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恒大小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反馈的重要手段,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内容也是应该具备上述特征。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验,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再用以往的作业观来对待学生,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与课改精神相符,除了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巩固,也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训陪练让学生在作业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变厌学为乐学。
一、分层次设置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家庭作业的设计应增加选择性、层次感,把作业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1、设计“套餐”型的作业。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我一般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C,中等生可选B,稍差生可选A。但要注意此种设计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广泛收集教材外的题型设计。
2、设计“多味”型的作业。
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些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例如:我在教学分数应用题后,已知一个条件:A的等于B的,让学生根据此信息进行提问,并自行解答。以上分层次作业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充分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以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设计实践性作业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让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实践性作业这种作业不要求当天完成,可以给他一周或两周的时间。例如:学生学完统计后,让学生统计一下本班喜欢哪种运动项目的情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将很多数学知识运用其中,在完成调查报告的时候还综合运用了各学科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再如在学习“比的应用”后,可安排学生在家调制糖水或盐水,让“学”融于“玩”中,在“玩”中实践,既使学生学得轻松,又培养了他们的多种能力。
三、设计多样化作业
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数学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的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采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数学学习呈现出多样化。与此相适应,数学作业形式也不仅仅是解题,也应呈现出多样化。
1、口头型作业
口头型作业即说说讲讲的作业,就是让优等生当“学生”,中、差等生当“老师”。具体做法是让中、差等生利用课外时间向优等生说说数学,讲讲习题该怎么做,让优等生进行指正。
2、游戏型作业
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所说:“玩耍和娱乐是开发孩子智力的第一位有效方法”。为了让孩子体会到数学、生活的紧密联系和感受到学习的无穷乐趣,可根据实际把某些作业转变成“玩”,让孩子拥有愉悦的心情,从而更有效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习惯的一种好办法。
3、日记型作业。
学生以日记的形式将学习数学的内容、感受、掌握情况、存在问题真实的记录下来,以书面的形式与老师交流.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圆的认识》后的一则日记。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认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和画圆,这些内容是老师让我们自己折呀、画呀、量呀总结出来的,我学得很高兴、很认真,也都能理解。但在练习时,我把直径2厘米的圆画成了半径2厘米的圆,原因不仅是粗心,这由于我当时不是很明确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现在当然明白啦!在日记里,学生总结了学习内容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交待了知识是如何获取的。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并分析了错误的原因;而且在语文方面还提高了写作了水平。
总之,学生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应该是可以选择的,个性化的,应该给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展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应该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作业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学生的一个礼物,愿这个礼物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使我们的数学学习快乐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