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9
/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效果探讨

王永杨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湖北枣阳  4412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随机抽选7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管理措施,实验组给予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救护车出车时间、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心脏球囊扩张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中,应用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其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救治效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构建;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主要是指因血流运行受阻或者动脉闭塞而造成的一种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就是病情发展速度快、发病突然等[1]。据有关研究中发现,快速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心肌细胞的有效血流供应,能有效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数量,更有利于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细胞,对于其生命安全的保障有着重要意义[2]。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是一种提高急诊服务时效性与快速性的管理体系,其优化了整个急诊流程,不但有助于提高急诊的服务效率,还能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3]。为此,本文通过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随机抽选7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管理措施,实验组给予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两组各35例。其中,在对照组的35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74岁,均值(57.68±3.62)岁;在实验组的35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73岁,均值(57.72±3.58)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管理措施,实验组给予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具体内容如下:1、院前管理:加强社会公众的急性心肌梗死认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与处理方式的认知度,同时,积极推广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等;统一制定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方案,规范院前急救程序;建立院前快速反应机制,保持全天急救需求,针对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要做到急救流程的快速启动;完善急救配置,增加急救车的数量,提高院前急救的效率;推广远程医疗设备,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实现远程急救操作,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2、院中管理:采用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以及心电图等方式,迅速、准确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采用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等治疗方式,疏通梗死的冠状动脉;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肝素以及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如镇痛治疗、抗凝治疗等,缩小患者心肌梗死面积的同时,改善其心血管状况;安抚病患情绪,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做好家属的沟通工作,提高家属与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若现场状况无法解决,需尽快进行转运,转运过程中要严密监护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保障其生命安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27.4,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率。两组对比,在救治效率方面,实验组的救护车出车时间、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心脏球囊扩张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救治效率(x±s,min)

组别

例数

救护车出车时间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时间

导管室激活时间

心脏球囊扩张时间

急诊停留时间

实验组

35

13.74±2.66

12.87±2.14

8.41±1.52

64.14±4.87

85.03±7.74

对照组

35

19.36±3.85

32.47±4.78

15.85±2.13

85.74±5.78

106.17±8.52

t值

-

7.105

22.141

16.821

16.907

10.865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疾病特点就是发作突然、病情进展迅速[4]。所以,在急救过程中,时间就是患者的生命。建立急诊快速时效管理系统,能对抢救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缩短救治时间,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有着重要意义[5]。急诊快速时效管理系统是以常规急诊护理流程为基础,对其中的救治流程进行优化和完善,不但完善了院前急救内容与急救方式,还简化了院内的就诊流程,能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善患者的情绪状况,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结果显示:在救治效率方面,实验组的救护车出车时间、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心脏球囊扩张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中,应用急诊快速时效管理体系,其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救治效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丽,林苹青,林玲燕. 基于分级分区管理的结局导向多维度零缺陷急诊救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6):43-45.

[2] 陈洪,顾洪丽,赵艳,等. 基于人文关怀的急诊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满意度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23,45(7):1065-1067,1071.

[3] 户利平,李艳丽,杜立. 急诊专业医护人员一体化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23,30(9):1307-1308.

[4] 孙学敏. 急诊分级分区管理结合多维度协同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2,17(1):29-33.

[5] 孙映川,冉隆慧. 优化急诊护理管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J]. 医药前沿,2021,11(1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