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性激励理论在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9
/ 2

时效性激励理论在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韩洁琼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了时效性激励理论对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接诊的60例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开展研究,随机进行分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时效性激励护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结论时效性激励护理对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成效确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得改善,护理方法值得优选。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时效性激励;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

脑卒中在中老年人群中具有很高的患病率和致死率,脑卒中后患者容易出现运动和语言功能下降,对生活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对该症应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有许多不足之处,迫切需要提高其护理手段。激励理论,旨在深入解析动机、需要、行动以及目标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护理方法可以激发个体的内在潜能和能力,促使患者的康复及训练朝向正确的行为方向前进。激励理论的核心目的不在于简单地施加压力或奖励,而是通过理解和利用这些复杂的心理机制,引导患者自觉地追求更高的康复目标[1-2]。基于此,本研究对时效性激励理论在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过程中的作用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入选条件:(1)确诊为脑卒中,存在运动功能障碍;入选患者或家属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研究知情书。

排除条件:(1)认知障碍或交流困难;(2)途中因自身原因而主动退出。

结合研究入选、排除条件,对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开展研究,纳入6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下2组:对照组30例,男女比例15/15,年龄均值为(63.39±2.75)岁。观察组30例,男女比例16/14,年龄均值(65.20±3.09)岁。经软件SPSS25.0比较,上述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监测、记录生命体征变化,如若发现异常,立即配合医生进行对症处理。按医嘱嘱咐患者规范用药,并观察其用药情况,适时进行干预指导。引导、鼓励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再逐渐进行下床活动。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时效性激励护理。理解患者个人情况和需求,并据此来设定具体且可操作的目标,确保康复目标必须是实际的、能够量化的,并且最好能够让患者立即看到他们努力后所能达到的结果。为了激发患者的积极性,可采用短期奖励的方式,例如给予小礼物或者口头表扬,即时反馈可以极大地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除了物质激励之外,情感激励同样重要,给予患者足够的耐心和贴心的交流,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与支持,从而更愿意接受治疗建议;榜样激励:将以往治疗中那些依从性高、效果好的患者作为榜样,让他们与新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验,患者可能会受到启发,从而提升患者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估。分值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3]

运动功能:以简式运动功能评分量表 (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估。分值越低,肢体活动功能障碍越明显[4]

护理满意度:选择本院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为工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状况,总分100分,总满意度=满意率+较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5.0软件为工具,计量资料表示为“(±s)”,组间差异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数据组间差异行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数据显著较高(P<0.05)。

表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s)分]

组别

ADL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30)

44.69±4.31

65.26±7.05

观察组(n=30)

45.47±5.27

80.31±5.22

t

0.628

9.397

P

0.533

0.000

2.2 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数据显著较高(P<0.05)。

表2:运动功能评分对比[(±s)分]

组别

FMA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30)

45.20±9.21

78.36±5.50

观察组(n=30)

47.38±9.25

82.14±3.16

t

0.915

3.264

P

0.364

0.002

2.3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

表3: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n=47)

15(50.00)

9(30.00)

6(20.00)

24(80.00)

观察组(n=47)

22(73.33)

6(20.00)

2(6.67)

28(93.33)

2

-

-

-

7.236

P

-

-

-

0.012

3讨论

本研究中,对观察组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了时效性激励护理,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FMA评分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时效性激励护理,在内容上体现了全面性及针对性,有效规避了可能会影响患者康复锻炼积极性的相关因素,有利于提高其康复锻炼积极性,进而提高其康复效果可以安慰和鼓励患者接受并配合治疗。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为患者量身定制适合的训练方法。全面了解其每一方面情况,保证患者情绪方面的稳定性。在患者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后,有针对性地开展运动功能锻炼,将能够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可以改善患者肢体的协调性,促使患者在生活上可以自理。综上所述,时效性激励理论在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过程中的作用值得肯定,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的提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熙,杨磊,曹秋健. 时效性激励干预模式在HICH患者中应用对神经、运动及认知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3,30(2):113-116.

[2] 敖春梅,罗旭芳,胡微,等. 激励护理干预联合目标性功能训练用于急性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效果[J]. 基层医学论坛,2023,27(33):25-27.

[3] 荣彬彬. PERMA模式下的激励式护理在脑卒中致中重度残疾患者脑心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 智慧健康,2022,8(28):251-255.

[4] 段跃伟. 激励式心理护理对于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J]. 保健文汇,2022,23(24):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