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视角下的住区规划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4
/ 2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住区规划设计研究

冯雪梅

新疆城乡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巴州分公司 新疆库尔勒市  841000

摘要: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房地产开发逐渐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直到21世纪10年代房地产开发日渐饱和,而近年来已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伴随着房地产事业的发展,相应的地产设计也历经了从高速发展到逐渐成熟的过程。通过对传统封闭式小区进行分析,发现其在规划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2018年出台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强调在未来住区规划中要注重人的空间体验。本文提出了人本理念下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设计策略,以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度。

关键词:人本主义;住区;规划设计

引言

2018年12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提出生活圈的理念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以营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美丽、和谐以及多样化的居住生活环境为目标,强调以人为本、共享街区的生活理念。住区规划设计更加强调“为人所用”,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1人本主义思想

“人本主义”源于古希腊源远流长的理性主义思想,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合适的空间尺度的营建,注重人的感受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人本理念的认知程度不同,现阶段的“人本主义”在“以人为中心”的基础上,延伸为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深层次内容,注重人的物质及精神层面的感受,强调“以人为主体”满足“人的需求”。在住区规划中,强调如何在满足时代发展的同时,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善市民的居住质量,打造宜居家园。通过多方要素的综合考虑与设计,注重邻里空间的营造、住区景观及配套设施的规划与设计,挖掘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营造独具特色的居住空间。

2现代化住宅规划设计特点

(1)高密度与综合利用:为应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现代小区建筑趋向于高密度发展。同时,综合利用成为一种趋势,小区内部不仅包括住宅,还整合了商业、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2)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小区规划设计中。这包括使用节能材料、雨水回收系统、绿色植被覆盖等。(3)社区互动与人性化设计:现代小区建筑规划更加注重居民的社区生活质量。设计中会考虑增加公共空间,如公园、广场和儿童游乐区,以促进邻里间的交流和社区文化的建设。(4)智能化与技术整合: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系统、数字化管理和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小区建筑中,提高居住的便利性和安全性。(5)多样化与个性化:现代人对居住环境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强,小区设计开始注重多样化和个性化,以适应不同居民的需求和喜好。

3住宅区建筑设计的审美需求

人们对于城市建筑设计有着审美需求,他们希望能够生活在美观、精心设计的建筑环境中。城市作为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建筑物的外观和风格对于塑造城市形象和增加居民幸福感都起着重要作用。首先,人们对于建筑外观的审美需求是多样化的。有些人喜欢传统而古典的建筑风格,认为它们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而另一些人则更喜欢现代化和创新的建筑设计,认为它们代表了时尚和进步。因此,城市建筑设计应该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建筑风格选择。其次,人们对于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也有审美需求。舒适、宽敞、明亮的室内环境可以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人们希望能够居住在设计精良、布局合理的房屋中,拥有美丽的景观视野、舒适的家居装饰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家具。另外,人们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也有审美需求。公园、广场、街道等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注重美观和舒适性,提供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场所。人们希望能够在美丽的环境中散步、放松身心,

4人本主义视角下的住区设计策略

4.1优化空间结构

根据最新的住区规划相关标准和现阶段提出来的“小街区,密路网”的规划设计理念的要求。小街区密路网模式相比传统的大型住宅区,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城市空间,通过其灵活性和弹性,方便路面情况的优化和改变,从而提升城市的空间利用效率。住区内部的公共空间是居民进行邻里交流的精神家园,是与住区规模相配套的集使用功能、休闲、社交等于一身的空间与设施布局,在当下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住区内部公共空间的资源配置对于满足居民的价值取向至关重要。设计中,将住区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相结合布置在住区的入口和景观轴线上,将中心的广场、绿化与周边建筑相融合,营造不同规模、多主题的建筑实体间的空间节点,激活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在空间设计时,考虑儿童、老年、青年等多群体对空间的需求度,提升公共空间的品质,提高住户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4.2完善户型单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在户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住户对空间的使用需求、人们对户型的体验感。在改善和高端楼盘中,采用了品居、大、中和小相结合的形式,功能用房配备更加完善,功能分区合理,流线简洁;面积规整、空间利用率高,主要功能用房采光好、南北通透、能耗低;大阳台、大露台满足立体绿化的要求,入户门厅高端、大气,住户归家仪式感十足,空间实用性强,使用体验舒适。材料选择和应用对室内空间的质感和美感有着重要影响,通过选择适合的材料,可以打造出丰富的质感和舒适的氛围。材料的质地、颜色和纹理都可以为空间带来不同的感受和表现形式。空间形式和体量的设计在室内空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的空间形式可以与功能需求相匹配,创造出符合使用者期望和感受的空间氛围。

4.3健全道路系统

未来住区规划中要处理好各种动线的关系,通过对社区不同入口采用归家大堂和独立大门的设计手法,来引导人流和车流的流线关系,让机动车直接入地库,降低对人行流线的干扰,提升住户的归家舒适感和便利度。现阶段住区规划中的交通组织方式以人车分流为主,在社区入口附近通过车库入口的引导,合理设置地下停车库的布局,保证地面机动车停车位的规模小于总停车位数量的10%,地面住区入口附近设置少量地面停车位满足临时访客的需求。设置高辨识度、高颜值的社区入口及地下停车库入口,提升住区的豪华感和个性化。住区内部道路布局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需求,尽可能服务到每个楼栋,道路简洁不迂回、通而不畅,同时组织好两侧的景观绿化。

4.4丰富绿化景观

居住区的绿地规划应根据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环境特点及用地的具体条件,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形成点—线—面连续的绿地系统。集中绿地的布置形式有自由式、规则式和混合式的布局。在绿化景观的配置方面结合住区的整体风格,景观特点与建筑风貌相统一,中小规模场地差异化处理,满足不同规模、不同需求人群的使用,同时要丰富景观绿化层次,引进本土植物,考虑季节更替的特点,丰富住区内部的景观。“被动观赏”与“主动交流”的景观空间相结合,提升居民沉浸式体验感,真正做到绿化景观空间为人所用。

4.5提升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该阶段人们的价值理念相匹配,现阶段人们更加追求空间的体验感,注重建筑的功能使用需求的满意度。在住区规划中,建筑的风格要与当地的文化相协调,与周边的建筑风格相协调,主流的住宅建筑风格为新古典类型、新中式类型和现代主义类型,对已有建筑风貌相统一,并结合现阶段人们审美的需求和对垂直绿化的青睐,建筑风格为现代主义风格特征,立面简洁、彰显建筑气质,增加开窗面积,设置开敞阳台。

结束语

未来社区将从传统的居住区转向生活圈住区,住区空间与城市功能相融合,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舒适度,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从生活圈的理念出发,遵循“小街区,密路网”的设计要求,人本主义视角下的住区规划从建筑实体与空间虚体,从住区整体规划到建筑细部设计,提出了具体的设计策略,以期对此类型的住区规划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嫱,欧阳文,陈绪燕,等.基于环境融合的住区品质营造策略研究——以曹县隆悦•龙熙湾项目为例[J].城市建筑,2023(3):110-114.

[2]王周峰.生态环保理念下的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7):145+147.

[3]梁珍蓉.住宅建筑总图场地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