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二厂 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 017000
摘 要:某气田加快开展数字化、自动化建设,推进智能化转型,大幅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形成井站“无人值守、集中监控、少人巡检、专业运维”的安全管理新模式,本文主要针对数字化条件下无人值守场站安全体系建设探索和实践进行阐述。
关键字:无人值守、制度体系、标准体系、运行体系、应急体系、培训体系
一、引言
某气田点多、线长、面广,生产区域自然条件艰苦,社会依托条件差,安全生产管理和现场组织难度大。近年来,气田大力开展生产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旨在打造“无人值守、集中监控、少人巡检、专业运维”集气场站。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是影响无人值守安全的重要因素,数字化条件下无人值守安全管理的重点就是抓好人、管两大要素的管控,从管理体系进行数字化、无人值守转型、提升、创新,不断完善体系建设,达到人的安全行为、管理配套提升,实现减少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目标。
二、主要做法
一是健全制度体系。改变目前数字化条件下无人值守各项工作落实不到位,制度不配套,执行缺乏遵循,质量难以提升情况。以“三个制度”、“两个清单”、“一个手册”为抓手,结合信息化业务运行情况,从“仪控管理、网络管理、平台应用”持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各层级、各部门职责,权责划分明晰,各项管理开展有据可依。抓实“两个清单”编制,完成信息化业务清单、仪控操作清单编制。结合气田实际,将操作规程标准化分为设备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应急处置程序,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基层岗位操作手册》固化标准工作流程,着力推进数字化无人值守条件下标准化班组、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岗位建设,确保制度执行符合实际,岗位操作有标准可依。
二是完善标准体系。按照标准先行的原则,无人值守信息化建设在现场数据自动采集、数据传输、存储、应用等环节,需要开展标准化体系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建设统一的企业标准,完善科学合理的数字化条件下无人值守标准体系。采气厂针对无人值守相关标准体系欠缺,界限范围不清,以仪控管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关规范为依据,全面统筹、总结无人值守集气站仪控全生命周期管理各环节先进的设计、选型、施工、调试、投产、验收、运维经验,按照“先示范、再推广”的实施路径,不断迭代,不断固化,建全了集气站仪控技术体系及规范。实现了支撑无人值守数字化建设的逻辑设计、仪表设备、建设施工、调试投产、运行管理的全过程标准化,为后续的数字化条件无人值守站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快速复制、高效运维奠定了基础。
三是创新运行体系。建立了以生产指挥中心为核心,内外操一体化高效运行的基层管控体系,实现了“集中监控、无人值守、少人巡检、专业维修”无人值守安全生产模式。优化站场运行维护管理模式,按照无人值守安全要求、规范作业流程,落实场站巡检频周期、站内巡检路线、巡检关键点,确保巡检全覆盖和无遗漏,保障站内工艺设备自动、安全、平稳运行。创新各集气站、集中处理站工控开展了不停产的测试、检修、优化工作,解决影响站场运行的工控设备控制回路适应性、站控设备稳定性、异构设备兼容性问题,提高风险减低因子,促工控设备完好率由95%提升至98.2%,提升工控系统可靠性。严格执行联锁管理制度,对各站ESD回路从触发条件、程序逻辑、触发结果进行检查,并对各站ESD联锁回路投用,实现气田ESD联锁回路投用率100%,集气站紧急状态下联锁控制和响应,提升本质安全。
加强报警管理,完善报警分区分级管理机制,规范报警的设置与处置,减少无效、频繁报警数量,提高紧急与重要报警响应效率,提升站场运行的平稳性,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实施气田SCADA系统报警分级管理,将气田生产SACDA系统联锁报警和工艺报警按后果和响应时间,分为紧急、重要、一般。同时按照场站区域功能不同,将报警分为进站集气、分离外输、增压、采出水外输、高低压撬、重点单井6大区域报警,使内操人员可聚焦各区域内报警信息,提升处理速度。
四是建立应急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敏捷高效的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6大类85项现场应急处置流程,形成《应急处置程序汇编》,确保应急处置程序流程顺畅,更贴合现场处置流程。一是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无人值守站事件处置的有效应急时间,合理分配班组响应资源。二是全面梳理无人值守站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点,如设备故障、火灾、自然灾害、网络攻击等,制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执行性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启动条件、应急指挥体系、应急处置流程、人员疏散路线、应急资源调配、通信联络方式等,确保在极端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三是定期组织实战化或模拟化的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提高站场及运维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恢复能力,同时查找并修正应急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修订和完善。四是完善一键启停与远程控制,实现关键设备(如压缩机、进出站阀门等)的
ESD停车功能,紧急情况下快速回归故障安全状态。修订集气站应急处置程序,明确发生天然气泄漏、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通过ESD启动全站关断。基层应急处置由“倒阀门”优化为“按按钮”。五是预先规划在应急事件平息后的恢复步骤和资源需求,包括备品备件、设备检修、固件升级等,尽可能缩短响应恢复时间。六是开展事故调查,按照“五个回归”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对应急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形成闭环管理。
五是精准培训体系。打破专业分类、工种分工情况,以基层采油气操作能力提升为核心,针对性开展仪控设备基础、日常维护、简单维修、应急处置综合培训,纳入生产一线专业操作,应知应会内容,打造一批既懂油气生产又懂数字化的复合技能型人才队伍。建立自主运维人才梯队,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搭建员工“PLC组态、仪表维修、故障排查、项目管理”能力提升平台,精确定位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学习需求,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借助学习积分奖惩机制,形成“学、练、考、奖、罚”于一体的能力提升通道,使技能实现新突破,满足“自己的活自己干”的要求。
三、实施效果
一是实现员工安全风险有效降低。以数字化条件下安全生产为主题开展常态化练兵,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规范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大幅提高。无人值守站将频繁人工操作改为自动控制,人为误操作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降低了员工进入危险区域的频次,让信息多跑路、员工少跑路,员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的不安全行为等潜在的安全隐患得到消除,有效降低了员工的安全风险。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创新”、由“传统采气”向“智能采气”的转变。
二是实现站场安全风险有效管控,建立了重点站场定期检维修工作机制,加强 SIS 防拒动、防误动管理,不断完善SIL回路,异常情况主动退守稳态。自控系统的平均失效概率降低,可靠性进一步验证,杜绝仪控设备带病运行,仪控失效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有效率100%,仪控隐患治理完成率100%,实现集气站零事故、零伤害,本质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