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214000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采用胃癌根治术治疗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方法 筛选胃癌患者,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60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手术患者。双色球划分30例参考组实施肠外营养支持、另30例设置为观察组采取肠内营养支持。分析两组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康复时间指标短于参考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促进胃癌患者根治术后恢复,有利于规避并发症,值得推广和借鉴应用。
关键词:胃癌;肠内营养支持;胃癌根治术;护理
胃癌主要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引发的恶性肿瘤,一般起源于胃上皮细胞,是消化系统中发病最高的癌症[1]。胃癌患者主要表现为胃部胀满、消化不良,伴随疼痛等表现,严重者需要经过手术治疗。胃癌根治术是一种重要术式,但手术会对患者消化系统造成一定损伤,患者术后长时间胃功能抑制会降低免疫力和营养水平,引发并发症并阻碍其术后康复[2]。因此,如何改善此类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应激反应至关重要。肠内营养支持指的是经口、经鼻管为患者提供营养成和能量,改善其机体状态,促进胃肠功能的康复以达到理想预后。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胃癌患者采用胃癌根治术治疗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筛选60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者,双色球分成参考组30和观察组30例。参考组年龄53-75岁,年龄均值为(60.48±5.57)岁,男16例、女14例。观察组年龄51-73岁,年龄均值为(60.32±5.63)岁,男17例、女13例。两组临床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参考组采取肠外营养支持,术后24 h开始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常规经中心静脉、外周静脉等输注营养液,以个体实际情况选择包括电解质、非蛋白热卡、葡萄糖、非蛋白热卡、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进行配置,配制成注射液后持续进行10h的营养支持,直至输注完毕。
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具体操作方式为:首先,在术前做好营养支持准备,经胃管在患者胃内放置营养管,在胃癌根治术中吻合时在患者Treiz韧带下调整,保持营养管放置在其下方20cm的空肠内。随后常规完成各项手术,术后24h给予营养支持,将营养液经术前留置营养管缓慢滴注,术后48h开始选择短肽肠内营养混悬液经营养管注入直至到术后72h,每24h输注100mL。术后4d开始,选择普通制剂能全力给予患者输注250mL,逐渐加大剂量术后5-7d剂量达到500mL~1000mL。观察全部患者肛门排便情况,在排便3-5d后停止营养支持。
1.3评价指标
(1)精准记录两组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包括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2)记录并发症情况并对比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对比总发生率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SPSS25.0软件包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卡方检验,()表示等计量资料并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分析(表1)
观察组康复时间指标短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临床指标分析(h,)
组别 | 例数 | 肛门排气时间 | 首次排便时间 | 肠鸣音恢复时间 |
参考组 | 30 | 82.82±15.98 | 91.92±10.90 | 71.21±10.25 |
观察组 | 30 | 69.13±10.07 | 83.80±12.69 | 60.34±8.98 |
t值 | 3.9698 | 2.6586 | 4.3690 | |
P值 | 0.0002 | 0.0101 | 0.0001 |
2.2 并发症分析(表2)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并发症分析[n(%)]
组别 | 例数 | 切口感染 | 吻合口瘘 | 肠梗阻 | 总发生率 |
参考组 | 30 | 4(13.33) | 1(3.33) | 1(3.33) | 6(20.00) |
观察组 | 30 | 1(3.33) | 0(0.00) | 0(0.00) | 1(3.33) |
X2值 | 4.0431 | ||||
P值 | 0.0444 |
3 讨论
胃癌是一种对患者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均造成不良影响的恶性肿瘤,由于我国饮食结构、烹饪方式等因素影响,发病率居高不下[3]。胃癌根治术是胃癌治疗的一种手术方式,指的是经过手术切除胃部病灶并清扫周围淋巴,阻碍病情发展。然而,胃癌根治术创伤较大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剧烈,机体处于高分解、高代谢状态,若热量补充不及时可能降低机体免疫力,引发并发症等风险事件。因此,如何通过高效、安全的营养支持方式给予患者术后护理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重点问题。
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是手术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两种方式,均能够为患者提供热量、氮等促进其恢复正氮平衡,改善其机体应激反应,补充营养降低高代谢反应。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肠外营养可能加重胃癌等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肝脏负担,不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严重者出现肠源性感染等并发症
[4]。而肠内营养不仅能够保护胃肠黏膜屏障的功能和完整性,还更符合患者术后生理需求,及时纠正其手术创伤。经过肠内营养,患者机体代谢得到调节,营养水平、抵抗力均提高,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为术后康复奠定良好基础。
因此,本研究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24h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直接为患者肠道供给能量,调节免疫细胞、淋巴组织,更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与此同时,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肠道功能,大大降低术后肠梗阻发生风险,提高手术后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康复时间指标短于参考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这与既往研究得出类似结论,充分证明了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促进胃癌患者根治术后恢复,有利于规避并发症,值得推广和应用。然而,本研究纳入样本量有限导致科学性有待探究,仍待未来开展大量本研究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 符萍,陈流芳,陈琴. 胃癌根治术后腹部按摩联合微生态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功能的影响[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4):295-298.
[2] 李博文,韩元圣,黄高俊,等. 全肠外营养支持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7):162-164.
[3] 单龙成. 肠内营养支持对根治性胃癌术后胃肠功能、营养状态、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24):74-77.
[4] 吕小芹,王佳佳,金玉涵,等. 不同起始浓度肠内营养液在胃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J]. 吉林医学,2022,43(10):2838-2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