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通过对比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为优化消化内科患者护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消化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评估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遵医行为,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消化内科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消化内科;临床护理
在现今医疗模式不断转变的大背景下,患者的健康需求也日益提升,这使得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地位显得愈发重要。特别是在消化内科这个医院的关键科室中,其护理工作不仅涉及范围广泛,而且面对的患者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多变[1]。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健康教育,提升消化内科患者的健康素养和自我护理能力,已成为当前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更好地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选择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消化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36例和14例,年龄分布在21-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5)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34例和16例,年龄分布在20-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0.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等一般资料比较上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研究意义。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包括:年龄≥18岁,具有消化内科相关疾病诊断,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包括: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指导、饮食调整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了健康教育措施,具体如下所示:
首先,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这些计划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文化程度以及个人需求,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健康教育内容[2]。例如,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会重点强调疾病的严重性、治疗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而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则会采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确保患者能够理解和接受健康教育的内容。其次,定期举办消化内科疾病相关知识讲座。邀请专业医师进行讲解,内容涵盖疾病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通过讲座的形式,患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同时,讲座还提供了患者与医师互动的机会,让患者能够就自己的疑虑和问题向医师咨询,得到专业的解答和指导[3]。此外,还制作并发放了消化内科疾病防治手册、健康饮食指南等健康教育资料。这些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方便患者随时查阅和学习。通过阅读这些资料,患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的防治知识,掌握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最后,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了心理干预。这些干预措施包括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以及心理教育等方面,旨在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治疗。通过心理干预,患者能够减轻心理压力,增强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4]。
1.4观察指标
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和心理状态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护理效果越明显;并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整体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发现实验组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患者临床评分比较分析(x±s)
指标 实验组 对照组 t/ χ² P值 |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92.0±5.6 78.4±8.3 10.23 <0.05 遵医行为 95.0% 82.0% 5.01 <0.05 心理状态 89.0±6.1 76.2±7.9 9.87 0.05 |
表2 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表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整体满意度 |
实验组 21 27 2 96%(48/50) 对照组 20 21 9 82%(41/50) χ² 5.00 P <0.05 |
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采用百分制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掌握程度越好;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率表示,数值越高表示情况越好;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数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好。
3、讨论
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从轻微的消化不良到严重的消化道肿瘤,病情复杂多变,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来自于疾病的本身,还包括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不足、遵医行为的缺失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等。因此,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康复,成为消化内科护理的重要任务。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旨在提升患者健康素养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措施,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5]。它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原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策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遵医意识。同时,健康教育还能引导患者调整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然而,传统的常规护理往往将重点放在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而忽视了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这导致了许多患者在疾病认知、遵医行为等方面存在不足,无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疾病。有些患者甚至因为对疾病的不了解而产生恐惧和焦虑,影响了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通过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干预,观察其疾病认知、遵医行为、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以评估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素养和自我护理能力,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和满意度,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6]。进一步分析,健康教育的实施不仅能够提供患者必要的医学知识和自我护理技能,还能通过心理辅导和情绪疏导,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身心压力。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对疾病的认知更加深入,对治疗方案的理解更加清晰,从而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此外,健康教育的开展还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通过向患者传递正确的医学知识和理念,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困惑,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同时,患者也能够更加信任医生,积极配合治疗,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医护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健康教育的推广和实施,不断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和自我护理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倩. 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 健康之友,2023(9):227-229.
[2] 方圆,钱潇,徐云云. 中医膳食管理联合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20):185-187.
[3] 谭苏平. 健康教育在小儿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母婴世界,2023(31):178-180.
[4] 顾芳,吴小英. 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3,21(33):169-170.
[5] 谢娅婷. 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胃肠镜术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婚育与健康,2023,29(11):193-195.
[6] 汪美. 试论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健康女性,2023(8):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