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馆,上海 200127
摘要:儿童类展厅的空间设计对于儿童的认知和体验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其用户群体特点、空间及尺度的设计原则和控制方法,探讨如何创造出适宜儿童探索与体验的展览空间。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和未来发展展望,旨在为设计者提供指导和借鉴,促进儿童类展厅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儿童类展厅;空间设计;尺度控制;设计原则
引言
儿童类展厅作为儿童探索和学习的场所,空间设计至关重要。合理的空间可以促进儿童的自主探索和学习,空间尺度过大或过小将影响其活动的舒适性和参与度。只有带入儿童视角的精细设计和把控空间尺度,才能创造出适应儿童需求的更具启发性和互动性的展览空间。
1.儿童类展厅的空间特点分析
1.1儿童类展厅的用户群体特点
年龄特征: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3至12岁之间,需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活动等因素[1]。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和兴趣。
认知水平:儿童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审美观念与成年人存在显著差异,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互动和体验来学习和感知世界,展厅设计应更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
注意力集中度: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度相对较低,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刺激的影响,需要通过吸引人的展品和活动来引导其注意力。
安全需求:儿童的好奇心强,可能会有一些不受控制的行为,展厅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避免出现危险的空间、展品或装置。
家长陪同:大部分儿童在展厅中都有家长或监护人陪同,展厅设计应考虑家长的需求,提供舒适的休息区和便利的服务设施。
1.2空间尺度对儿童认知和体验的影响
尺度感受:儿童身体较小,对空间尺度的感受与成年人不同,空间过大会显得空荡并产生疏离感,过小则会感到拥挤不适。在展厅设计中需合理控制空间尺度,使其适合儿童的身体尺度和心理感受。
互动性空间:收放有序的空间为展厅设计提供灵活布局互动装置和游戏区域的可能,利于激发儿童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适当的空间尺度可以提升互动空间的活跃度和参与度,便于充分展示展品,传播科学知识。
情感体验:尺度过大的空间会让儿童产生孤独和迷失感,尺度过小则会使其感到压抑和局促。需要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尺度控制,营造温馨、活泼、亲近的氛围,让儿童感到愉悦和安全。
2. 儿童类展厅空间设计原则与空间特性
2.1儿童视角下的空间设计
展厅空间设计应注重儿童对展示空间及展品的感受,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将他们的感受和体验放在展示空间中考虑,让他们有机会通过自己的眼睛来发现,通过身体来体验[2]。并参照以下原则:
低视角设计:考虑到儿童的身高和视线高度,设计时应采用低视角,便于儿童更好地观察和感知展品和空间氛围。
亲近感设计:通过降低家具和展品的高度,适当缩小空间尺度,创建更亲和的空间体验,易于儿童接近并与展品互动,增强其参与感和探索欲。
色彩与材质选择:使用明亮、鲜艳的色彩和柔和的材质,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给予儿童更多的快乐和安全感。
空间划分与留白:合理分割、组合空间,创造出多样化的活动区域,同时保留一定的留白,保证儿童在展厅中有足够的自由度和舒适感。
适宜的尺度设计:控制空间尺度,使其既能有效容纳展示内容和活动设施,又能匹配儿童尺度,满足其生理和心理需求。
2.2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空间特性
灵活性与多样性:丰富的空间层次和灵活多样的空间允许儿童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自由探索和活动,满足他们好奇心和探索需求。
安全性:以保证儿童安全为首要因素,避免设计过于复杂的空间结构、隐秘角落或使用尖锐、硬化的界面,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互动性:空间设计应以促进儿童间的互动和合作为目的,创造出适合集体游戏和小组活动的空间环境,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
情感化设计及舒适性:空间设计应营造温馨、安全、舒适的氛围,鼓励儿童自由大胆地探索和自主学习,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3.尺度控制与体验式空间设计方法
3.1分区与尺度转换设计
区域划分:根据功能和主题不同划分展示区、互动区、休息区等,通过空间的分隔、组合和链接使空间更具秩序感和针对性。
尺度转换:在空间设计中利用尺度的变化来强化空间个性、营造丰富的体验。例如上海天文馆中“好奇星球”儿童展区就通过夸张放大的植物花园和缩小尺寸的火箭和冰火山来营造神秘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探索欲,极大地提升了互动性和参与度。
3.2利用互动元素强化空间感知
互动装置:通过设置各种互动元素和装置,如投影互动墙、感应地板等,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强化他们对空间的感知和体验。
参与式展品:设计更多的便于儿童参与的展品和活动,让他们成为展览的一部分,融入空间的氛围和主题,优化体验,增加记忆点。
上海天文馆儿童展区结尾就用体感互动的形式,让孩子们化身展区的主题人物,一起参加外星派对,将展览序列推向最后的高潮。
3.3创造多样化体验空间
功能分区和多功能化设计:依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合理分区,塑造空间个性,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同时也兼顾同一空间的多功能化设计,如可以依据使用场景而变化的,融展示、互动、学习、休息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丰富空间体验,提升空间使用效能。
情景营造:通过主题化设计的装饰和道具营造出各异的情境和场景,如仿真或动漫化的自然环境、城市街景等,让儿童在不同的情景中感知不同的空间性格。
体验式设计:通过设置触觉、听觉、嗅觉等体验展项,让儿童通过多种感官的共同协作来感知、探索和理解空间主题。
4.空间设计及尺度控制手法的综合使用与展望
4.1组合使用的相互强化与效果提升
上述空间设计原则与尺度控制方法在儿童展厅设计中需组合使用以营造更符合儿童心理、生理的空间氛围,提升展示效果,强化科传效能。分区与尺度转换设计为儿童创造更易于参与的空间环境、营造丰富的空间体验,增强儿童的参与性,激发其自主探索的愿望;利用互动元素强化空间感知可以提升展厅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儿童能够更加活跃地参与其中;多样化空间体验的创造则可以高效利用展示空间,创造丰富的情境,用主题化场景巧妙地将科学原理融入故事叙事和游乐中,增强其自主学习和体验效果。多种设计手法和控制策略相辅相成才能创造出有吸引力和创新性的儿童展区。
4.2未来发展方向与思路创新
科技融合:进一步将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等科技元素融入空间设计中,营造强交互、沉浸式的体验空间。
可持续发展: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提供安全、环保、节能且易于更新变化的空间,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文化创新:结合本土文化和传统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展厅空间,让儿童在体验中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个性化体验: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空间,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和游戏内容,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跨界合作:与教育、文化、科研机构等跨界合作,整合专业知识和资源,共同打造具有创新性和教育性的展厅空间。
结语
通过对儿童类展厅空间设计原则及尺度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分析,为设计者提供了有效的设计思路和实践经验。随着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创新,未来的设计应当注重对现有手法的综合使用,并不断探索创新思路,以创造出更适宜儿童学习与探索的展览空间,推动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穆佳琪,孙文达,郑雪.公共空间儿童活动区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2(02):78-79.
[2]熊建文,汪静瑶,林皎皎.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儿童科普展示空间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22(0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