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玉兰学校
363000
摘要:新版课程标准导向下,小学数学改变以往用课时作为单元的教学方式,采取大单元教学的新型模式推动教学改革。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探究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策略,为数学教学改革推进而提供必要的支持。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基于新版课程标准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关键词:新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
前言:
随着新版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转变传统且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大单元整体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在学习中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仅要做到让学生知识掌握到位,还要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框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新版课程标准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概述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注重探究式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新版课程标准强调“生动、有趣、与生活相融合”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大单元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新版课程标准还强调“因材施教、因课施教”,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机械学习知识的方式,多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另外,新版课程标准指导教育教学要使用现代化和数字化的教育手段和资源,让学生获取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
二、新版课程标准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
(一)增加巧妙性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难题时经常会出现思维刻板的现象,喜欢以套用公式的方法解决问题,难以创新和深度思考,不利于开展高效教学和学习活动。不仅如此,部分学生在面对某一单元或某一知识点的问题时,难以快速理清解题思路,会耗费学生较多时间。通过大单元教学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数学教学的灵活性,强化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数学框架,使学生在学习中灵活运用知识,提高数学教学巧妙性。
(二)提高整体性
整体性是大单元教学主要特点之一,将大单元教学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重视知识结构构建、教学方法体系构建和数学思想渗透等方面。同时,通过大单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教学活动的整体性。
(三)强化迁移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更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应用训练,难以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而大单元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侧重于学生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单元教学相比传统教学具有较强迁移性,重视学生对知识储备的迁移,通过深度挖掘单元教学内容和重难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数学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
三、新版课程标准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设定大单元目标,指明学习方向
目标设定是大单元教学中的关键一环,目标设定是否合理不仅影响着教学的进程,还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明确大单元目标之时,教师必须把握住如下几个要点:第一,深入研读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每个单元的主题,提升目标与新课标要求的一致性,发挥出目标统领全局的作用。第二,目标设定要与学生当下的能力相符。教师只有在把握学生当下情况的基础上,设定符合他们能力的目标,才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否则目标太高,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目标太低,又无法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更广泛的知识与技能。
(二)设计进阶内容,逐步提升认知
在大单元教学中,进阶内容是提升学生认知的有效方法。教师要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提升学生的数学分析力、探究力。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需要,从而设定差异化的学习任务。一般情况下,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技能的发展,内容综合性比较强且难度偏大,课时目标则强调短期目标的完成,很容易完成。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进阶内容:首先,设计简单的生活问题,帮助学生回忆掌握的分数的有关知识。如“将8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几个?如果老师只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多少?”其次,教师设计一些相关的例题,让学生涂一涂、折一折。如“下面的圆,你能用画笔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吗?一段绳子,你可以折出它的三分之二吗?”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一说分数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这里有1支粉笔,是全部粉笔的1/5,你可以猜出一共有多少支吗?现在有2支粉笔,也是全部粉笔的1/5,你还能猜出一共多少吗?有三支粉笔,还是全部粉笔的1/5,你还能猜出多少支吗?”最后,教师鼓励学生讨论本节课的学习心得,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三)开放式教学,激活创新思维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学习与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动力。例如,在教学“因数与倍数”时,为帮助学生了解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相关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设定如下的任务:“如果将一个长为15cm、宽为9cm的长方形剪成一个正方形,刚好剪完,求剪出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cm?运用一个长为5cm、宽为3cm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其边长最小为多少cm?”。在问题提出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再根据操作的结果在小组内讨论,最终汇报讨论结果。以下是班内一个小组做出的汇报:“根据第一个题目要求,可以知道剪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既要是15 cm又要是9 cm的因数,且需要找出边长最大的,所以解题的思路为求15 cm和9 cm的最大公因数;同理第二个问题要满足边长是5和3的倍数的一个数,寻找边长最小的,也就是求5 cm与3 cm的最小公倍数。”在开放性的问题中,学生通过思考、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对本节知识的理解从最初的模糊到逐渐清晰。当然,教师还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
(四)开展生活教学,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现实问题的引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加法与减法”时,教师可以构建小朋友去书店买书的情境,然后为学生提供小朋友买书的购物清单,并提问“如果要购买这些东西,需要多少钱?”“如果你只有100元,你可以买什么?”又如,有在学习完“统计”后,教师要求学生记录家庭半年内月用水的情况,然后以统计图的方式展现出来,并提出节约用水的标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入手开展教学,唤醒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提升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版课程标准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还应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支持,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生明.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促进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22(34):52-54.
[2] 朱琳.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21,(93):94-96.
[3]胡玉凤.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 2023(4):2.
[4]郑春珠.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探析[J]. 名师在线, 202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