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域副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兼论南充达州组团创建四川省域副中心城市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8
/ 5

四川省域副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兼论南充达州组团创建四川省域副中心城市对策研究

杨柠熙  蓝英

川北医学院MPA教育中心  达州市中心医院  四川 达州  635000

摘要:随着竞争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资源的流动将会影响区域的竞争力,任何一个地区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升各方面的竞争力。四川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火车头,战略位置不言而喻。本文以四川各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国内外研究资料进行阐述,界定相关概念,通过数据了解四川各城市的发展现状,把握四川地理区位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从科技、生态、医疗和交通等方面对四川各城市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四川各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组团培育 省域副中心城市 城市综合竞争力

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西部重镇的四川省,其经济发展战略与布局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省级副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南充达州群为例,对其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就如何创建四川省域副中心城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四川省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城市综合竞争力是确立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关键要素

四川省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议创建省级副中心城市,旨在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南充达州以“组团建省副中心”为目标,具有实践意义。理论认为,省域副中心应基于综合竞争力,以确保其经济带动能力和发展潜力,发挥区域经济引领作用。省域副中心是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突出,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城市,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高产业集聚度和人才吸引力。城市综合竞争力涵盖经济实力、创新能力、人才资源、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和文化影响等多方面,竞争力强的城市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更大。南充达州打造省域副中心,将通过加强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引进人才、区域合作等方式,促进自身和四川省经济快速发展,提升西部地区影响力。

二、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副中心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副中心”视角,而较少从省级整体角度研究。1988年,日本学者川上秀光提出了“多中心”城市结构学说。201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苏扬分析了北京副中心的概念、区位及发展模式。湖北社科院学者秦尊文首次提出省级副中心城市概念,指综合实力强、对周边有经济辐射力、经济结构完善、与主中心有产业分工特点、带动周边发展的特大城市或大城市。目前研究集中在省域副中心的理论与政策探讨及副中心内涵特点上。国内学者李锦章提出“次区域经济中心”概念,指经济总量和综合竞争力与中心相近,具显著优势的大城市,具有生产、科技、交通等功能,对其它城市和乡村有辐射、扩散和吸引力。目前研究大多停留在个案探索阶段,缺乏统一定义,选择副中心城市尚无统一量化指标与方法。

)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就是通过查阅文献,收集历史资料及文字材料,并对文献资料加以分析,从而对论文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文献法是对已有资料进行再利用、再研究的间接方法。这一方法特别适用于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形成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2.数理统计方法

运用城市首位度、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方法,对四川省的空间结构现状进行了客观、准确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对四川省发展不协调、不充分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四川省副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评估模型,并利用引力模型和威尔逊原理对候选城市进行筛选与评估。在学习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利用 SPSS, Exc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绘制处理结果,从而使研究结果更接近于现实。

3.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是把两个相互关联的指标数据相比较,以加深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也叫对比分析方法。全文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思路,具体表现为: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各个副中心城市的比较等。

三、四川省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第一产业

依据表3-1计算可知,在2023年第一、二和三产业分别占四川GDP的1.55%、41.20%和57.25%。第一产业占比小,农牧产品主要以外来供应为主。乐山、成都和达州第一产业产值高,但只有乐山和达州以25.8%和12.47%占本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高一些。因此这两城是四川拥有农业专业化优势生产的地区。但乐山达州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原因是与第一产业发达的成都德阳相比,这两座城市的产业链接较短,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第二产业

除了成都绵阳南充三座城市,其余城市第二产业产值在地区GDP占比均超一半,泸州宜宾两座城市更是达到6成以上。产值前三甲分别是绵阳、宜宾和德阳,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工业上同样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在产量上明显高于其他几座城市。从数据上来看,第一产业对于四川各城市经济的贡献明显不如工业,第二产业明显是推动四川各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整个城市群的经济命脉。

第三产业

表3-1显示,四川城市群中仅成都、绵阳和南充第三产业产量高于一、二产业。成都、绵阳第三产业产值领先其他城市。成都在批发零售、餐饮住宿销售额上明显高于绵阳,体现其省会城市的功能性服务和强消费能力。绵阳在金融业有竞争优势,总值高出成都约880亿,金融服务水平高,证券交易所为其优势。成都、绵阳作为四川第三产业核心,分工明确、协同发展,成都为物流销售中心,绵阳为金融中心。

综合来讲,农林牧渔业对于四川的经济贡献处于末位,第二产业则是该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引擎。第三产业的战略位置相对有限,局限于成都、绵阳和南充三座战略城市。

表3-1 2023年四川行业经济经济数据(单位:亿元)

城市

农林

牧渔业产值

工业

建筑业

批发和

零售业销售额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和

餐饮业营业额

金融业

房地

产业

成都

416.69

18234.91

4019.24

65140.81

2613.08

1388.73

1628.71

2701.93

绵阳

42.46

34603.77

3471.02

33081.43

2769.27

899.97

2501.57

2629.52

南充

100.25

4459.68

796.23

5611.69

198.58

197.93

146.80

787.09

德阳

289.89

21591.09

559.57

11964.16

686.93

424.10

341.73

2019.51

泸州

280.29

7555.93

206.62

2461.16

381.31

149.33

121.04

983.94

宜宾

39.21

19497.20

435.97

8070.97

1282.22

222.95

401.37

736.79

资阳

105.74

4996.49

263.57

3101.76

397.51

148.86

159.97

697.22

达州

361.69

4406.66

306.76

2221.06

258.22

155.74

126.31

575.10

乐山

525.84

2888.22

155.47

1345.28

169.07

107.56

54.91

347.84

数据来源:四川省2023年统计年鉴

四、四川各城市竞争力分析研究

竞争力分析

1.科技竞争力

城市发展的关键竞争力是科技创新。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增加科技投资,科技竞争加剧。珠江三角洲在国家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技竞争力对比中,选择了三个战略城市及附近的宜宾、德阳。鉴于成都和绵阳的国家中心与经济中心地位,它们的科技创新集聚效应显著,被作为一组进行研究。

考虑到产业特点,德阳、宜宾以制造业为主,各具特点。南充市则以经济环保产业为特色,形成独特的“小而美”发展模式。因此,德阳、宜宾和南充被作为第二组进行比较研究。

自2019至2023年,成都科技投入总量持续低于绵阳,两者差距逐年增大。2023年和2021年,绵阳投入约为成都的3倍。此现象揭示了两城市在产业布局和创新策略的差异。成都侧重制造业,而绵阳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

其次,两城市科技投入增长率波动较大。自2021年起,绵阳的科技支出年增长率超过成都。在十三五规划后,绵阳采取了更积极的政策,以追求高质量发展。

表4-1成都市与绵阳市财政科技投入及年增长率

指标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成都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万元)

1636655

1712569

1129546

886688

563212

成都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年增长率(%)

-4.43

51.61

27.39

57.43

3.93

绵阳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万元)

5549818

3518252

4035240

2143182

945707

绵阳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年增长率(%)

57.74

-12.81

88.28

126.62

-28.89

数据来源:根据成都市和和绵阳市历年地方财政支出发布的数据整理

在表4-2中显示,成都与绵阳在财政科技的占比上之间的差距比例越拉越大,从2019年相差约2个百分点扩大到2023年相差约11个百分点。其次,成都在这一指标低于四川省,绵阳则出现相反的状况,差距且逐年增大。

表4-2成都与绵阳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及四川省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

指标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成都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4.14

4.91

3.97

3.36

2.23

绵阳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15.68

10.56

12.87

7.86

4.54

四川省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6.58

5.48

5.53

4.44

3.00

数据来源:根据成都市和和绵阳市历年地方财政支出和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整理

自2009年起,绵阳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等领域投入专项资金,至2021年共105亿元。同期,成都年均拨款1.678亿扶持多个产业项目。这些政策投入使绵阳科技实力显著,2021年GDP反超成都。随人口红利消失,经济增长依赖科技,绵阳科技竞争力强于成都,居四川前列。

表4-3显示,2019-2023年德阳科技投入年均达36.309亿,南充稳步增长。宜宾、德阳2021年后投资增速快于南充。因产业结构,两城感受产业升级压力,开始注重政策变化,利用地理优势促产业升级。

2023年,德阳、宜宾、南充生产总值分别为9935.88亿、8278.59亿和2914.735亿。南充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在财政科技投入占GDP比例上领先宜宾、德阳。综合考虑,南充领先,德阳、宜宾并驾齐驱。

表4-3德阳、宜宾和南充政府科技投入的总量、增长率及所占GDP比重

指标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德阳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万元)

153760

302739

349559

462621

546769

宜宾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万元)

141031

308338

279373

339579

393445

南充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万元)

125185

286324

352358

453039

455217

德阳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年增长率(%)

-6.07

96.89

15.47

32.34

18.19

宜宾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年增长率(%)

-17.19

118.63

-9.39

21.55

15.86

南充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年增长率(%)

3.20

128.72

23.06

28.57

0.48

德阳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GDP的比例(%)

0.21

0.38

0.41

0.49

0.55

宜宾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GDP的比例(%)

0.24

0.49

0.41

0.45

0.48

南充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GDP的比例(%)

0.66

1.39

1.55

1.69

1.56

数据来源:根据德阳市、南充市和宜宾市历年地方财政支出和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整理

2.生态环境竞争力

十九大报告提到,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践行“青山绿水”的基本国策。生态竞争力毫无疑问直接影响到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并结合城市人口密度以及人均产值可以反映城市的生态环境竞争力。

联合图4.1、图4.2和表4-4可以发现,成都南充两座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以及人均GDP均名列前茅,人口密度分列第四和第八,对比区域内其他城市,成都和南充是四川城市治理水平高的城市。乐山虽然城市拥挤度和人均绿地面积均处于上层水平,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低,削弱了其竞争力。

达州和资阳经济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人均绿地和产值不足,人口密度高。德阳人均产值中上游,但人均绿地和人口密度均处下游。三城市城市治理水平较差。绵阳则不同,人均GDP和人口密度均地区最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少(15.95平方米/人)。在高密度人口和经济增长下,绵阳保持高效发展,显示出良好的治理水平。

表4-4四川各城市生态情况

城市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分米)

成都

161385.36

2056

2267

绵阳

202875.22

6522

1595

南充

158310.33

1089

1980

德阳

152149.80

2082

1655

泸州

151682.75

426

1788

宜宾

98939

3411

2423

资阳

110585

1856

1650

达州

121376.2

484

1834

乐山

57854.25

279

2011

数据来源:四川省2023年统计年鉴

3.医疗竞争

评价城市的公共服务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就是每万人执业医师的数量所反映的医疗水平。南充和乐山在该项指标上分列首末位置,这两座城市在人口密度上都是较低的,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却相差甚远。显而易见,两座城市的治理水平处于截然相反的两极水平。

德阳、泸州、资阳、宜宾和达州在公共医疗的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德阳和宜宾人口更为稠密,其医疗公共服务水平高于其他3座城市。总体上以上几座城市在此方面的区别不是很大。

成都和南充均属于治理水平高的城市。相较于南充,成都的人口压力明显更大,但是依旧保持强大的经济增长活力和先进的卫生医疗服务水平,具有很强的城市综合竞争力。

绵阳在医疗竞争力现状依旧是与绿化一样,高密度的人口下每万人执业医师人数却名列前茅。总而言之,四川各城市在医疗及绿化水平上反映出的竞争力的情况类似。

表4-5 2023年四川医疗资源配置情况

城市

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人)

每万人执业医师人数(人)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成都

54134

36

161385.36

2056

绵阳

36309

28

202875.22

6522

南充

7090

37

158310.33

1089

德阳

20001

25

152149.80

2082

泸州

13339

28

151682.75

426

宜宾

19516

23

98939

3411

资阳

8800

27

110585

1856

达州

10298

22

121376.2

484

乐山

8140

20

57854.25

279

数据来源:四川省2023年统计年鉴

4.公路交通竞争力

致富先修路,城市公路通车的疏密程度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水平,稠密的公路网能够缓解拥挤,降低成本,提高城市的服务水平及生产效率。

在本各自行政区域的平方公路通车里程上,宜宾、资阳、德阳和成都是最为稠密的。但宜宾因人口密度在四地中是最高的,导致每万人通车里程较短。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对人口吸引力低,乐山、达州和泸州这三座城市呈现出每万人通车里程上是最长的,公路密度较为稀疏的现状。

南充在四川于公共服务领域表现为一个特别的城市,公路通车里程及人口等指标都是较低的,但是经济发展却十分高效。由于南充城市发展规模及产业等原因,公路的疏密程度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

绵阳是交通最为拥挤的城市,通车指标处于四川的尾端,但是依托297.6公里的轨道交通运营大大缓解了市内交通出行的压力。绵阳在通车里程上的竞争力与绿化卫生呈现出一致的现状。

表4-6 2023年四川公路通行配置情况

城市

通车公里(公里)

每万人通车里程(公里)

每平方通车里程(公里)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成都

8983

6.03

1.24

2056

绵阳

726

0.56

0.36

6522

南充

1561

8.25

0.90

1089

德阳

5262

6.66

1.39

2082

泸州

14001

28.99

1.23

426

宜宾

5262

6.27

2.14

3411

资阳

2670

8.07

1.50

1856

达州

9675

21.04

1.02

484

乐山

14530

35.00

0.98

279

数据来源:根据四川省2023年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整理

)四川各城市综合评价

综上,四川城市科技、生态和公共服务竞争力特点如下:首先,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成都和绵阳是科技领域的领头羊,其公共服务投入和治理能力也提升了城市竞争力。尽管绵阳的人均公共服务因人口压力较低,但高效的城市治理弥补了基础设施不足。成都凭借完整的产业结构和显著的资源集聚效应,其公共服务竞争力在区域内领先。因此,成都在四川的综合竞争力中具有显著的相对优势。

其次,南充以科技驱动第三产业,形成独特竞争力,位于成都和绵阳之后。 

三是德阳、泸州和宜宾三市竞争力相对较弱,依赖工业,但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人口密度高影响公共服务提升,对城市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四是资阳、乐山和达州因地理偏远、产业基础薄弱、经济起步晚和城市治理水平低,综合竞争力处于四川低端。

五、提高四川各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首先,需提升四川创新水平,缩小与国际一流湾区的差距,以及省内城市间创新实力的悬殊。财政政策应兼顾成都绵阳及其他地区,避免区域畸形发展,以增强整体科技竞争力,目标建成一流城市群。

其次,应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强化保护政策和惩罚措施。科技较弱城市应加大投入和创新奖励,优化公共服务,吸引创新人才。省内城市间需加强知识产权合作,确保创新成果的有效保护。

再者,鼓励企业设立研发部门,结合科技创新建立融资体系,实现生产与创新的融合。政府应减轻创新企业税收负担,加强高校与企业人才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其科技投入需与高校、科研中心的资源相匹配,提升城市竞争力。

最后,政府应重视科技创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竞争力,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在成都这样的重要城市。

优化配置公共资源

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前瞻性的策略,以增强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其盲目性和无序性。制定政策,引导人口在各地区科学分布,缓解成都绵阳等一线城市的人口压力和资源紧张,同时避免其他城市资源的浪费。统一城市交通资源规划,构建层次分明的交通网络,加强城际交通设施,降低交通成本和时间消耗。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优化四川各级城市发展规模

绵阳和成都作为四川的竞争力城市,遭遇交通拥堵和高地价挑战。两市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土地资源,淘汰低效企业,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应强化四川的物流和人才中心地位,改善公共服务,利用科技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全面研发转型。

其余7市应聚焦“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建设世界级制造业基地。推动制造业绿色升级,支持传统行业绿色改造,发展智能和环保装备,打造产业带,实现二产转型升级和三产比重提升。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构建东岸知识密集型、西岸技术密集型及沿海生态环保型重化产业带,以集聚经济驱动区域整体发展。

绵阳、成都需应对交通、地价问题,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低效企业,提升科技产业,实现制造向研发转型。其他7市聚焦高端、绿色、服务化,升级制造业,发展绿色供应链和智能产品,优化产业带布局,强化知识、技术、生态环保型产业带,以集聚经济推动区域全面发展。

加强四川各城市之间的合作

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应建立四川经济区高层联席会议,强化城市间规划交流。德阳与成都应深化产业协作,德阳作为制造中心,接收成都制造业转移。乐山应利用地理位置,与成都德阳合作,完善自身产业链,分担城市功能。

深莞惠应加速协同发展,通过交通设施连接,宜宾应加强与绵阳的金融和技术合作,利用资源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将制造业转移至泸州,发展第一产业,形成三市产业分工。

南充应发挥支点作用,利用大湾区优势,将公共服务经验推广至资阳和达州。三市在基础设施、产业、环保、教育、互联网等领域实现一体化。资阳借鉴南充旅游产业发展,打造现代化城市,达州则加强与成都南充的高新技术合作,形成特色产业,作为经济扩散节点。推动四川经济区城市间规划交流,加强德阳、乐山、宜宾、深莞惠产业协作,发展南充、资阳、达州特色经济,实现基础设施、产业等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宋瑞.基于城市竞争力提升的休闲和旅游交融互促[J].旅游学刊,2023,38(07):4-6.

[2]曹雷.新发展理念下河南省创新型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J].统计与咨询,2023,(03):30-33.

[3]邵剑,孟添天.数字城市竞争力对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23,(11):22-25.

[4]陈卓,景振华.中部地区省域副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兼论如何提升宜昌城市竞争力[J].特区经济,2023,(05):42-45.

[5]陈卓.国内外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动态,2023,(05):73-80.

[6]霍锦庚,时振钦,朱文博,等.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及协同发展策略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3(03):265-275.

[7]朱辉,章杨.中国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视角[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3,44(04):37-40.

[8]顾燕艳,王银银.南通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评价[J].生产力研究,2023,(02):42-47.

[9]李琴,于航海,崔艳丽.山东省城市竞争力评价与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04):183-186.

[10]陈鸣.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下城市竞争力重塑研究[D].河北地质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