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留观患者特征及管理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0
/ 2

急诊留观患者特征及管理策略分析

王莹莹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102200

摘要:本文以某三甲医院急诊科留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口学特征、疾病谱及临床特点,探讨急诊留观患者的管理策略。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急诊留观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患者年龄、性别分布,疾病种类、病情严重程度及转归情况。结果显示,老年患者占比较高,以内科疾病为主,病情以中度及以上为主,大部分患者在留观后转入病房住院治疗。针对急诊留观患者的特点,提出优化诊疗流程、加强医患沟通、合理利用床位资源、完善转诊机制等管理策略。

关键词:急诊留观;人口学特征;疾病谱;管理策略

引言:

近年来,急诊留观在急诊患者救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急诊留观是指对病情不明确或病情需要短期观察、但又不需要立即住院治疗的患者,在急诊科设置留观病床,对其进行短期的留院观察、检查及必要的处置。合理利用急诊留观床位,可以缓解急诊患者"无床可住"的矛盾,提高急诊科诊疗效率。为进一步提升急诊留观管理水平,本研究对某三甲医院2022年急诊留观患者的特征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急诊科留观的患者进行连续纳入。通过查阅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疾病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转归情况(转入普通病房、转入ICU、出院、自动离院或因其他原因终止留观)等临床资料,建立急诊留观患者数据库。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对于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n(%)]的形式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二、结果

共纳入急诊留观患者5250例,男性3003例(57.2%),女性2247例(42.8%),年龄18-95岁,平均(58.6±17.2)岁,其中≥60岁2722例(51.8%)。疾病类型以内科疾病为主,共3455例(65.8%),其次为外科疾病1260例(24.0%)和其他疾病535例(10.2%)。内科以心血管疾病1282例(37.1%)和消化系统疾病823例(23.8%)最为常见;外科以骨科疾病648例(51.4%)和普外科疾病379例(30.1%)居多。中度及以上病情患者4121例(78.5%),其中重度1378例(26.2%),中度2743例(52.3%)。转归方面,3334例(63.5%)患者在留观后转入相应专科病房,1468例(28.0%)出院,448例(8.5%)自动离院或因其他原因终止留观。

三、讨论

1.加强老年急诊留观患者管理

本研究结果提示,老年患者已成为急诊留观的主要服务对象,这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相符,对急诊留观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年患者病情往往复杂,多系统、多脏器受累,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诊疗难度大。急诊留观应重视老年患者的综合评估,全面了解其健康状况和功能状态,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老年患者对就医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急诊留观应注重人文关怀,营造舒适环境,优化就医流程,加强沟通,提供个性化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必要时,可组织多学科会诊,制定综合诊疗方案。急诊留观应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在医疗服务中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通过综合评估、个体化诊疗、人文关怀等措施,提高老年患者的就医体验和生存质量,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对急诊留观服务带来的挑战。

2.优化急诊留观诊疗流程

急诊留观强调"快、准、稳"的诊疗要求。应当快速识别病情,尽早明确诊断,也要稳妥处理,防范医疗风险。完善急诊留观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有助于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通过多学科会诊讨论疑难病例,制定最佳诊疗方案。规范检查、用药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辅助检查和药物使用。医护人员应掌握急诊留观的操作技能,规范留观记录,完善交接班制度,保障诊疗连续性和安全性。

3.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急诊留观环境相对嘈杂,患者及家属往往存在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极易引发医患矛盾。加强医患沟通,是缓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对急诊留观患者,应向其详细说明病情、诊疗计划、注意事项等,听取患者诉求,及时回应患者问题。对于病情复杂、诊断难以明确的患者,要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消除其顾虑,争取理解和配合。通过床边书写病历、信息卡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健康指导,增进医患互信。

4.合理利用急诊留观床位资源

急诊留观床位周转率是评价急诊留观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目前,多数医院急诊留观床位紧张,对医疗资源形成挤占。应合理调配急诊留观床位,缩短患者留观时间,提高床位周转率。根据急诊留观对象的特点,制定分级留观标准,对病情稳定、可以出院的患者,应适时终止留观,避免占用床位;对需进一步住院诊疗的患者,应优先安排转诊,缩短留观等待时间。采取弹性排班、错峰留观等策略,提高急诊留观床位利用率。

5.完善急诊留观患者转诊机制

研究显示,超过60%的急诊留观患者最终需转入相应临床科室继续治疗。建立顺畅的转诊机制,对急诊留观患者的后续诊疗至关重要。急诊科与临床各科室应建立协调机制,明确转诊流程和责任,简化转诊手续,确保患者平稳、及时转入病房,实现急诊留观与住院诊疗的无缝衔接。对于病情危重或诊断不明确的患者,急诊科与临床科室可采取"一站式"管理模式,即患者在急诊留观期间即由临床科室医师参与诊疗,减少交接环节,提高诊疗连续性[2]

四、结语

急诊留观在急诊医疗服务中占据重要地位,关系到急诊患者的安全及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分析我院急诊留观患者的特征,发现老年患者、内科疾病是目前急诊留观的主要服务对象,且大部分患者病情较重。针对上述特点,在急诊留观管理中,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全程管理,制定合理的诊疗计划,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提高急诊留观床位周转率,并与相关临床科室建立协调机制,保障患者转诊顺畅,最终实现急诊留观患者安全、快速、有效的现代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温继兰,徐淑,卢彩兰,等.急诊留观患者的疾病谱及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临床医学,2012,19(04):409-412.

[2]冯树行,杜军,高燕,等.急诊留观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08,(0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