蒙古民俗文化时,应首选这种最能代表民俗文化精髓的事象。

2.2交际伦理下的内蒙古民俗文化翻译

交际伦理要求译者在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充当媒介,那么如何能成功完成两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对话呢?首先译者要了解两者文化之间的差异。这就需要译者深入了解内蒙古民俗文化,真正走入内蒙古人民的日常生活与之相处,用心感受,领略其中的文化内涵与民族情感等,将之用于翻译。同时也要了解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与他们的文化接受力,知己知彼,是实现文化有效沟通的关键。另外译者还需对内蒙古民俗文化保持不偏不倚的正确态度,既不文化自恋,也不压制内蒙古民俗文化的个性特质去迎合目标语读者。这样才能实现两种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

2.3翻译传播媒介选择的最优化

翻译传播媒介发挥着桥梁作用,媒介研究重点在于揭示传播媒介对于翻译传播实践的影响,使媒介与翻译传播实践匹配实现最优化。传统翻译传播媒介包括人际传播性质的,如面对面或往来性的文化沟通、翻译讲解;以及大众传播性质的,如书籍、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在众多媒介中,出现了其他媒介的网络形式化,互联网无疑已成为翻译传播的主阵地。结合内蒙古民俗文化翻译传播现状,互联网已成为主要传播媒介,而相比其它媒介如报刊书籍、电影电视等,其翻译传播内容的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参差不齐,缺乏规范性与准确性。网络作为内蒙古民俗文化主要翻译传播媒介,承担最主要的外宣任务,但在一些公开官方宣传片中,英文字幕内容及格式却存在明显错误,这无疑严重影响了整体翻译传播实践效果。努力实现翻译传播媒介与内蒙古民俗文化翻译传播内容的双优化,以及二者匹配的最优化,是推动内蒙古民俗文化翻译传播的重要一步。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内蒙古民俗文化高质量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不一样的内蒙古,在翻译传播实践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翻译传播中的因素对于整个实践过程的影响。要搭建一个开放、协作、共享的民俗文化翻译平台,整合全球的翻译资源,推动民俗文化翻译的研究和实践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生祥.翻译传播研究促知识转化效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6-16(03).

[2]葛清.翻译传播理论指导下的电彩字幕翻译研究一以《重庆森林》为例[J].科技传播,2020(12):106–10.

[3]谢柯,廖雪汝.“翻译传播学”的名与实[J].上海翻译,2016(1):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