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北城中学231137
摘 要: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为落实党和国家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2版课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主题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课堂,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文章以《灯笼》的教学为例,挖掘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借阑珊灯火点亮民俗画卷,以人间烟火照亮文化星河,探讨新时代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
关键词:思政教育,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一、教材分析
《灯笼》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吴伯箫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篇抒情散文。“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语文教育活动的本质内容就是学习民族文化精神,了解民族思想、情感和生活的历史。”[1]本单元所选取的四篇文章具有“民俗文化”的元素,课文《灯笼》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作者早年在乡村生活的记忆,将日常温情、历史况味、家国情怀等融为一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学习本文要认识“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还要理解散文的构思章法,品味散文优美而精巧的语言。
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品味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灯笼”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3.发现民俗之美,品赏民俗之味,感知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民俗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对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灯笼”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感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
2.体会和传承作者寓于“灯笼”中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观如今,灯火阑珊
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幅灯笼的图片,有什么不同?图上一个是日式灯笼,一个是中国灯笼,大家能够区分吗?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着这样的新闻:
焦作一公园步行街装饰“日式”风格白灯笼惹众议,是古风还是日风?
春节将至,商场高挂日式灯笼,这是要闹哪样?
国产影视剧中遍地泛滥的日式灯笼,真正的中国文化在冲击下被鸠占鹊巢。
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伴随着中华文明传承千年,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每逢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会挂起大红灯笼。但是,同学们,现在大家家里还会挂灯笼吗?大家对中国的灯笼又有哪些了解呢?民俗文化散落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应与日常生活相融合,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民俗文化岌岌可危,日益面临着破坏和消失,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今天,让我们走进吴伯箫先生的《灯笼》,探索“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发现民俗之美,品赏民俗之味,借阑珊灯火点亮民俗画卷,以人间烟火照亮文化星河,做好民俗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人。
(二)忆过往,灯火摇曳
1.点灯·寻民俗之景
(1)阅读课文,梳理归纳灯笼出现的场景。
明确:村民日常生活、乡村艺术表演、乡村年节景象、历史文化景象。
(2)再读课文,圈画出文中描写灯笼习俗的具体语句,并根据灯笼出现的场景将圈画出的语句进行提炼归类。
(3)思考:“灯笼”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灯笼”在文章中起线索的作用,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一盏盏小小的灯笼,承载了作者许多难忘的回忆,还寄寓了对未来的情思,这就是散文“形散神聚”特点的体现。
2.提灯·品民俗之味
(1)“散文阅读,其要领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2]细读并赏析每一类场景的相关描述,感知灯笼的民俗内涵。
①看句,体味文风
将下面的句子用尽量简洁典雅的方式,完整地表达出来,并对比原文,感受文章语句的简洁凝练、清新典雅、含蓄蕴藉。
改文:在一个下了雪的夜晚,乘着马在路上飞速赶路。来到一处荒凉的野外,找一家客栈住宿,常常让人忘记了距离家乡还有多远。
原文: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赏析:作者用语更简洁、含蓄,“驰马”更有表现力,写出了事件,写出速度感;“荒郊店宿”不止是简洁,一字一意,“忘路之远近”,化用《桃花源记》中的句子,引用古语,使语言更加典雅、有韵味,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②看段,美点品析
细读第11段,请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角度,品析这部分的美点。
明确: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将描写、叙述、议论和抒情融于一体,自然而然地交错进行,创造了散文的艺术境界。
(2)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关于灯笼民俗的知识,小组合作分享,丰富对灯笼民俗内涵的理解。
(3)归纳总结文中各场景中的“灯笼”具有的民俗文化的意义。
明确:
村民日常生活——“灯笼”与生活不可分离,给人温暖。
乡村艺术表演——“灯笼”成为乡村艺术的重要构成,成为文化符号。
乡村年节景象——“灯笼”装点了乡村的节日,带给村民欢乐。
历史文化景象——“灯笼”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挂灯·抒民俗之感
在作者记忆的网里,灯笼串起了他的回忆与联想,其背后既有亲情﹑民俗,更有历史、文化。大红灯笼高高挂,愿灯笼的亮光能够永远照亮文化传承的道路,相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了一盏点染了情缘的灯笼。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一首小诗抒发情思。
示例:
灯迎祖父,流淌着对祖父的思慕。
上下灯学,灯笼点亮了慈母的爱。
红灯高挂,照亮的不止是孤行客,
还有游子返乡的喜悦欣慰。
元宵赶灯,伴着小灯入梦,
绽放着飞扬的青春。
族姊远嫁,官衔灯映照着朱门,
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纱灯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
宫灯想象,体验的是历史的深长况味。
最壮的关于灯的想象,尽是历史上抗击侵略的英雄人物,
我愿做灯笼下马前卒,以身报国,
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三)展未来,灯火辉煌
现如今,虽灯火阑珊,但借吴伯箫先生的《灯笼》一文,我们点亮灯笼、提起灯笼、高挂灯笼,愿用微小灯火点亮民俗画卷,相信人间烟火也能照亮文化星河,为了守护传统文化,我们定将全力以赴,班级将举办家乡民俗推介会,邀请同学们为自己家乡的民俗代言。
1.文本撰写
(1)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筛选家乡最具特色的民俗。
(2)拟定“家乡民俗推介词”的写作提纲。
(3)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家乡民俗推介词。
2.活动设计
(1)小组成员合作设计家乡民俗体验活动,展开讨论,并做好记录。
(2)根据讨论记录,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筹备特色民俗体验活动。
六、教学反思
“教师在进行与民俗文化相关的阅读教学时,要有意识地打破传统课堂上听、说、读、写各自为政的局面,要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合理地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用心去领悟文章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民俗文化。”[3]因而,在教学中,笔者注重读写做结合,在阅读中,学生一步步品味散文的独特语言魅力,一步步感受“灯笼”所承载的家国深情、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4]在写作中,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向心灵深处,深入理解作者吴伯箫心中那盏从个人到文化,再上升到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灯笼,书写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和独特感受。在实践中,通过对家乡民俗的深入探究,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民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并传承、发扬民俗文化,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
参考文献
[1]田水:语文课程属性的多层面理解[J].中学语文,2006,49(19):3-4.
[2]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0页.
[3]覃雄篇: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2019,8(11):84-8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