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向义镇中心学校 642452
【摘要】良好的量感能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体验“物体的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探究活动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素养。本文从量感培养的策略这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量感;体验;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提出了“量感”这个概念,为了让广大教师能够理解并把握其教学的内涵和方向,新课标做出了明确阐述: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学生经历测量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基于度量单位理解周长、面积、体积、质量等各种量,归纳总结计算方法,解决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递进式形成量感和推理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潜藏着量,这些量能看、可触。但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对量的感知模糊、不准确,加之很多老师在教学时,过度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体验、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当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偏差,不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经历“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从而让量感内化于心,自然生长,形成素养。
一、重“情景”,兴趣中培养量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都要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面积单位的认识”教学中,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情景: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张硬卡纸,告诉孩子们,母亲节快到了,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张纸给妈妈做一张贺卡。做贺卡时可以按版块大小设计图案、文字。听说要给妈妈设计贺卡,孩子们兴趣十足,这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这张贺卡有多大呢?这个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思考的意识。接下来,我让学生分别用圆形、正方形、黄豆、直角三角形尝试作“面积单位”,测量卡片的大小。学生通过试验,发现测量同一物体的面积,所用的标准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同,无法比较,学生深刻意识到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最后,小组讨论做一个面积单位要具备“规则图形、填满、统一”等要求,最终确定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更合理、更科学。
本节课的导入,我创设了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经过操作,引发了认知冲突,理解面积单位的产生及形成过程,建立了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体会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兴趣中培养量感。
二、重“体验”,活动中培养量感
曹培英教授曾说:“数感是数出来的,同样的,量感应该是量出来的。” 活动体验是量感形成的丰富源泉。小学生的量感培养,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活经验的积累。教师要尽可能提供各种素材让学生体验感知,积累经验,形成清晰的表象,使量感从抽象到形象的具体化。
例如:二年级《克与千克》中,我给每个小组配备了大量可以称重的实物、天平秤、盘秤,让学生亲身“掂一掂”,体验不同的物体质量也不同,从而对质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称一称”,发现一颗花生米的质量大约是1克,两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表象,从而能够借助参照标准进行生活中的估量,解决生活中与质量相关的问题,促进量感的形成。
三年级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有部分学生就把面积和周长混淆在一起了。于是,我用了一课时进行《面积和周长的区别》对比教学,设计了“看、摸、画、量、比”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从多角度亲身体验不同的量之间的区别,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用处,发展了学生的运用意识。
三、重“参照”,估测中培养量感
量感并非学生先天的能力,它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到比较高的阶段,所以培养学生的量感,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另辟蹊径,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创新教学方法。在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借助参照物感知量感,这样可以使教学从枯燥中挣脱出来,走向具体化、形象化。
例如:《1米有多长?》的教学中,我让每个孩子都准备了软尺,以4人为一小组在教室里找一找,量一量,测量出1米长的物体。甚至可以在身体上量出1米的长度,把身体的某个部分作为长度单位“米”来使用(低年级的小学生,一庹大约是1米)。这样操作,学生就对1米的长度有了更具象的认识,而不是停留在抽象的概念里。接下来,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找出的1米长度的物体为参照物,估测出教室的长、宽、高,及其他一些物体的长度。
测量的教学,并不是对测量方法的机械训练,而是要让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发现、对比、归纳,建立单位长度的表象,以单位长度为参照进行估测,促进量感的提升。
四、重“练习”,有的放矢培养量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尽管老师采用了各种教学方法建立量感的表象,让学生体验量,感悟量,但有部分学生依然会在练习时闹出笑话,让人啼笑皆非。如:教室的面积是50平方分米,游泳池的内部高度是20厘米等等。这是因为学生只接受到了量感的表征,没有把量感内化于心。因此,重视训练是培养量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促进学生持续性掌握数学知识,在丰富量感的同时内化量感。
在学习了较大的面积单位后,设计练习时,我以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为载体,让学生估量出实践基地的面积大约是400平方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公顷相当于多少块劳动基地的面积总和?接着,进一步延伸问题,引出其他量。
师:现在基地上种满了南瓜,今年我们的劳动基地每平方米可以收约5千克南瓜,那1公顷的土地可以收多少千克南瓜?
生:一块基地可以收约2000千克南瓜,1公顷相当于25块基地的面积,所以1公顷可以收约50000千克南瓜。
师:现在要把这些南瓜运到市场上去,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那么需要多少辆卡车才能把这些南瓜运完?
生:需要10辆卡车才能全部运完。
此番练习,学生在渐进式思考、探究中,整合各种量之间的联系,对较大的量也能做到心中有数,提升了量感的层次,拓宽了量感的边界。
五、重“反思”,查缺补漏中培养量感。
俞正强老师说:“量感是在长时间使用量的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精确的关于量的把握能力,如同一个相马者,看见一匹马时能估计到这匹马的奔跑速度。因此,量感也是孩子们在数学思考中从无到有,再到熟练的过程。”
量感本身具有抽象的属性,学生想要把生活量感发展成数学量感,短期内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理性看待学生的错误,把学生的错误视为资源,通过讲解错误,反思教学过程,让学生对量感的理解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教师需要具备一双慧眼,经常捕捉学生在生活中和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开展小组讨论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感悟量的同时,升华量感。
综上所述,良好的量感能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建立量感可以帮助学生用定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情景创设,让学生参与活动体验,估测中对比感知,练习中查缺补漏,让量感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从而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