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5
/ 2

浅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

曹美荣

  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小学    陕西 延安717199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确立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的重大变革。目标的落实,必须要有相应的课程内容为载体。本文从一线教师开展教学的视角,探讨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整合问题。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学内容  整合

一、语文核心素养内涵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是在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目标”里明确提出的,表述为: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运用是基础,是需要语文学科一力承担的。语言运用和其他三个方面的关系是:语言运用和思维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语言是思维的产物,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思维发展越好往往语言运用能力也越强;文学作品依托语言而存在,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审美的对象,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又在发展着审美能力,提升着审美品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很大一部分是靠语言文字传承下来的,语言本身就是文化载体,也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对中华文化积淀和发展的过程。

二、旧教材与新理念的现实冲突

为了保证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内容以三层次六大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和呈现。而现行的语文教科书,是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编排教学内容。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进行内容的选取,难免仍存在着围绕知识和技能进行点状教学、平面教学,容易忽视知识、技能的结构化,容易忽视学科思维方式的养成,容易忽视真实生活情境中的语言运用的现象。同时,一线教师也深知,零散的知识无法转化为能力,刻板的训练无法形成素养。因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内容必须进行重新整合。

三、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内容重新整合策略

1.全面深入解读教材

全面深入地解读教材,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从教材里读到的内容往往在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吸附力——教师会借助学习活动,如讨论、交流等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思考和发现传递给学生。尤其在小学阶段,虽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课堂生成,实现教学相长,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教师立足课程标准,全面深入解读教材是极为重要的。

如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一课,有教师对故事主旨的理解是:小猴子并非是因饥饿才下山来寻找食物的,看见玉米、桃子、西瓜纯属意外。当小猴子拥有它们的那一刻,就已经品尝了满满的三次快乐。能捉到兔子当然是最理想的,捉不到兔子,这一天也是快乐满满,并不因为最后一个选择和挑战失败,就失去了一切意义。生命的意义,不是你在死亡前积累了多少,而是你在过程中体验了多少,体验到的是什么。

这样的理解,从一个成熟的、自由的阅读者角度看,当然毫无问题。我们要思考的是,这是一篇选入教科书给一年级学生阅读的课文,它需要体现哪些课程价值?毫无疑问,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语境中学习识字、写字,梳理和积累相关的词句,练习流畅朗读,发展基本的阅读能力,如提取信息、根据信息做出推论的能力。从文本的育人角度,故事的结尾是这么写的:“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只好”一词,把作者、编者的意图充分表现出来了。从教材角度,希望通过故事教导一年级的学生做事不要三心二意,否则捡一样扔一样,最终会一无所获。

当然,为了不限制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也不违背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可以在学完故事后,引导学生讨论:“小猴子空着手走在回家的路上,你猜猜它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如果你就是这只小猴子,下山来遇见这么多东西,最后是空着手回家去,你会怎么想?”学生答案定会五花八门:我不应该见一样就想要一样,这样就会一无所有;虽然我什么东西都没能带回家,但我这一天收获了很多快乐;这次下山来,我知道了哪个地方有什么东西,下次想吃什么就方便了;玉米、桃子、西瓜是不会跑的,所以我能轻松拥有,但是小兔子是会跑的,没能抓住,我得想想下次怎么抓住兔子……

这样设计内容,既没有教师引导的局限,也不违背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符合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和今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可取的,也是值得肯定的。

2.确定核心学习任务群

一个单元或者一篇课文的学习,总不可能将每个学习任务群都加以落实,时间不允许,事实上也没这个必要。我们可以就一个单元或者一篇课文的学习,根据课程标准和学习重点,确定一个核心学习任务群,其他学习任务群的相关内容和学习目标则整合其中。

如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一课,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的学习,根据其功能,可以归属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根据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可以归属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根据其体裁形式,可以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鉴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身心发展特点,如爱听故事,能从故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影响等,本课教学就可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为核心。教学时,保证识字写字、流畅朗读等基础性学习目标达成,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体会故事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思维过程,理解狐狸是怎么假借老虎的威风的,它为什么能假借到老虎的威风。最后借助抗日战争片中汉奸狐假虎威的短视频,让学生对“狐假虎威”的理解,从动物走向人类,从故事走向现实,实现将寓言故事运用于生活的目的。

3.结构化重组教学内容

围绕核心学习任务群选取教学内容,要突出课程学习内容的结构化特点。正如布鲁纳所强调的,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记忆和迁移应用,有助于减少重复学习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如二年级上册《八角楼上》一课的教学,就要有单元整体意识。从单元视角看,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革命先辈”,从课文视角看,《八角楼上》讲述了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日夜操劳、紧张工作的事迹,表现了他为领导中国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课文虽然不长,只有两个自然段,但是里面有不少词句含义还是比较深刻的。课后两道练习,一是要求学生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二是读句子,结合插图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这两道题目的编排,都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紧密结合。

本课的教学,就可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为核心,以“学讲先辈故事,争做故事达人”为任务情境,从识字、内容理解、主旨把握等多个维度进行教学内容重组。

此外,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内容重构,还要注意突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及生活之间的联系。如此,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能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以解决实际问题,并最终形成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