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 周佳 陈寒阳 高楚寒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610000
摘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概念由我国率先提出,作为我国特有的大遗址保护手段,仍存在系统不完善、发展不均衡,规划建设及运营方面的诸多问题。本文以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为实例,探讨如何从规划策略角度完善新时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体系。
1.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现状
1.1发展历程
自2009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细则(试行)》颁布起,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考古遗址的有效保护方式也随之进入快速开发的阶段。至2018年8月,国家文物局确定公告二十个省(区、市)3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从数量上看已初具规模。2018年10月,国家文物局发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情况做出了全面总结归纳,提出了建设规划目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古遗址保护利用融入经济发展中,有效实现了文物保护、生态修复、城乡发展、民生改善的相互协调,得到政府、行业、社会的广泛认可,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供了中国案例和中国经验[1]。
1.2现实问题
在规划建设层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也在面临活化手段缺失,内容缺乏,重规划轻运营的尴尬困局。早期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维护依靠地方文物保护部门,未做长期运营和发展的考虑,同时在公众参与、宣传教育等方面还缺乏有效手段和深入思考[2]。
现阶段党和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21年考古遗址公园更是被正式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也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2.新时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趋势
国家文物局于2009年颁布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办法(试点)》中指出,"考古遗址公园是以重大考古遗址及其历史发展环境为基础,兼具科学研究、教学、游憩等功用,在考古遗址保存和展览领域有着国家级创新价值的特殊空间。"并提出历史价值典型性、遗址整体性和国家示范性这三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基本特征。
2018年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明确了我国考古遗址公园"形成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新看点"的近期总体目标和"形成国家文化地标和文化精神标志"的长期目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整体格局和理念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以三星堆为代表的考古成就,促进了全社会对遗址的关注和更高的要求。在保护遗址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将合理开发、展示利用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联系起来,充分发挥他的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和特殊公共空间的属性,应该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未来的发展方向。
下面,以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探讨新时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策略。3.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
3.1文化背景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保护范围约12平方公里,其中城墙围合范围约3.6平方公里,至今约5000至3000年历史,是目前在我国西南地区已发掘的面积最大、发展时期最长、历史内容最为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遗址。三星堆城址目前保留较完整的东、西、南城墙、月亮湾城墙、祭祀区和青关山建筑遗址等遗存。
3.2规划策略创新
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以真实性与完整性为根本准则,兼顾科教、文旅等多种用途。本次规划坚持以遗址保护为根本、以遗产价值为核心、以考古成果为依据、以技术创新为手段,尽力保持遗址的原真性,使公众在园区参访过程中了解遗产知识、传播遗产价值、参与遗产保护。
在遗产活化和展示利用方面,在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将"以物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充分贯彻遗产活化、乡村振兴、碳中和、生态保护四大国家战略,采用对遗址本体没有损害且展示度好的科技手段,来充分释放遗址的历史信息。
3.3总体规划
从空间规划的角度看,如何凸显古城的整体格局,让游客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大型神权古都城址和古环境的印象非常重要。依托现有城墙、祭祀区、青关山台地等重要遗存和马牧河、鸭子河等古环境要素,形成"一城、两脉、五心"的空间结构。同时,通过田、林、路、水的整体环境整治形成生态格局。对主要的游线和重要遗址进行重点设计,让遗址充分释放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图1)。
图1鸟瞰图
3.4重要遗存保护展示设计
3.4.1城墙
城墙的总体策略是对壕沟和地下城墙通过观赏价值高的观赏草进行标识展示,对露出地面的墙体进行保护展示,让城墙矗立在平坦的田园中。同时研究古蜀植物品种,加强遗址特征的信息、标识的展示。
3.4.2祭祀区
祭祀区是整个三星堆遗址的核心和精华的部分。设计依托祭祀区墙体和房屋基址、祭祀坑和考古工作站三个组团,以东侧串联三个组团的道路,将三个组团融为整体。设置十个展示点,形成一廊三核十景的空间结构,将最有价值的游览内容、历史信息、考古发掘现场全景展现给游客。结合现有建筑改造VR体验和数字展览馆。以现代科技手段打造考古大棚,展示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考古工作历程,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同时
,在祭祀区附近设置古蜀花园,展示植物考古的成果以及三星堆时期的原始生态,让游客充分理解三星堆时期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图2)。
图2祭祀区效果图
3.4.3马牧河
马牧河是三星堆遗址古环境的重要载体和自然元素。设计重塑马牧河古河道的自然古意,沿河设置游线,对驳岸进行不同形态的改造,突出古河道的景观性和吸引力。沿河道和村落设置游览路径,恢复马牧河两岸村落散布的古蜀生活场景,重现历史古意。在滨河区设置动物观测小屋,将古蜀自然气候科普教育融入考古遗址公园的氛围之中。
4.结语
最近几年,随着相关科学研究的持续深入、持续反思,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三星堆遗址是我国南方土遗址的典型,它体量大、脆弱度大、综合性高、观赏性差,都是其制约因素。同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我国考古遗址,特别是土遗址的保护、展示和利用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在实践中不断将考古、保护、景观、规划等各学科融合,才能充分构建起引领世界遗产保护利用的新时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EB/OL].[2019-04-20]
[2]单霁翔.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0(1):2-12.SHANJX.ExplorationandPracticeoftheLa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