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护理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8
/ 2

集中护理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分析

杨茹茹袁锦(通讯作者)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100

摘要:目的:探究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集中护理的效果及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将2022年11月-2023年12月40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的患者抽取,随机取样法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评价集中护理的实施价值。结果:观察组应用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心功能分级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的患者开展集中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而提高应用效果。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集中护理;心功能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患者常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等,是临床常见急症[1]。心脏骤停的病死率极高。据WT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700万人发生心脏骤停,其中约90%的患者在发病后短时间内死亡。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后紧急抢救的关键步骤,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能恢复患者的心脏跳动和呼吸功能,从而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生存机会。而心脏骤停后患者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经历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后,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脏功能损害和其他并发症,为避免患者的康复质量,还需辅以相关护理[2]。集中护理是一种全新护理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患者集中在一个护理单元内,由专业护理团队进行全面、系统护理,有望提高护理效果,积极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22年11月-2023年12月40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的患者,取样法分组。其中对照组:男/女=11/9例,年龄均值(63.23±5.22)岁。观察组:男/女=12/8例,年龄均值(63.11±5.85)岁。组间信息对比、均衡性较高,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评估意识和水平、检查呼吸和循环功能等。立即采取措施,维持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根据医生指示给予药物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的药物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检测患者的氧分压情况,严格以测量结果为根据,及时调节氧流量,可在确保患者得到充足氧气供应的同时对其低血氧问题进行有效改善。经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心跳已经恢复,但其心脏生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所以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变化,需将其血压维持在90~100/60~70mmHg。若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还需进行亚低温处理。

观察组予以集中护理:(1)团队建设:组建一个专业化的护理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心理师等,共同参与患者的护理过程。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病情严重程度、心理状态、家庭社会背景等,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2)集中护理:①急性期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根据患者的心脏状况,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和循环支持措施,确保血液循环的稳定。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呼吸机支持等治疗,确保充足的氧气供应。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行评估,及时发现脑缺氧、脑水肿等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②恢复期护理: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沟通能力训练等。针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关爱,帮助患者和家属度过心理困境。加强与社区护理、康复机构等的合作,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确保患者在各个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护理[3]

1.3观察指标

应用效果。显效:护理干预实施后,患者心率恢复正常。有效范畴:干预措施开展后患者心率并未完全恢复,但生命迹象逐渐恢复。干预措施无效、患者死亡视为无效。

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借助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进行评价,共有1~4级,分级越低、患者心功能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值录入SPSS20.0软件,心功能借助()表述、t检验;应用效果用[n/(%)]表述、x2检验;两组数据遵循正态分布原则,P<0.05视为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应用效果

观察组应用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应用效果(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效率

观察组(n=20)

12(60.00)

7(35.00)

1(5.00)

19(95.00)

对照组(n=20)

7(35.00)

6(30.00)

7(35.00)

13(65.00)

x2

--

--

--

5.625

P

--

--

--

P<0.05

2.2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

组别

心功能分级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观察组(n=20)

3.11±0.45

1.02±0.11

20.176

P<0.05

对照组(n=20)

3.15±0.55

2.03±0.33

7.809

P<0.05

t

0.251

12.985

--

--

P

P>0.05

P<0.05

--

--

3、讨论

临床指出,在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护理中应遵循以下应用原则:首先,及时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其次,重视患者的基础护理,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维持循环稳定。再次,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4]。最后,积极开展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而集中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为目标的护理模式。它将患者所需的全部或大部分护理服务集中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从而减少患者等待护理的时间,提高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和完整性[5-6]。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应用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心功能分级较对照组高(P<0.05)。提示,集中护理将护理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了护理工作的专业化、标准化和流程化,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集中护理通过优化护理流程,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医疗操作,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成本。集中护理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护理,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进程。

综上,集中护理在心肺复苏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可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提高护理效率,降低医疗成本,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应该在更多的医疗机构中推广集中护理模式,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 王娜,张一杰,岳丽娟. 集中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 饮食保健,2020,7(20):118-119.

[2] 郭瑞,刘学伟,张苗. 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临床康复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价值研究[J]. 贵州医药,2022,46(2):335-336.

[3]刘亚.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中的构建[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5):316-317.

[4]韩珊.急诊护理干预对有效降低心肺复苏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分析研究[J].健康必读.2020,(27):111.

[5]王敏.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分析[J].健康之友.2019,(24):252.

[6]张燕.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情况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J].健康之友.2021,(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