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建筑企业集团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市场拓展策略初探——以上海建工集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大型建筑企业集团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市场拓展策略初探——以上海建工集团为例

杭迎伟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80)

摘要:长三角是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市场。以上海建工集团为例,聚焦深耕长三角,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优化市场布局和体制机制,引领建筑产业现代化。

关键词:大型建筑企业集团 长三角一体化 市场拓展策略

一、长三角一体化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范围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41个城市,面积35.8万平方公里;其中明确27个中心区城市,面积22.5万平方公里。

2020年8月和2023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两次主持召开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体现了长三角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长三角一体化也为大型建筑企业集团的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

1.市场空间大。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从经济总量看,2023年区域经济总量为30.5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4%;41座城市中,有万亿GDP城市9个、5000亿-万亿GDP城市11个[[1]],全国GDP百强城市26个。从财政实力看,三省一市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为3.1万亿元,增速超过全国总体水平;其中税收收入2.5万亿元,占比81%。从固定资产投资看,每年保持了较高的投资规模和增速,2024年,长三角地区省级重大工程计划投资合计超过2.5万亿元。从建筑行业看,三省一市2023年建筑业总产值合计为9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8%。

2.营商环境优。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论显示,三省一市的营商环境得分排名全国前5,其中4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6个地级市排名全国同级别城市前10。2022年实施的《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指出,将逐渐打破市场分割,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推动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有序流通。近年来开展了“一网通办”“长三角地区工程造价管理一体化”“招投标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等改革,破除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对外地企业设置的隐性门槛和壁垒,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经济效率。

3.创新力度强。长三角是中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23年上海、江苏、浙江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地区GDP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建筑行业创新方面,长三角地区积极推动建筑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快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四化”融合发展,引领建筑产业化。例如,上海全面推进BIM技术深化应用,提出七项重点任务;江苏推动“低碳未来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启动首批10个工程示范项目建设;浙江提出打造全国新型建筑工业化标杆省;安徽培育认定了50个国家和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等。

长三角各省市2023年经济数据情况[[2]]

指标

全国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国内生产总值

(万亿元)

数值

126.1

4.7

12.8

8.3

4.7

同比增长

5.2%

5.0%

5.8%

6.0%

5.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万亿元)

数值

21.7

0.8

1.0

0.9

0.4

同比增长

6.4%

9.3%

7.3%

7.0%

9.7%

建筑业总产值

(万亿元)

数值

31.6

1.0

4.3

2.5

1.2

同比增长

5.8%

8.9%

6.7%

4.0%

6.1%

R&D支出占GDP比例

数值

2.6%

4.4%

3.2%

3.2%

未披露

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竞争条件分析

大型建筑企业集团是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主力军。例如,中建集团在苏州、上海分别设立总部,中交集团设立长三角区域总部;中国铁建把长三角作为投资主要方向,2023年长三角区域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的46%[[3]]。大型建筑企业集团紧跟国家战略,抢滩长三角,以设立区域总部、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区域内企业属地化发展等方式,加强市场拓展力度。以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建工)为例,分析和研究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市场策略。

(一)企业优势

上海建工是行业领先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主营业务包括建筑施工、设计咨询、房产开发、城市建设投资、建筑材料“五大事业群”,业务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150多座城市和海外40多个国家或地区。

1.综合实力领先。2023年,上海建工新签合同额431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046亿元。截至2023年底,总资产3821亿元,归母净资产410亿元。连续七年入围美国《工程新闻纪录》评选的“ENR全球最大250家承包商”前10强,目前排名第8位。

2.产业链最完整。“五大事业群”协同联动发展,在行业内拥有最为完整的建筑产业链。同时,加快发展城市更新、水利水务、生态环境、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新基建领域“六大新兴业务”,能够为客户提供投资、策划、开发、设计、建造、运维、更新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3.管理可达性强。上海建工扎根上海市场,居于领先地位,具有竞争优势,近2年上海市场新签合同额均突破3000亿元,重大工程参与率保持领先水平。辐射长三角,把长三角作为国内市场拓展的起点和着力点,上海建工旗下子公司在全部27个中心区城市开展业务,基本实现管理同城化、资源当地化,较竞争对手具有比较优势。

4.创新水平显著。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上海建工已累计获鲁班奖127项、詹天佑61项、省部级工程质量奖1000余项;同时,将成熟先进的城市更新理念和建筑前沿技术进一步推广到长三角市场,打造了一批标志性工程和精品工程。

(二)主要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上海市场与苏浙皖市场发展不平衡,近2年苏浙皖三省新签合同额是上海市场的18%;中建集团2023年苏浙皖新签合同额5690亿元,其中中建三局1370亿元。苏浙皖三省发展不平衡,仅以建筑施工新签合同额为例,江苏市场规模最大,近2年新签合同额平均为220亿元;浙江市场为95亿元,安徽市场贡献率偏低,为50亿元。

2.深耕优势不明显。体现在:部分重点城市扎根不够,经营规模起伏较大;例如,杭州市场2023年新签合同额40亿元,较2022年下降42%。同时,面向一批具有增长潜力的城市,还存在经营接触面不深不广的问题,全产业链优势没有完全发挥。根本原因是长三角城市经营布局、体制机制建设、管理力量配置没有跟上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

3.品牌建设需加强。长三角一体化以及示范区建设、打造数字长三角等,对智慧互联、绿色低碳提出更高要求,上海建工在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实现低碳、节能、环保的一些关键技术环节尚需打通,加快数字化转型尚需加快。同时,在部分城市发生安全事故险情,对品牌形象带来负面影响,跨地域工程建设重大风险管控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长三角一体化市场拓展策略

1.优化市场格局。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子公司众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已基本形成了各自的市场拓展格局;长三角41个城市各有特点、特色,有必要结合城市发展实际,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制定城市经营发展计划。上海市场形成全产业、全覆盖经营格局,对接“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发展格局,在浦东引领区、临港新片区、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长三角示范区等重点区域提升参与率和显示度。完善子公司在长三角市场的布局和分工,建立以长三角万亿GDP城市为核心、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国百强城市为重点的全方位、全覆盖、立体化、网络化的经营体系。

2.完善经营机制。在完成布局和分工的基础上,匹配相应的管理机制、人力资源和考核激励机制。其中,在苏浙皖三省中,将万亿GDP城市作为深耕城市,以施工总承包子公司为主,产业链其他公司作为延伸配合开拓市场;该施工总承包子公司应当设立实体化运营的区域公司,选派班子副职长期进驻,配备满足可持续发展人员数量;开展对该子公司深耕城市进行考核。将GDP百强城市作为设点城市,设点子公司应当设立区域公司,选派一定层级的干部担任区域公司负责人并长期扎根,人员数量应当不断适应经营规模的增长需要。对其他城市,鼓励旗下所有子公司开拓市场并承接项目,以经营项目的方式打开局面,逐渐过渡到设点城市乃至深耕城市。

3.拓展业务空间。聚焦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功能”建设,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新型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的经营力度,服务上海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对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拓展现代轨道交通、公路、机场、高铁等市场,服务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关注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建设,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为切入点,服务长三角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跟踪力度,服务长三角科创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拓展土壤修复、水环境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等业务,服务长三角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积极拓展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医疗等业务和数据中心、能源中心、物流中心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市场,助力数长三角建设

4.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大对新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研发力度,推动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四化融合”,积极打造一批绿色低碳、智慧人文的示范工程。强化安全生产体系建设与责任落实,对苏浙皖重点城市派出安全总监,强化危大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隐患、重点单位的督查监控,确保长三角工程建设一方平安。

1


[[1]] 数据来源:长三角41座城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数据来源:上海、江苏、浙江、安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 数据来源: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上市公司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