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工程建设技术指标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探究工程建设技术指标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李磊

湖北中锦腾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武汉市 430061

  摘要:工程建设技术指标作为评判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核心参照物,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不容忽视。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工程建设技术指标对工程造价的具体影响机制,揭示二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内在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工程建设技术指标;工程造价;影响分析

  引言

  工程造价作为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工程建设技术指标作为衡量工程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指标,对工程造价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探究工程建设技术指标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对于优化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工程建设技术指标的分类

  (1)质量指标:涉及工程质量合格率、优良率和返工率,反映工程整体品质及施工质量控制效果。合格率衡量工程是否达标,优良率展现高品质完成情况,返工率逆向反映质量问题与管理效果。(2)进度指标:包含工程进度完成率、延期率、提前率,体现项目执行效率和按时完成能力。进度完成率显示实际进度与计划对比,延期率反映项目能否按期完工,提前率体现提前完工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成本指标:围绕预算执行情况、成本超支率和节约率展开,评估项目经济效果。预算执行率体现成本控制好坏,超支率揭示成本管理效能,节约率则反映在保证质量和进度前提下的成本控制与资源利用效率。

  2.工程建设技术指标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2.1 技术指标与材料成本之间的联动效应

  工程建设中的技术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材料的选用和消耗,这一环节对工程造价的计算和控制至关重要。在设计阶段,技术指标作为工程质量的基础保障,对所需材料的标准和规格设置了明确的门槛。比如,对于耐久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技术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设计师们往往会选择性能优越、品质优良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的价格相较于普通材料通常会高出一截,这就直接推高了工程项目的材料成本。相反,如果技术指标相对较低,可能允许使用性价比较高或成本较低的材料,这样便有可能降低材料成本,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影响最终工程产品的性能和寿命。

  2.2 技术指标与施工难度及间接成本的关系

  工程技术指标对施工方法和工艺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要求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施工的难易程度和工程造价。当技术指标设定较高时,为了满足高标准的技术要求,施工方可能不得不采用更为先进的施工技术、精密的施工工艺,甚至引入专门的施工设备和技术人员,这无疑会增加施工的复杂性和人力成本。同时,严格的工程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会导致不合格工程部位的返修率增加,维修成本也随之上升。此外,为达到技术指标规定的高标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艺改进、技术创新等环节也将产生额外的间接成本。

  2.3 技术指标与工期对工程造价的整体影响

  技术指标的设定同样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工期有着显著的影响,进而波及工程造价。高标准的技术指标往往意味着更为繁复的施工工序、更严苛的质量控制标准,这可能会导致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周期被拉长。工期延长不仅会直接增加人工成本,如工人薪资、加班费等,还可能引发一系列间接成本的增长,比如设备租赁费用的增多(因设备使用时间延长),以及融资利息支出的增加(因项目回收周期变长)。同时,长时间的施工还会导致管理成本的累积,如项目管理团队的驻场费用、现场安全管理成本以及由于延期带来的潜在法律纠纷成本等。因此,技术指标与工期之间的微妙互动,对工程项目的总体造价具有深远影响。

  3.优化建议

  3.1 合理制定并细化技术指标

  在设计和确定工程项目的具体技术指标时,决策者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必须具备全局视野,充分考虑到项目所处的现实环境、项目本身的特性和预期达成的目标,以及经济效益的综合平衡。这个过程中,技术指标的设定绝非孤立和固定不变的,它需要与项目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既要避免过度理想化,设定过于严格以至于大大增加工程材料成本和施工复杂性,这会在追求高标准的过程中不经意间突破原有预算限制,加大项目的经济压力。特别是在现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高昂的初始投入可能影响项目的整体盈利能力,甚至可能因为高昂成本而导致项目无法正常推进。同时,决策者也要警惕另一种倾向,那就是为求短期成本节约,对技术指标进行不当放松。这样的做法虽然表面上降低了初始投资,但可能会牺牲工程的长期性能和安全稳定性,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从而在未来运营维护阶段产生大量附加成本,甚至埋下安全隐患,严重时可能威胁公共安全,损害品牌形象,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因此,在制定技术指标时,决策者需要细心研究项目本身的特点,如项目所在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质状况等因素,同时深入洞悉市场需求,关注行业发展动态,以便灵活适应并调整各项技术标准。这种调整应当兼顾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力求在满足基本工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寻找最优的成本效益平衡点。

  具体操作上,可以从设计、施工、材料选择等多个层面出发,精细定制各自对应的技术指标。例如,在设计阶段,可通过采用适宜的结构形式、布局方案和施工图深化设计来优化成本;施工过程中,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改善施工工艺、提高工作效率来降低成本;材料环节,则可通过选用性价比高、耐用性强的材料,确保质量达标的同时降低成本。这样一来,各环节的技术指标相互配合,协同增效,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工程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标。

  3.2 加强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应用

  为了确保持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指标得到严谨且有效的贯彻执行,首要之举在于构建并不断完善健全的技术管理体系。这套体系应涵盖从顶层规划设计到一线施工操作的全过程,通过设立清晰明了的技术责任制度,明确各方职责,确保每一项技术指标都能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责任人。技术责任制度的建立旨在强调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对其负责领域的技术指标有深刻理解和严格遵守,形成人人关心技术指标、人人参与技术执行的良好氛围。在制度层面,应强化技术规程的执行力,严格执行各项技术规范和标准,杜绝任何形式的敷衍塞责和违规行为。通过定期举办技术检查和考核活动,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度审视,核查技术指标的实际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表扬优秀典范,以此激发全体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技术指标进行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着眼于长远发展和持续改进,应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在工程实践中的广泛应用。这不仅体现在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工艺和设备上,还包括鼓励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以科技赋能工程建造,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的稳步提升。同时,顺应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大力推广新型绿色建材的使用,既有利于环境保护,也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从而节约成本,达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双重目标。

  通过上述两方面的努力,施工企业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无谓的人力和物力浪费,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提升项目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这也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技术实力的积累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 精细化与动态化管理工程工期

  在工程项目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工期管理的优化扮演着工程造价控制不可或缺的角色。管理者在项目启动之初就需要进行精心周密的工期规划,这是一个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过程,需要综合考量多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的整体规模、施工过程中预计遇到的技术难题、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变化等。基于这些要素,制定出一份既具备可行性又追求高效性的施工计划,确保每个施工阶段都能在适当的时间节点有序展开。在施工阶段,工期管理不仅仅停留在计划阶段,还需要持续进行实时跟进与严密监控,确保工程进度按照预定计划稳步推进。面对可能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管理者应灵活机动地调整施工顺序,比如优先处理受天气影响较小或紧急度较高的部分,通过优化人力资源、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的配置,减少无效等待和闲置时间,采用高效能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如模块化施工、预制装配技术等,以减少施工周期,从而有效防止因工期延误造成的各种额外成本支出。

  结论

  工程建设技术指标对工程造价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合理制定技术指标、加强技术管理与创新以及优化工期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应充分重视技术指标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以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

[1]赵丽,刘洋. 基于技术指标优化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2023,37(1):82-87.

[2]王晓红,杨立波. 工程技术指标变动对工程造价的动态影响分析[J]. 工程造价管理,2022,31(2):34-38.

[3]张晓明,李勇. 水利工程技术指标与工程造价关联性的定量研究[J]. 水利经济,2021,39(5):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