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摘要:林下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它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林地的综合效益,还能促进农业、林业、畜牧业的协调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发展林下经济,从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林下种植;林下养殖
1、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近年来,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日益紧张,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林下经济作为一种集约、高效、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林下经济是指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发展种植、养殖、采集、加工等多种经营活动的经济形态。它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林地的综合效益,还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农民提供新的增收途径。
1.1、林下种植
林下种植:方式有林下药材种植;林下蔬菜种植;林下食用菌类种植;林下粮食种植;林下油类种植;林下草类种植等多种种植方式。
以林下种植食用菌为例,2015年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固献镇红桃园村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在村已种植树木的200余亩有林地上建设棚式食用菌林下种植,充分利用了林荫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的特点,此林菌模式最大的亮点是克服了夏季常规食用菌生产大棚内气温高、温度不易调节的问题,按照每亩2000斤产量,市场价5元一斤计算,每亩食用菌可收益10000元,除去每斤2.5元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每亩纯利润可达5000元,200亩每年约纯利润100万元。
食用菌是棚式菌包种植,不与树木争抢水分和肥料,还能充分利用林间空间,另外,食用菌剩余的无用材料,还可分撒至树木间的空隙,改善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有利于树木生长。
1.2林下养殖:方式有林下养禅;林下养鸡;林下养鸭;林下养鹅等多种经营方式。
以林下养鸡为例,2013年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大规模发展特色经济林(梨树)种植,威县七级镇太平庄村,村民依托政府号召集中种植了500余亩梨树,考虑到梨树种植前期没有收益,村民为提升收入,采用了林下养鸡的林下养殖经营方式,操作简易,鸡蛋可以出售,鸡肉也可食用,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同时鸡粪还可以为树木提供肥料,林下滋生的杂草、虫子、蚁类等各种昆虫,也可为鸡提供食物,生长环境和饲料保证了一个原生平衡。实现了林养和谐持续发展的目的。
2、林下经济的优势
可以充分的利用现有林业资源,节约土地,让林木和林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增值。
2.1 林下小气候可以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如:树木遮阴、阳光照射光线减弱,调节林间温度,增加湿度,树木的落叶腐烂,也为林下种植作物提供养分;林下杂草、昆虫等为养殖提供优质的食物源等等。树下小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树木的遮荫和蒸腾作用。树木的冠层可以遮挡部分阳光,减少地面的直射光,从而降低地表温度,使得林下环境相对凉爽。同时,树木的蒸腾作用会释放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使得林下环境相对湿润。这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为林下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树下小气候的形成,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显著的作用。首先,它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由于树冠的遮挡和根系的固定作用,雨水在地面的流速减缓,减少了水土流失的风险。其次,树下小气候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树叶的分解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此外,树下小气候还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由于环境适宜,许多野生动植物可以在这里生存和繁衍,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树下小气候的形成,对于林下生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林下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它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场所,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2.2林下种植的作物,要做到合理选择,选择浅根、耐阴、需水需肥不与树木冲突的作物,科学的林下种植,还具有改良土壤环境的作用。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经营模式,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林地资源,实现了对土壤环境的显著改良。其对土壤质量的提升、土壤结构的优化以及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增强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林下经济通过植被覆盖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树冠的遮挡和根系的固定作用减缓了雨水冲刷力度,降低了水土流失风险。同时,落叶和植物残体的分解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提升了土壤的保水和保肥能力,为植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林下经济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植物根系的生长和扩展促进了土壤疏松,增加了土壤的透气性和渗透性。此外,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增强也对土壤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再者,林下经济对于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丰富的植被覆盖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了微生物多样性和数量的增加。这些微生物在土壤养分循环和有机质分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维持土壤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林下经济通过改良土壤环境,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质的土壤条件,同时也促进了生态平衡的维护。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而且对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继续加强对林下经济模式的研究和推广,以期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方面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2.3林下经济可以提高农户收入,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无论是林下养殖还是林下种植,都能带来生态和效益的双赢。 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经营模式,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林地资源,实现了农户收入的显著增长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具体而言,林下经济通过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如特色种植、养殖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等,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经济结构,为农户创造了多元化的盈利点。例如,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当地农民利用山地优势,发展以槟榔为主的林下经济,实现了人均年收入的稳步提升。据统计,2020年南靖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478元,其中林下经济收入占比逐年上升。
此外,林下经济的实施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物流、销售等,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例如,浙江省龙泉市通过发展竹产业,不仅提高了竹子的附加值,还促进了竹制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在生态效益方面,林下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改善了林地生态环境。通过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式,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风险。同时,林下植被的恢复和增加有助于水土保持,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例如,贵州省赤水市通过实施“森林生态”项目,实现了森林覆盖率的显著提升,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林下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林下经济模式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价值链,实现了农户收入的持续增长;同时,通过科学的生态管理,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因此,应继续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推动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3、林下经济发展前景
正确的发展林下经济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林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绿色消费理念的普及,林下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为林下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其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林下经济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科学、规范、合理的发展林下经济是林农提升收入的重要途径。也为推动林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