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三环逸夫小学 河北邢台054000
摘要:科学思维是人们在面对现象、解决问题和探讨问题时所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建立与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相符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分析科学现象与科学过程,从而形成科学思维。
关键词:创新与实践;小学生;科学思维
引言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帮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学习问题并有效改善其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正确地开展小学科学教育,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优化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看待不同事件的多角度思考能力。
1创新与实践:小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意义
1.1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思维是一种理性、逻辑的思考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在小学生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尚未完全成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在面对问题时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1.2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维强调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生阶段,他们面临着各种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分析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此外,科学思维的培养还能让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保持冷静和客观,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1.3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科学思维是一种跨学科的素养,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认知水平,还能促进他们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在小学生阶段,通过培养科学思维,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形成跨学科的综合素养。此外,科学思维的培养还能提高学生的沟通、合作、批判性思考等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创新与实践:小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策略
2.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学生的情绪、体验,导致学生无法充分掌握科学知识,不能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这也会降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开展科学教学时,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培养其科学探究兴趣的同时帮助其充分掌握科学知识,并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让其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逐渐完善自己的科学认识。
2.2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相关问题
由于小学科学课程与实际生活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结合相关情境,对学生开展科学推理论证训练,优化学生的推理论证思维。例如,在教学“环境与我们——解决垃圾问题”时,教师可在课程开始之前为学生布置与“垃圾”相关的生活现状调研作业,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环境中垃圾的处理情况等。随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垃圾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会造成哪些影响?影响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可以分为哪些种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当你需要处理废弃的电池时,应该怎样处理?家中的垃圾要保持多久的频率进行处理?”在上述问题情境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进行思考和回答,并根据自己提出的观点,结合他人的看法进行推理论证,得出较为正确的处理方式,然后与教材中给出的参考措施进行比对,分析不足和优势之处。这样,教师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3加强学生拓展实践
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时,教师不能仅依靠课堂教学中的讲解与引导,还要结合拓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延伸到课堂外,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开展《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将引导学生了解土壤中的小动物的类别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学目标,从相关小动物的生活环境、行为以及食物等方面展开教学。首先,教师可以猜谜的形式进行导入教学,这样能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初步了解新的知识。教师可结合“远看芝麻撒地,近看黑驴运米,不怕山高道路陡,只怕跌进热锅里”这一谜语导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复习蚂蚁的外貌特征的同时,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如蚂蚁会成群结队地搬运食物、蚂蚁能够搬运比自己大的食物等。随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说一说土壤中还生活着哪些小动物,并通过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完成相关的理论教学后,教师可以出示相关动物的图片,如蚯蚓等,并展示其外貌特征及行为特点,以此来深化学生对相应动物的认识。最后,教师可布置实践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将观察的动物画下来,并用简短的语言将相应动物的活动方式描述出来。
2.4通过网络平台,激发学习热情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结合互联网平台技术,为学生创设合适的科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引导学生真正走进科学学习的世界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学科思维。例如,在教学“地球表面的变化”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无法准确理解地球相关的概念,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查找相关视频、图片、影像等资料,给予学生直观的学习认知。在讲解地震及火山喷发时,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中关于地震的报道,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地震给实际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借助相关教学软件,使火山喷发的过程变得清晰直观,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巩固了地壳运动相关知识。在讲解到“风的作用和水的作用”时,教师可通过相关资料,向学生展示适度的风和水对人们生活的有利影响,但同时也借助录音录像和分析报告呈现台风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科学思考角度,在所见所闻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必须重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为此,小学科学教师要优化当前的教学体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提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开颜.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20,35(12):64-65.
[2]蒋维. 指向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与反思[J]. 新课程导学,2022(36):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