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人民医院 云南临沧 675900
【摘要】 目的 探究在临床骨科治疗中外固定器的应用效果。 方法 纳入研究病例数量218例,均于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就诊,均就诊于临床骨科,分组中,以1:1比例分组,行随机信封抽签划分组别,实验组(外固定器治疗),对照组(常规石膏固定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临床指标主要涵盖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及骨折愈合时长均更短,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临床骨科治疗中,应用外固定器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优化临床指标,提升治疗总有效率。
【关键词】外固定器;临床骨科;治疗
外固定器是一类用于治疗骨折或与骨折有关的器械,种类繁多,包括全环式、半环式或单臂式等。其不仅可用于长管状骨各部位、各类型新鲜骨折的治疗,还可用于延迟愈合、不愈合甚至骨缺损的治疗,是行骨延长术不可缺少的器械,外固定器应用中在骨折的远近段经皮穿针,用金属或超强度非金属材料制成的特殊装置将裸露在皮肤外的针尾端连接并固定,通过固定、欠伸、加压方式达到治疗骨折矫形和肢体延长的方式,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可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1]。本文就外固定器在临床骨科治疗方面的应用展开论述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病例数量218例,均于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就诊,均就诊于临床骨科,分组中,以1:1比例分组,行随机信封抽签划分组别,实验组(外固定器治疗),对照组(常规石膏固定治疗),实验组中,男女比例为55:54,年龄(岁):18-75,均值(55.63±4.24);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56:53,年龄(岁):19-78,均值(55.71±4.37)。一般资料数据无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石膏固定治疗方式干预,在患者入院后,需要及时评估患者病情,明确患者骨折位置,根据受伤肢体的部位确定所需石膏的长度和厚度,同时准备好棉纸、绷带以及常温水,对于骨折部位,首先进行手法复位,确保骨折端对位良好,复位后,扶住骨折断端,以保持复位状态。将准备好的石膏卷放入温水中完全浸泡,然后拿出挤去多余的水分,在木板或地板上摊开抹平,一般铺设12~16层石膏,之后,将石膏放置在以骨折端为中心的部位,确保石膏长度超过上下两端关节,以便有效固定,在石膏固定后,需要进行塑形,使石膏与肢体形状相符,用绷带缠绕固定石膏,注意绷带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以免压迫肢体或导致石膏松动,在缠绕过程中,应避免绷带扭转。在石膏固定过程中,要保持肢体适当的位置,不能活动,要观察四肢末端的血运情况,确保没有受到压迫,如果发现石膏过紧或松动,应及时调整。石膏固定后,一般需要进行拍片检查,确保骨折复位满意且没有异位发生[2]。
实验组采取外固定器治疗方式开展治疗,依据骨折部位及类型选择适宜的外固定器,尽可能应用多平面穿针的外固定器,依据伤情、患者年龄和损伤部位选择麻醉方法,借助C臂X光机,先用手法适当牵伸纠正伤肢旋转与角状移位畸形,确定进针部位,避开重要的大血管、神经,通常距骨折端4~6 cm为宜。进针处皮肤用尖刀切开0.5~1.0 cm至深筋膜,选择相应直径的钢针,于骨横断面中部,垂直骨干或有一定角度低速钻入骨质至对侧骨皮质穿出。再次手法整复移位骨折端,将钢针固定于连接杆。在C臂X光机透视下,用外固定器的牵引、旋转、加压等功能,纠正骨折端对位与轴线残留的偏差,使骨折尽可能解剖复位,拧紧钢针固定夹将骨折牢稳固定于整复的位置。皮肤针孔部贴置乙醇纱布,外面再用无菌纱布和绷带包扎。术后定期更换敷料,抬高患肢,应用抗生素等对症治疗,尽早开始穿针部位上下的关节活动,并根据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训练的强度,直至完全恢复。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1.3.1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主要涵盖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及骨折愈合时长。
1.3.2 疗效判定
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骨折部位复位情况良好,可自主活动,疼痛、肿胀等症状全部消失;有效:患者骨折部位复位情况较好,基本可自主活动,疼痛、肿胀等症状极大改善;无效:患者骨折部位复位情况异常,无法自主活动,疼痛、肿胀等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加重[3]。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患者相关临床指标,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 n (%)] 表示,行x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及骨折愈合时长均更短,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下表1:
表1:临床指标对比分析(x±s)
组别 | n | 手术时长(min) | 住院时长(d) | 骨折愈合时长(d) |
实验组 | 109 | 21.22±3.36 | 11.19±2.57 | 26.25±4.35 |
对照组 | 109 | 41.78±5.25 | 23.87±3.69 | 40.66±5.06 |
t | 34.437 | 29.440 | 22.546 | |
p | 0.000 | 0.000 | 0.000 |
2.2 治疗效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下表2:
表2: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组别 | n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实验组 | 109 | 92(84.40%) | 16(14.68%) | 1(0.92%) | 108(99.08%) |
对照组 | 109 | 65(59.63%) | 33(30.28%) | 11(10.09%) | 98(89.91%) |
x2 | 8.819 | ||||
p | 0.003 |
3 讨论
当前,外固定器在骨科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已经成为骨科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外固定器能够实现对骨折部位的有效固定,这是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通过固定钉和固定螺钉,外固定器能够将骨折片固定在一起,防止其移位和错位,这种稳定性有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外固定器还能提供适当的牵引力,以纠正骨折部位的错位,通过调整连接杆和连接器的长度和角度,可以施加适当的牵引力,使骨折片恢复到正确的位置。外固定器具有传统治疗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其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并不需要非常广泛的切开伤口,因此创伤面积小,只需要常规麻醉即可,此外,外固定器可以纠正骨折端出现的旋转移位等情况,实现对骨折的全方位调整,并可以在康复过程中进行调整,以实现对轴线偏差的纠正,这种手术方法符合弹性固定的相关准则与要求,其固定性相比传统方式更好,并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应力的遮挡,保证骨断端可以感受到持续的应力刺激。外固定器在应对特定类型的骨折时表现出色,例如,对于粉碎性骨折,外固定器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复位与固定。对于开放性骨折,外固定器在固定过程中可以约束各段骨折处的自由度,提供足够的强度来防止骨折移位。同时,它还能在软组织修复过程中进行换药观察,防止换药时骨折异位等问题。可见外固定器在临床骨科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和作用,尤其在处理复杂和特定类型的骨折时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研究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手术时长(21.22±3.36)min、住院时长(11.19±2.57)d及骨折愈合时长(26.25±4.35)d均更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9.08%更高,差异显著,P<0.05,可见,外固定器治疗临床骨科疾病,有利于缩减手术时长,优化临床指标,提升患者康复效率。
综上所述,在临床骨科治疗中外固定器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窦一博,魏磊鑫,黄迟,等.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MRI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节段单侧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J].脊柱外科杂志, 2023, 21(5):289-295.
[2]王赛荣,谢军.微型加压骨外固定器治疗围绝经期女性骨折后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与心理康复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23, 38(17):3354-3357.
[3]周攀,程玲玲,朱杰,等.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与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 2022(00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