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书法教学中怎样把握临摹和创作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浅谈小学书法教学中怎样把握临摹和创作的关系

郭仕泓

四川天府新区华阳小学  四川  成都  610213

【摘  要】临摹对学习书法的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学习书法的有效途径,如何从临摹学习过渡到书法创作也就显得非常重要。方法:根据小学生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在临摹向创作转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经验交流。结论: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要重视临摹的方法,重视过渡到创作的方法,有效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关键词】笔法,结构,背临,反思

一、精准临摹的前提条件是笔法的正确运用。

在书法教学中临摹的作用大家早已经形成了共识,它是学习书法的重要基本功,这里所指的精准临摹相比我们平时所提倡的临摹会有更高的要求,笔者在长期的书法教学中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是能够逐步理解和接受精准临摹的要求的,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曾经说过,“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况拟不能似,察不能精,分布犹疏,形骸未检;跃泉之态,未睹其妍,窥井之谈,已闻其丑。” 这段经典的书论,非常强调观察时务求精细,摹拟时贵在相似的重要性,为我们在书法教学中做好精准临摹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我个人觉得精准临摹的前提是笔法的正确运用,比如下笔入纸的方式,在欧、颜、柳、赵楷书四大家中是由侧重和不同的,颜真卿早年学习过篆籀,对篆籀的笔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运用,所以他的楷书呈现出来的用笔有不少藏锋逆入的现象,特别是他晚年时期的作品《自书告身帖》尤为明显,如果学生能够用几节课的篆书练习来理解其笔法,这对于学好颜体楷书是大有裨益的。再比如说,我们在教授学生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的时候,就要提示学生,行书为了书写方便和快捷,所以露锋下笔的时候比较多,这时候笔锋入纸的动作和颜体楷书就有很多不同之处。在学习米芾的《苕溪诗帖》、《蜀素帖》时,要考虑米芾书法风格“刷字”的特点,他的笔法运用是风樯阵马、八面出锋,如果灵活适当的运用侧锋进行临摹,作品将会更加的形神兼备,如图一所示:

图一

所以我觉得学习书法,无论从那一家入手,都要考虑笔法的运用问题,如果笔法都不准确,那就谈不上精准临摹,甚至可能会出现平时练习越用功、花的时间越多,作品反而离字帖本来的面貌会更远的现象。

二、笔法正确后要考虑点画结构的精准。

在临摹的过程中要做到点画和结构的精准,是比较困难的,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大量练习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特别是年龄偏小的同学明显临摹能力低于年长的同学,临摹能力还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有些孩子上手快,有些孩子进步缓慢,但是只要在教学中采用正确的方法,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同学都可以在临摹方面有所提升。

实际教学中我个人的方法是,降慢书写速度,加强观察能力培养。比如,下面图二中的“拜”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没有注意到最后一笔悬针竖的位置,常常把它写在在长横的中间,这个字除了横画之间的穿插之外,他的竖画是偏右的,再比如说“度”字,它的撇画是在行笔过程中发生了方向的变化的,而不少同学都没有写出这种角度的变化,还有“光”字最后一笔竖弯钩的角度变化和出钩特点,这些细节大部分同学如果临帖不深入是很难体会到的,需要专业的教师示范和讲解,这里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是同学们先观察老师示范书写,再进行临帖呢?还是先自己尝试书写,再观察老师示范,最后临帖练习呢?我个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后倾向于第二种方式,不必用老师率先示范的方式先入为主,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观察能力,先让学生们自己观察后去尝试、去感受,然后老师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再来示范和讲解,这样的学习印象往往比直接灌输的要深刻一些,如图二:

图二

三、教学中容易忽视的背临问题

很多同学练习书法非常用功,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后,参照字帖临摹的时候也能写到八九分相似,可是一离开字帖就写得东倒西歪、惨不忍睹,像这样的同学其实已经有非常好的基础了,我个人认为他们缺少的是“背临”的练习,背临是书法创作前的一个重要学习环节,却往往被忽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训练,让学生在字帖中选定几个字或者一句话,然后关上字帖,在毛边纸上尝试书写,书写完成后再打开字帖观察比较,找到自己背临的作品和原字贴的不同在那里,哪里存在偏差,需要把这些不足的字,再次进行临摹,临摹之后再次背临,当然我们要达到和原字帖一样的水平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学生背临的作品能和原贴有80%~90%的相似就已经很不错了,这里还有一个教学的技巧,就是我们背临练习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能够举一反三常用字,比如“通”、“散”、“思”等字,因为如果你的“思”字写好了,心字底的写法掌握了,那“恩”、“忠”等字自然也不会写的太丑。

四、书法创作之后要注重回头看。

我们前面所有的临摹练习都是为创作服务的,在创作的初期,我们需要思考作品的形式,用条幅还是中堂来写,内容是什么,格子的计算,题签和落款怎么写、印章的考究等等,这些都是构成一幅优秀作品的基本要素,也是书法学习中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在这里不再展开论述,需要强调一下作品回头看的问题,我认为书法作品的回头看,实际上就是书法创作者自己的反思和归纳,这时候的作品尽量要“上墙”,也就是把自己的作品悬挂起来,远观和近看,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特别是有一些明显败笔的字,要分析自己是没掌握这类偏旁的写法呢,还是另有原因,比如有的同学每次作品中“走之儿”的字总会差一点,有的同学竖画老写不直,我经常对同学们说,自己的一幅作品就是自己书写水平的“体检报告”,上面总会体现出自己在书写方面的弱点,而这些弱点我们不能跳过不管,否则下次写作品还会在这一类字方面出差错,所以在书法创作中发现了自己的弱点,不是什么坏事,而应该要重视这样的不足,可以专项训练,重点训练自己不足的偏旁部首或者笔画,把弱点变成自己的长项,这样练习之后,今后再次创作时,自己的作品就会更加出色了。

所以,我们教会了学生如何做到精准的临摹和背临,掌握了从临摹过渡到创作的技巧,对提高学生们的书法创作水平,创作出高质量的书法作品,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曹亚彬,葛复昌.晚明浪漫主义书风的当代性阐释[J].中国书法,2019,24(12):192-193

[2]陈怀宣.林邦德实验书法作品的创新性与当代性[J].文化交流,2019,14(11):66-67.

[3]周韶华.民族性与当代性是书画家的立身之本[J].美术观察,2019,13(4):62-6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