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350
摘要:辅导员需要切实发挥育人功能,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这不仅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对高等院校提出的要求。本文将以高校思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高校思政加强心理辅导的价值体现展开探讨,旨在为我国教育行业提供参考,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心理辅导;价值体现;策略
引言:高等教育在教育体制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对于当今的大学生而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身心的健康发展同等重要。辅导员在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之前,应当明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并采取针对性的手段,而心理辅导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其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方面的问题,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对高校加强心理辅导的价值体现展开进一步论述。
一、高校思政加强心理辅导的价值体现
(一)心理辅导有利于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效
高等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显著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例如,辅导员可以通过心理辅导了解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时遇见的问题,再予以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从迷茫、厌学等状态中摆脱出来,以良好的态度面对思想政治学习任务。同时,辅导员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以理论的视角看待学生心理问题的来源与发生机制,并依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干预学生的身心发展,从源头上根除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特别是在高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背景下,学生较容易受到社会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社会外界因素通常包括文化因素、网络信息传播因素、社会因素等。经由触发相关机制,学生会呈现不同的心理状态,并在高校思政学习中表现出来。比如,部分不良文化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观念,号召高校学生把握好每一个能玩的机会,促使大学生产生虚度光阴,不珍惜时间和学习机会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高校辅导员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的育人功能,借助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弱化社会外界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扰,起到宏观与局部相结合的调控作用。当学生通过思想政治学习、心理健康学习后,便会形成对自身心理问题的正确认识,再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以此发挥高校思政与心理辅导的调节性功能,为学生的个人成长奠定夯实的基础。
(二)加强心理辅导是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保障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发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其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建设以及个人发展。大量实践表明,在高等教育阶段实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具体来讲,需要从大学生的生理发育说起。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可以被划分为两方面,即生理方面的发育、心理方面的发育。在生理层面上,大学生已经具备了成年人应有的体魄,大脑发育也趋于完善,但从心理层面来讲,大学生的心智仍旧低于已出社会的成年人。由于大学生长期在高校进行学习,对社会的认识仅来源于网络和有限的实习经验,所以较容易对自身的能力产生认识上的偏差。特别是在各类新媒体的渲染下,大学生容易出现盲目自大的心理,致使其在进入社会后难以适应环境,呈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此外,考虑到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正逐步向成人阶段过渡,部分学生会十分在意他人对自身的评价。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要巧妙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实现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以此帮助学生以正确的眼光看待身边事物,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同时,辅导员应当增加实践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比例,以学生身边的常见事物作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快速融入情境,在思想政治学习中逐步了解自身的心理问题,并接受辅导员的指导。辅导员需要避免采用生硬的理论灌输式教育,可以让学生以当下年龄段的思维了解自身的心理需求,进而在辅导员的指导下调节不良情绪,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良好的育人功能。因此,高等院校在优化育人体系时,需要高度重视心理辅导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组织相关专业的辅导员展开研讨会议,明确心理辅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衔接点,在发挥二者优势的基础之上达到心理辅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会贯通,进而构建多元化的思政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
(三)加强心理辅导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心理辅导,不仅可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还可以让辅导员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设身处地地体察学生的心理感受,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同时,心理辅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还可以体现辅导员与学生的平等地位,为学生提供宣泄不良情绪,发表个人意见的平台,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一言堂”现状。辅导员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认真聆听学生的心声,以“合作者”、“辅助者”、“促进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互动,可以有效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题作用。辅导员应当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辅导可以将“教育人”转变为“服务人”,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
二、高校思政加强心理辅导的内容体现
为实现对学生的针对性培养,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做好下列三点内容:第一,辅导员应当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探索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路径。具体来讲,辅导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观察,要求学生填写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并以反馈内容和观察结果为依据,实现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在心理辅导期间,辅导员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学生打造一个无压力的环境,切身体会学生的情感与压力来源,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二,辅导员应当打造朋辈教育模式。有研究表明,朋辈教育模式所取得的成效高于辅导员的直接心理辅导。因此,辅导员应当开设以同龄人为主的心理辅导模式,号召心理素质高的学生担任心理观察员,为高校思政心理辅导工作的强化提供助力。
结束语: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高等教育院校,辅导员不仅需要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三观,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事业的建设。具体来讲,高校应当积极打造有利于学生舒缓学习压力的环境,并号召辅导员切实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再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强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减少思想政治学习中的后顾之忧。本文通过对高校加强心理辅导的价值体现展开探讨,为我国相关领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丝雨,戴健林.中职学生身份认同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当代职业教育,2020(1):70-77.
[2]范恒,李存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心理月刊,2020(1):1-2.
[3]陈敏.浅析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改革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