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的教学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6
/ 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的教学策略分析

刘洋

中铝贵州工业服务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14

摘要:随着我国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快速的在各个领域中应用。同时,相关课程老师也可以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对症下药,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组装和维护能力,并通过不断的实训,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

引言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将人们带到了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使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计算机与互联网更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中职计算机专业也受到了许多关注,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该专业的重要构成之一,对于提升学生理论及实践能力有着良好的促进效果。

1课程特点

分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即可发现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内容多、知识面较广。课程涉及较多内容,包括计算机各硬件设备介绍、硬件评测、计算机硬件安装、硬盘分区、系统设置、软件安装、故障维护以及日常维护等等。第二,课程知识更新速度快,时代特征鲜明。计算机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各种各样的新产品与新技术更是层出不穷,所以只有定期革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计算机信息技术及产品,才能有效做好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三,实践性。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硬件结构,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硬件组装、软件安装、计算机日常维护等工作,对于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有着较为显著的促进效果,所以课程教学也应当围绕着实践性特点展开。

2教学现状

分析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实践现状,即可发现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的实际应用,再加上课程内容多、课时安排有限,单纯地理论讲解不仅无法赶上教学进度,还会使整个教学氛围更加枯燥,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点。其次,在教师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好教学优化与合理设计,无法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导致课程实践效率较为低下。最后,忽视了课程实践性,在教学课堂上过分偏向于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种背诵式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技术要点,也不利于学生今后就业及成长。

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转化策略

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转化这种实践课来讲更是如此。理论知识只能停留于纸面,而实践操作才是根本,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都是每个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地方,这也需要教师开展高质量的教学实现这一目的。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要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调整,通过合理地安排教学实践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手段,共同提高教学的质量,进而实现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转化能力的目的。

教学层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1)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要认真选用合适的教学教材,并根据发展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由于计算机领域发展飞快,软硬件技术不断有新的突破,老旧的知识往往跟不上技术的发展,由于教材变更往往较慢,这就使得在教学中极易出现教学的知识已经被淘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没有任何应用价值的问题。因此,想要有效提高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转化中的教学质量,就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应当主要到领域的技术创新情况,及时掌握相关软硬件的相关知识更新情况,并要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技术素养,保证教学的内容处于技术应用的最前沿,具备时效性和应用性,通过不断创新,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计算机相关知识学习的参与度。(2)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因为教学方案本质上就是为保证教学目标和任务的有效完成,而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教学的内容。所以说,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转化这一教学目标确认后,可以通过多角度入手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完成教学目标,这不仅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选用的教学方案必须同时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注入活力。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某一种教学方案只能实现一方面的教学目标,很难全面兼顾,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于教条化,做到灵活选择,最终实现对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知识转化的教学内容有效地串联,实现高质量的教学。也可以通过采用学习、实践、教学演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3)通过线下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发挥出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地掌握相关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可以通过现场教学,使得学生详细了解到实践中的问题。但是由于课程线上化的影响,加之近些年来疫情的推动,线上教学的普及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转化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为通过线下的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知识转化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实际的操作过程,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学习层面的有效途径。在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知识转化的过程中,除了在教学层面要提高教学质量之外,通过学习进而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知识的相关操作技能。这些是最终提高对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知识转化能力的重要途径。(1)要提高相关操作技能的能力,可以通过有效的练习来实现这一目的。操作技能作为一种在学习中形成的技能,通过制定相应的目标可以对掌握操作技能提供保障。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相关知识,掌握这些知识转化为具体操作能力的大致方向,提前做好学习前的思想预案,掌握学习的思路。之后再根据相关具体的方向,通过制定规范的制度,加强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引导,保障实践的正确性。同时通过学习操作技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课程实践中的参与程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构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相关知识体系,并能够实现相关知识在实践中的转化,最终通过不断的实践实现掌握相关操作技能的目的。(2)要学习相关操作技能,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训练学习。由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在实践中并不知道单一的某方面的,而是相对较为复杂的,因此可以针对具体的内容,使用不同的方法达到掌握相关技能的目的。在学习时,可以根据计算机技术的主要组成,由计算机的应用软件、硬件系统以及维护计算机的过程等内容分别入手,通过逐步递进式的学习,首先对各个部分进行单项联系,之后再进行多个部分结合的综合联系,最后也可以实现拓展联系的部分。在练习之中,进行单项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相关操作的熟练掌握程度,通过了解单项的过程后,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之后的练习过程就是通过综合性的处理,使得学生能够在单一的基础上实现多模块协同化操作技能,最终实现对该技术知识的创新。

结束语

随着我国当前对计算机领域人才的不断需求,这对计算机教学也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相应的实践能力。在对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知识实现实践转化的过程中,应当做到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进行分析,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实现用专业科学的方式教学,最终能够将学生学习到的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杜娟.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实训教学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分析[J].科技资讯,2017,15(16).

[2]赵倩.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9.

[3]黄雨滋.微课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的应用[J].学生电脑,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