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泰(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介绍了PVC复合材料中PVC树脂、增塑剂、稳定剂、颜料等组分所涉及的各国相关环保法规并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各主要有毒物质的来源与控制,为PVC制品企业在配方选材、配方设计及改进方面符合相关环保标准要求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PVC;复合材料;树脂
引言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PVC复合材料中包括树脂、增塑剂、稳定剂以及颜料在内的关键成分,并探讨了这些组分相关的全球环保法规。通过解析不同国家对于PVC材料的环保标准,本文旨在阐明有害物质的来源及其管理策略。进一步地,本研究提出了针对PVC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原料选择、配方设计及其优化的环保指导建议,旨在帮助PVC制品企业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这些成果不仅增进了对PVC复合材料环境影响的理解,也为行业提供了符合当下环保趋势的实际操作方案。
1 PVC树脂
聚氯乙烯,简称PVC,是由氯乙烯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制成的一种塑料,广泛应用于全球的多个行业。其实用性广泛,涵盖从建筑材料如水管和窗框到医疗设备、电缆绝缘材料、软质地板、家具、儿童玩具及各种包装用途。PVC可以根据需要制成硬质或软质形态。硬质PVC通常几乎不含增塑剂,具有较强的耐用性,常用于建筑业的结构性组件。而软质PVC则通过加入增塑剂以提高其柔软性,适用于制作柔软的产品如医疗管道和电线。为了提升其在特定条件下的性能,PVC在生产过程中还需加入稳定剂和其他助剂,以增强其热稳定性和加工效率。随着对环保和健康影响的关注日益增加,开发环保型PVC替代品的研究也在不断进展。
2增塑剂
2.1增塑剂增塑原理
未经增塑的PVC树脂通常只能制成硬质材料。尽管在聚合过程中通过接枝软链可以制得内增塑型树脂以提升其韧性,但这种方法难以使材料达到高度柔软和富有弹性的状态。相对的,另一种常见方法是加入固体软化材料(即固体增塑剂)与PVC混合,形成柔软的合金型材料。然而,这需要大量的固体增塑剂才能显著改善柔软性,效率较低。因此,大部分软质PVC材料是通过向树脂中添加低分子量的液态增塑剂,并通过加热搅拌来促使增塑剂分子插入PVC分子链之间,形成固溶体。这一过程增加了分子链之间的间隔,减少了相互缠绕,从而提高了分子的活动自由度,使得PVC材料变得更加柔软和具有弹性。这种物理作用基于增塑剂极性基团与PVC极性链的相互作用,而非化学反应,因此增塑剂有可能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发生迁移,可能对接触的物体造成污染。这些特性强调了在PVC加工与应用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增塑剂的重要性。
2.2增塑剂的毒性
增塑剂作为软质PVC材料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如DEHP)和某些己二酸酯类增塑剂,这些化合物被发现可能干扰人类的生殖系统和荷尔蒙平衡,对婴幼儿和胎儿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此外,它们还可能影响人体的免疫和消化系统。历史上,如台湾塑化剂事件揭示了食品和医疗产品中增塑剂的广泛污染问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对食品安全的重新评估。在医疗领域,比如在越南战争期间使用的PVC输血袋中的增塑剂释放问题,已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这些事件提醒我们,增塑剂的潜在风险需要严格的监管和更安全的替代品的开发。例如,市场上已出现如PE和PVDC保鲜膜等非PVC替代品,它们不含这些有害的增塑剂,提供了更安全的选择,逐渐取代了传统的PVC保鲜膜,体现了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的高度关切。
2.3对策建议
随着对邻苯类增塑剂危害的全球认识增加,许多国家已经在食品接触材料、儿童玩具和医疗产品中限制其使用。这类增塑剂的市场份额在过去十年中已从超过80%下降到目前的70%以下,并且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市场。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减少,并被新型环保增塑剂所替代。因此,涉及邻苯类增塑剂的企业和下游制造商应当积极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适应策略的调整。目前,非邻苯类增塑剂如对苯二甲酸酯和柠檬酸酯等,已被广泛评估并证明在食品包装、医疗和玩具等领域安全使用。这些材料不仅符合REACH等国际环保标准,还因成本较低而逐渐增长市场份额。此外,新兴的生物基增塑剂由于其可再生性和环保特性,正逐渐成为研发重点,尤其在环保要求较高的应用中展现了广阔的发展潜力。企业应考虑这些新型增塑剂的长期潜力,并准备适时转型,以适应未来市场和法规的变化。
3稳定剂
3.1稳定原理
PVC分子由氯(Cl)、碳(C)和氢(H)组成,氯元素的含量最高,达到约56.8%,其次是碳和氢。PVC分子中的不稳定结构如烯丙基氯和叔碳基氯,在受到热或光的影响下容易脱氯生成氯化氢(HCl),引发连锁反应加速材料的分解过程。这种分解通常伴随着颜色的逐步加深,从透明变为深褐甚至黑色。为了防止这一过程,在PVC加工时加入稳定剂成为必须,以抑制或延缓这种脱氯反应。稳定剂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影响PVC的加工效果,还决定了成品的使用寿命。稳定剂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一是通过化学置换不稳定的烯丙基氯或叔碳基氯,防止氯化氢的形成;二是在PVC加工过程中及时吸收和清除释放的氯化氢,防止自催化反应;三是中和或钝化可能催化PVC分解的金属离子和其他杂质;四是通过各种化学手段抑制由光热等因素引起的氧化和分解,从而延长PVC材料的使用寿命并维持其性能。
3.2稳定剂发展过程
PVC材料的工业化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自那时起,铅盐稳定剂就已被广泛使用。中国从1950年代开始研究并开发铅盐稳定剂,后来为满足透明产品的需求,发展了镉/钡和镉/钡/锌的液体稳定剂。1974年,液体钙/锌复合稳定剂在山西化工研究所研发成功,并于80年代开始产业化。随后,90年代初,浙江企业开发出固体钙/锌复合稳定剂,并在2000年开始广泛应用于软质PVC材料。进入21世纪,挤出和注塑制品的稳定剂技术逐步完善。同时,国内自80年代引进有机锡稳定剂技术,虽初期因成本高而发展缓慢,但90年代以来,有机锡稳定剂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此外,中国在90年代开始开发稀土稳定剂,并已成为稀土稳定剂的主要生产和应用国。尽管新型环保稳定剂不断发展,铅盐稳定剂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成本效益至今仍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但环保压力下,钙/锌和稀土稳定剂等环保型稳定剂的开发与应用正在逐步取代传统铅盐稳定剂,推动PVC材料向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PVC材料行业正经历重大变革,面对多方面的市场挑战。在软质材料领域,如保鲜膜市场,PVC正逐渐被无增塑剂的PE材料所取代。同样,在玩具和医疗制品行业,PVC面临着不含有害增塑剂和重金属的新型材料的竞争。此外,PVC线缆材料的增长速度不及聚烯烃材料,而在硬质管材市场,PVC水管正在失去其在家庭装修市场的地位,面临PPR等无铅管材的竞争。门窗材料也面临着铝合金等更为坚固、无污染的材料的挑战。为了逆转这种趋势,PVC行业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这包括供应链管理、产品设计、质量控制和内部治理等各个方面的革新。此外,行业标准也需更新,明确禁用有害物质,加强环保型增塑剂的使用,并严格控制有毒重金属稳定剂和劣质颜料的使用。通过这些措施,PVC行业不仅可以保障消费者健康,还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恢复竞争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徐良志,金珍成,郑健.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中毒86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6):377.
[2]谢建玲,桂祖桐,蔡绪福,等.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86.
[3]施珣若,徐军,林强.稳定剂环保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原因[J].塑料助剂,2019,137(5):38-44.
[4]沈王明,陈捷,王志敏.急性有机锡中毒15例[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7,25(7):42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