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君信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72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也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具体表现在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方面。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水利水电工程的环保工作,以达到保护环境,保障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研究发现这些技术的应用在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解决当前水利水电工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实际意义和指导价值。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恢复技术;环境压力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之一,通过其建设与运营,不仅能有效利用水资源,还有助于推动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然而,与其带来的多项利益相比,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灾害,不能忽视,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降低了生物多样性。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并解决的严峻问题。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在全球范围内被视为能源供应和水源供应的重要工具[1]。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些工程项目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其显著的影响[2]。
(一)水力发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水力发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尤其明显。一方面,建设水电站必然伴随着对本地生态的大规模改造。例如,水库的建设会淹没大片土地,包括森林、草地和湿地,这不仅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而且还会使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对生物种群和物种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土地变化带来的影响还包括气候变化。水库的建设会引起地区气候的变化,表现为降雨和蒸发增多,地区气候趋于湿润。
(二)水利工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也同样值得关注。水库、闸坝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常常使河流的正常流动受到阻碍,从而改变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种群数量。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变化可以使某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无法生存,导致物种数量减少。水利工程改变水体流动的速度和方向,可能对水生动物的生长、繁殖和迁徙产生负面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给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影响并非仅限于直接影响。例如,温度和水量的变化会改变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而改变物种组成。这种间接效应有时会给生物多样性带来更大的威胁。
人们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和建设中的环保意识已经在增强,逐渐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尽管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无法完全消除,但是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尽可能降低这些影响,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例如,在工程规划阶段,可以提前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避免或缓解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工程建设和运营阶段,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建立生态廊道,实施生态恢复等,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可能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确实面临一些挑战,但只要正确对待并积极应对,就一定可以既满足能源和水源供应的需要,又能有效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水利水电工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有效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使得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科学管理、科学设计和科学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环保的三大主要手段。在管理上,通过实施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保证水电工程从策划、设计到施工、运营的全过程都符合环保要求。通过科学设计选取最优的施工方案,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科学施工是实现工程环保的关键,采用无害化、低污染、节能的施工技术和设备,能够有效减少施工污染。
随着技术的发展,水库湖泊生态修复已经摆上了日程[3]。水库湖泊生态修复主要是通过提高水体的自净性,实现水体的自然修复。环境保护则是通过施工过程中的洪水管理、防止鱼类过境阻碍等措施来实现。例如,水库区的污水治理,既可以保证水库的水质,又可以保护周边环境。在环境保护上,应用高效、环保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如水生植物、人工湿地等,对环境的修复和保护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总体上,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有其积极效果,但也存在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社会,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三、实证分析与结论
(一)实证研究的方法与结果
实证分析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水源地的生态环境背景、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环保措施的实施情况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评估和预测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保措施的效果。由此得出结论,并为水电工程的环保工作提供建议,这些建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旨在为水电工程的环保工作提供有效的借鉴和指导。
实证研究的方法主要通过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分析,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环保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收集各类工程地点的生态数据,包括气候、地质、水文、土壤以及生物种群等信息。数据源既可以来自工程地质勘查报告,也可以来自各类科研数据库,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数据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在数据处理与分析阶段,要清洗数据,去除无效和重复的信息,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各项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可以辨别出影响生态环境的主导因素,为环保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水力发电工程在改变河流水流特性、影响水生生物栖息地、改变地下水位,以及对水源地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生态环保问题存在。水利工程在调控洪水、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民生用水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生态破坏行为。
(二)结论与建议
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水力发电工程与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生活、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都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要求在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把环保工作纳入工程设计之初,实行最小化干预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也需要立法机关和监管部门提高环保立法与执法力度,严格监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行为,保障环保法规的严格落实。另外,环保教育与公众参与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只有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才能形成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至于科研界,需要持续关注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发挥科研创新的重要作用,努力研发新型绿色技术,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支撑。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的系统研究和应用实证,证实了这些技术在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然而,对于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以应对更广泛的环境问题。未来的研究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使之能更好地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环保工作的实施,以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
参考文献
[1]柳婷.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与管理[J].低碳世界,2023,13(11):124-126.
[2]徐炳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J].水上安全,2023,(16):70-72.
[3]田竞.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文化意义[J].水文化,2023,(09):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