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生心理波动的班主任德育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基于初中生心理波动的班主任德育策略探究

姓名:黄耀煊

单位:高州市石鼓第一中学邮编:525252

摘要:初中生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有极大地不同之处,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特殊关注。在该阶段,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班主任只是关注专业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德育教育和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这些问题极易影响初中生的身心的健康成长,进而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将对初中生心理波动的原因、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针对初中生心理波动问题提出班主任德育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波动;班主任;德育策略

引言:当前,社会的快速变迁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初中生面临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心理波动频繁,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对其长远的人格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探究有效的班主任德育策略,帮助学生正确应对心理波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生心理波动的原因

在初中阶段,学生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重压。学业上,学生面临着为中考做准备的紧张学习氛围,如频繁的考试、繁重的作业,导致许多学生感到心理上的重负,有时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同时,由于学校普遍更注重学习成绩,而不是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在面临学业压力时,往往缺乏相应的心理支持和补救措施。除此之外,家庭环境的差异,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发展也有很大影响。有些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在学校表现得比较张扬,无形中会伤害到其他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使后者产生自卑和消极的情绪。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也会产生影响。过分严厉或冷漠的对待,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学校和家庭环境共同作用于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态度产生复杂的影响[1]

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对缓解初中心理波动的重要性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不断成熟并逐渐形成独立见解,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想法是学生成长必经的阶段。为了实现中学教育的目标,学生被鼓励回顾之前的学习成果并进行自我提升。作为班主任,其责任不仅限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心理健康。伴随着对高等教育的追求,许多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承受着巨大压力。在这个关键时期,德育教育的引入不仅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压力,还能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通过参与组织和管理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处理问题,这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在管理初中班级时,将德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可以有效地改善班级氛围,促进学科学习和学术成就提高。事实表明,和谐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挑战,减少心理波动的负面影响。教师的德育引导对于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2]

三、针对心理波动的班主任德育策略

为促进中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频繁心理交流,并确保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得到有效执行,班主任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具体如下。

(一)科学合理进行师生关系的把控

为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坦诚地分享其烦恼和挑战,并主动与教师交流,教师需要积极建立和维护合理的师生关系。传统教育观念往往将教师定位为学生学习路径的主导者和引导者,但对于正开始形成个人意识和自主性的初中生来说可能并不够。因此,为实现有效的心理沟通,教师必须首先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将自己重新定位为学生生活中的伙伴和导师,而非权威的对立面。在此种关系下,学生更倾向于与教师开展更加有效的沟通,因此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也更低。对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某中学班主任李老师注意到学生小明近期学习成绩下滑且变得沉默寡言,教师并没有立即批评小明,而是选择在课后找小明谈心。基于用开放式的提问方法,让小明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而不是被审查。通过一系列的轻松对话,小明最终向班主任吐露心声:自己因为家庭变故而产生心理波动问题。了解情况后,李老师不仅提供了学校心理辅导资源,还调整了对小明的学习期望,并鼓励他按照自己的节奏逐步去恢复学习的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关注以及支持,小明的情绪和成绩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由此案例,可知合理把控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以及该关系对于学生心理波动问题和学业表现的正面影响。

(二)德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应对初中生心理波动的过程中,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面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还能够提供稳定的心理支持。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可以深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机会,如环保意识的培养,将之作为德育实践的切入点。

例如,班主任在注意到学生课间休息时存在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后,意识到这种行为可能与学生的心理波动有关。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寻求刺激或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而出现这种行为。于是决定借此机会实施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情绪和行为。首先,组织一次班会,班会的内容不是简单地批评学生,而是让学生讨论环保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对于校园环境的看法。在理论教育环节,班主任引导学生理解个人行为对集体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积极的行动改善环境。然后,还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案例,如邀请环保志愿者分享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德育实践,班主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还可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生在这种支持性的环境中感到更加安全和被理解,从而使学生的心理波动减少。基于该做法,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

(三)进行相应的模式创新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心灵沟通和德育教育往往取决于依赖于面对面的师生对话。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作为班主任可以采用新的方式,促进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和德育教育的实施,并通过这些方式去减少学生的心理波动问题。信息技术使班主任可以通过文字、音频甚至视频与学生交流,消除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处于青春敏感期的中学生来说,非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减少心理波动与障碍。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减少师生之间的沟通困难。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播放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教材视频和音频,帮助学生去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抽象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而多媒体内容可以使德育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参与。

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日常心理沟通和德育教育的质量。教师利用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创建了班级群组,发布故事和讨论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讨论之中,倾听学生群体的意见。这种互动的学习方式不仅鼓励了学生的参与,还能够通过互联网让师生实现互动,班主任能够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日常性的心理沟通,有效减少初中生的心理波动与压力,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就变得更加灵活有效。

结论:综上所述,面对中学生的心理波动,班主任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应更加注重师生关系的调控,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相应的模式创新,这些措施有助于中学生的心理情绪波动在积极的引导下,能够持续稳定下来,对中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佳俊.基于初中生心理波动的班主任德育策略探究[J].新智慧,2024,(03): 43-45.

[2]王晓涵.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3,9(18):120-123.

[3]吴萍萍.初中生心理发展对德育实效性影响探究[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6):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