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城关南区小学366300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三、课程目标→(三)学段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的“【表达与交流】”中,对写作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让学生以留心观察的事物为载体,表达个人所想说的话、想象中的话,并能将阅读和生活中所学的词语运用到写话中;二是,让学生结合表达需要,学习使用表达符号,如感叹号、问号、句号、逗号。这要求教师,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中,教师尤其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低年级的学生运用学到的词语,开展针对性地写作,使学生在写作中自主表达,思考生活中的事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以文塑人的育人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
在开展低年级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引入生活化的写作模式,既要基于低年级的写作要求和教学目标,又需灵活引入多种写作主题和场景,旨在让学生的写作接近生活,使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心”,让学生在写作中发现生活的美好、记录生活的美好,真正在文字的表达中欣赏独有的生活之美,塑造学生正确的观念。基于此,本文从引领学生寻生活之美,觅写作之意义的角度,论述。
一、观察与记录生活之美,寻写作之养料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一切生活中的事物均具有新鲜性,也是开启学生认识生活的重要载体。在低年级的写话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并通过多种方式记录此种美,使学生真正在积累中,逐渐积攒“生活中的美好”,为后续的写作“储存”养料。在实际的记录和观察中,教师主要从如下角度落实:
1.记录的依据
记录的依据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在情感方面,记录最能引起学生情绪波动的事件,此种的情绪波动,包括喜怒哀乐,旨在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运用文字记录情感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细节的把握能力。二是,在认知方面,记录学生的“第一次”,如第一次爬山、第一次游泳等等,凸显学生对新事物的第一次认知和实践,使学生更为直接和用心地记录第一次,让学生学习珍视生命中的第一次独有感受。
2.记录的方法
从现实而言,低年级的学生因为知识的局限,所以不能运用文字准确记录每一件事情。基于此,教师从如下角度,启发学生记录。一是,画画。让学生以画画的方式表示不认识的字;二是,拼音,通过标拼音,记录相应的文字;三是,查字典,可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习查字典,并记录相应的陌生字。
3.记录的呈现
学生在记录的过程中,可通过“日记”的形式呈现,需要写明具体的事件时间、内容以及简述发生过程,以及个人的感受。
通过在记录方面,以及规范化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记录生活,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去记录个人的独有感受,也为后续的写作,提供素材。
二、审题与交流写作之题,思写作之灵魂
在低年级写作教学中,教师可选择接近学生生活,尤其是符合学生天性的题目,使学生既能准确理解写作的题目,又可将此题目与学生的生活,尤其是积累的生活内容,建立联系,使学生充分运用所积累的生活素材,也让学生在分享生活写作素材中,进一步解读写作题目,准确把握写作的灵魂。
例如,教师选择“喜悦”为主题,让学生讨论关于此题目的生活化素材,让学生在交流中,展示对此主题的理解,也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丰富凸显喜悦的生活化素材以及表述的角度。在交流中,教师发现,有的学生从第一次入手,如第一次爬山、第一次吃西瓜、第一次游泳等,突出第一次的欣喜;有的学生从情感角度论述,如在收到妈妈送的生日礼物时,会感到快乐;在考试成绩获得满分时,会开心;在做家务后,得到妈妈的夸奖后,会心情美美哒。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写作题目的交流,尤其让学生交流个人积累的生活素材,使学生进一步聚焦所写主题,为后续写作的迁移提供良好的认知前提和写作方向,激发学生的写作能动性。
三、迁移与转化生活之材,丰写作之血肉
在学生正确理解写作主题和锁定生活写作素材后,即科学认知“说什么”之后,教师则将主要精力放在“怎样写”上,即引导学生科学地表达,实现生活之材在写作中的迁移与转化,让学生的写作内容具有生动性、写作表达具有逻辑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体言之,从写作的逻辑性以及生动性两个角度阐释。
1.写作的逻辑性
在写作逻辑上,主要从两个角度落实:角度一,从叙事角度,让学生从“6W”角度介绍,介绍事情 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角度二,从脉络角度,让学生将事情分成相应步骤,并运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词语,描述对应的事情,使学生的写作更具有条理性。
2.写作的生动性
在写作生动性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修饰语,如数量、形状、颜色等,使得被描述内容更为具体和形象。与此同时,结合学生的具体领悟力,引导学生用“像……”的比喻修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表达的形象性。
在此,展示一位学生的写作内容:在我第六个儿童节的时候,爸爸为了让我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和我一块爬山。一开始,我十分兴奋。后来,我爬到一半,我就没力气了。爸爸告诉我,不要想山顶有多远,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不知不觉,我就爬到山顶了。我十分开心。
四、评价与反思生活写作,觅写作之意义
写作真正的结束并不是学生完成写作,而是结合写作内容,开展关于生活的思考,由最初的将生活引入写作,再到通过写作回观生活,使学生在写作中,加深对生活的认知,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塑造,真正实现以文塑人,发挥写作的意义。
以上述学生作文为例,教师让学生思考:爬上山的原因是什么?该学生答道:爬一步,再爬一步。教师再次引申道:“从爬一步,再爬一步中,你可以提炼出何种精神?”该学生的答案是:坚持,坚持不懈!教师适时地启发道:“你的答案很正确。当在未来的人生中遇到难题时,请记住这一次爬山的经历,记住‘爬一步,再爬一步’,去坚持,去将大目标化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并一步步完成它!”通过引导学生反思作文中的生活,使学生真正对生活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使学生真正在写作中成长,让学生寻觅出写作的意义。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低段生活化写作中,教师一方面是让学生养成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运用生活素材,进行写作的方法,还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写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通过写作思考生活,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深度思考,发挥写作的育人意义。
参考文献:
[1]于楠.小学语文生活化写作指导"三部曲"[J].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读写),2020(4):100.
[2]俞惠萍.小学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23(17):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