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 200030
摘要:在传统封闭式社区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矛盾的背景下,认识到研究开放社区模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城市尺度、边界消融、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了与城市互动的开放社区的设计研究方法,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城市社区朝着开放、可持续、与城市互动的方向发展。
Abstract:
关键词:开放社区;合肥
Keywords:
引言
开放社区的概念是相对于封闭社区提出的,“开放”与“封闭”是指社区与城市间的相互关系。封闭式社区无疑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矛盾:城市干道的交通压力过大,拥挤不堪,同时造成了城市空间的割裂,公共资源的浪费等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开放社区现仍处于探索期,故将已建成的合肥空港国际小镇3号地块为例,通过“自下而上”的迭代反馈,以项目为契机和佐证,旨在提出这一类型的设计研究方法,具有普适性。
1、理论背景
1.1开放社区政策层面
国务院于2016年2月发布了《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倡打破现有住区的封闭模式,拆除围墙,建设开放式住区。
2018年7月10日,由原住建部组织修编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公布“居住区应采用‘小街区、密路网’的交通组织方式”以及“旧区改建,应保留和利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延续原有的城市肌理。”
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其中“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自行车道、步行道等慢行网络”、“新建住宅推广街区制”、“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街区等存量片区功能”,等措施成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说明了国家在新的五年规划里,街区制将成为常态化的城镇化策略,这是延续城市景观,促进城市有机联系,提升路网通达性以及提升城市空间活力的重要前提。
1.2开放社区实践层面
1999年建造完成的深圳万科四季花城是我国较早的开放街区式住区的实例。该设计引入了“街区式”概念,住区中街区与街区、街区与城市之间均采用开放模式,但并不是无限制完全开放,而是在每个街区的入口处都设置了安保措施,是一种“大开放、小封闭”的住区管理模式。这种尺度适宜的街区模式提高了住区活力,也增加了居民出行的选择,在当时来说无疑是一种革新。此后,万科在全国各地继续对这种模式进行探索,如2003年的武汉万科城市花园、2011年的大连万科海港城、2014年的上海万科翡翠公园等。除了万科的楼盘外,我国也出现了许多该类型的开放街区式社区。如2003年的北京建外SOHO、2003年的上海创智天地等,这些都是对开放社区的实践探索,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2、价值内涵
2.1公共性与城市性
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开放性社区顺应城市发展规律:(1)开放式社区使得城市还原了城市原有的肌理和道路系统,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降低城市干道的交通压力。(2)开放式社区促使城市街道恢复原有活力,重塑了街道生活。(3)开放式社区使各个功能分区不再单一化,顺应公共建筑建设和运营规律,解决地区配套需求,增加城市公共空间,优化配置,共享资源。
2.2多样性与多义性
(1)开放性社区的形态尊重历史,延续城市路网肌理,确保城市空间的连贯性。例如,北京的菊儿胡同,在设计中是以北京四合院为形制基础。上海的创智坊,在设计中以上海典型的“坊”和“里弄”为构思灵感,以现代设计手法展示出一个包含历史文脉又迎合现代年轻人生活习惯的住区。(2)开放性社区营造的场所空间,更加以人为本,更加以人的活动为主体。
3、普适策略——以合肥空港国际小镇3号地块为例
合肥空港国际小镇3号地块是以开放社区模式为理论基础,以其设计方法为指引的实践项目。
3.1尺度分解
二维尺度上,我们通过研究合肥当地城市肌理与国际上宜居城市街区尺度,得出合理的社区规模半径,利用弹性道路将场地分解成尺度适宜的尺度,控制合理舒适的步行距离。
利用转角建筑的布置,形成各自围合的社区组团,这样既可以有效控制每个组团的住户规模,也更容易形成熟人社区;同时将弹性道路设置成“公共通廊”,方便人们通往东侧的城市绿廊,从生活中来,到花园中去;并且通过将中间两个组团再次分解,使三条公共通廊相互连通,形成南北串联的步行路径,最终实现“小街区、密路网“的模式来加强慢行系统建设,提升街区的烟火气。
组团分明的城市街巷(规划概念图) 组团分明的城市街巷(实践实景图)
3.2边界消融
3.2.1打破边界,消除围墙
我们致力于打造通透且具有公共属性的开放社区,在临街的城市界面消隐掉围墙,以宜人的欢迎姿态对城市居民打开,通过公共开放的城市广场、公共通道等将社区打造为整个片区的引力主场,吸引充满好奇心的人们到来,在此相遇相识,欢聚别离。
消隐围墙的城市界面
3.2.2创造有温度的 “灰度空间”
社区温度的体现并非是空空荡荡的广场或是蜿蜒曲折的园林小径,更不是高大的建筑、密实的围墙等枯燥单调、坚硬冰冷的社区边界;而是对边界的融合消解,形成一种“有界无边”的姿态,跳出传统空间“非黑即白”的桎梏,创造出有温度的 “灰度空间”。
“灰度空间”是空间中产生联系的过渡,是空间转变的媒介。其空间属性是待定义的,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与使用场景,其空间可能性不断变化,功能被不断赋予;可以说“灰度空间”,在不被使用时处于量子叠加态,正是由于不同人的使用需求,赋予空间更多活泼的属性,让“灰度空间”有了具体的功能。其存在让不同属性的空间变得连续而有机,通过不同功能之间的过渡,封闭与开放的过渡、私密与公共的过渡,弱化区域内外的隔阂,减淡公共与私密的边界,使空间相互协调和共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们将临街的主要建筑首层设置为架空层,完全对社区与公众打开,其内设置四点半学堂、健身娱乐设施、读书文化角等休闲设施,与开放广场、弹性通廊、公共配套等其他的多译空间,共同提高居民进入度与空间丰富度。相识、交谈、娱乐、社交等等在此发生。 “灰度空间”创造更多人们停留、偶遇的机会,使得整个社区界面更为通透,给人群以交流的空间,提升整个社区的温度。
通透开放的灰度空间
通往绿廊的开放街区
3.3公共空间
3.3.1城市界面
不同于传统商业价值导向的规划布局;我们将4-8层的洋房建筑置于城市界面,通过低矮近人尺度的建筑体量,丰富城市界面,营造街巷感受,减少建筑对城市界面的压迫感;同时将10-11层的小高层放于组团内部,借助本身的建筑间距打造出中心花园;建筑本身高度的变化也自然形成了跌落的视野,使不同位置的住户享有变化多样的景观视野。
城市界面的谦逊姿态
场所营造的高低变化
3.3.2弹性道路
我们利用弹性道路的公共性,将对外开放的社区配套置于弹性道路一侧,并利用融入生活的城市广场,形成多处非正式社交场所。陆冲、滑板、骑行等等在此发生,为各种休闲、新潮的娱乐社交提供可能。
弹性道路上的“非正式社交”场所
3.3.3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中心位于地块中部,结合弹性道路创造属于社区活动的中心场所。
围绕社区配套形成的内部活力中心
幼儿园位于地块东南角,为辐射区域更大的活力中心。结合东侧的城市生态绿廊,我们将建筑与自然地景结合,在建筑的东南角设置了连接二层与地面的大草坡,这样既能实现建筑与景观的互动,也能使园内与园外视线互通;可以让儿童在活动学习的同时能够随时享受自然的拥护,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
结语
开放式社区作为我国现代城市中一种新兴的社区发展方向,突破了我国延续已久的封闭式社区模式,在改善城市形象、整合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活力方面将做出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会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更加成熟与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Z].2016-02-06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Z].2018-07-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Z].2021.03.11
[4]杨超. 溶解——一种以场域构造为核心的创新空间模式[J]. 新建筑,2022(2):71-75.
[5]凯文·凯利.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M]. 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12
[6]李登月 张东辉. 开放街区式住区与城市的互动性研究.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张婧,女,建筑学硕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有近十年的大型综合社区和城市综合体项目开发项目的设计实践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方法论、城市更新和城市公共空间。 本文通讯作者
单位: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北路1188号科汇大厦18F
邮编:200030
联系电话:13918013254
电子邮件地址:zhangjing@thap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