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生命教育的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生命教育的策略探析

王彩晴

枝江市顾家店镇顾家店小学

摘要: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对于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塑造学生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开展生命教育可采取直观演示感受生命、角色扮演体验生命、探究交流思考生命、听说读写表达生命的教学策略,促进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实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命教育;策略探析

自从20世纪60年代年美国学者提出生命教育以来,以认识生命、培育健康、关爱生命、面对挫折和超越自我为目标的生命教育成为了各国的教育热点。我国生命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十几年来在政策和理论层面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将“健康生活”列为核心素养的六大要素之一,并将珍爱生命、自我管理和健全人格作为基本要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把生命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的范畴,刚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胡中月,2024)但是生命教育在实践教学层面依然比较薄弱。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对于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塑造学生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学科可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阵地。而教学策略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必备手段。本文从直观演示感受生命、角色扮演体验生命、探究交流思考生命、听说读写表达生命四个方面介绍小学语文学科开展生命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 直观演示感受生命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可以直观演示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直观演示的方式将所学呈现出来,让学生感受生命。

在故事情节的语篇内容呈现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采用多种呈现方式。比如,通过课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故事内容,让小学生边识图,边阅读文字,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所学语篇的生命情节。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观看课件内容的过程中,不断给学生提出有关生命主题的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内心深处感受生命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等生命状态。视频动画是符合小学生认知风格的呈现方式,大部分小学生都喜欢观看。借助视频动画的方式,让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感受情节内容,感受生命存在的美好。教师可以用这种学生喜爱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感受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VR等智能手段,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给学生直观演示语篇情节,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状态下,感受生命的真谛。

二 角色扮演体验生命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玩耍,角色扮演是他们非常喜爱的课堂学习活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课文,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体验生命。

通过角色扮演,小学生将自己由局外人变成了局内人,从而激活了语文课堂,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充满了活力。比如,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部编版)这一课中,有老屋、蜘蛛、母鸡和小猫的角色。这些角色有学生非常喜欢的动物和赋予了生命的老屋。这一故事情节展现了团结互助、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主题精神。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通过小猫的语言“多亏了老屋的帮助,不然我就要经历暴风雨了。”老屋的语言“其实我真的很累很累,快要倒下去了,但看到小猫、母鸡、蜘蛛都需要我的帮助,我感到了身上的责任。同时我也要感谢你们,因为你们,我才有了屹立不倒的力量。”等等,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切身的体验互助共荣的社会生命主题教育。

三 探究交流思考生命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引发学生的思考(林崇德,胡卫平,2010)。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可以涉及生命教育的素材,但这些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通常不容易直接被他们领悟生命教育的深刻意义。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让学生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五个涉及生命教育的主类目:生命成长、生存教育、生态教育、生死教育和生命价值(李稳2022)。其中生命成长涉及动物生命成长、植物生命成长和个体生命成长三个子主题。这些主题主要让学生了解动植物成长的规律,了解生命演化及成长历程。生存教育涉及自我认识、生存技能和人际交往。这些主题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自我,掌握社会生存的基本本领,并能与他人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较好的融入社会生活。生态教育包括关爱动植物和人与自然主题的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喜欢并爱护动植物,保护大自然。生死教育涉及生命救助和死亡教育,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援助或拯救生命,了解终止生命后的仪式,并能正确理解死亡,懂得死亡本身的意义。生命价值教育包括生命态度和生命意义两个维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乐观的面对生活,能有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能欣赏到各种生命形态存在的美,领悟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这些维度大都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探究与交流,才能达到不同生命维度的教育目的。

四 听说读写表达生命

学生通过感受、理解和思考生命之后,对生命已经有了较好的认知,这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表达生命,升华学生的生命教育成果。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使用本族语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当这些训练内容与生命教育相融合时,可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生命教育的深入开展。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是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口语表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诵,演讲等方式,表达生命的感受。书面表达可以通过常规作文或故事创造的方式,用文字表达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此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听与说,听与读,听与写,说与写,读与写等相结合的方式,降低学生的表达难度,丰富学生的表达效果。尤其是读与写结合的方式,目前是大多数教师最为常用的课堂表达活动形式。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段落或篇章之后,开始进行写作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写作表达的内容更为深刻,更为具体,更有助于针对生命教育特定教学目标的达成。

总之,直观演示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生命的重要策略,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真善美,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角色扮演不仅有助于学生快速融入课文的人物中,更有助于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体会不同角色的切身感受,体会他们的生命历程,让学生从旁观者变成真正的体验者,让课堂更加趣味生动,有关生命教育的体验也会更加深刻,用生命的真善美触动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究,是进行深层次生命教育所必须的课堂活动形式,通过生生间和师生间的思维碰撞,课堂教学会在生命教育过程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惊喜。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表达生命,可以进一步展现小学语文教学生命教育的效果,提高学生参与生命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胡中月. 新时代青少年生命教育一体化探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24(01):83-90.

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17(1): 29-36.

李稳.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生命教育内容分析及实践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2: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