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226197804130020
摘要:水利工程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必然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序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当前亟需探讨解决的关键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水利工程施工期间的生态环境保护难题,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引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其施工必须谨慎对待,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规划、科学施工、全方位监测将使得水利工程施工更加环保、高效。通过探讨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平衡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1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优质的生态环境可以为人们提供清洁的空气、饮用水和粮食等生活必需品,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相反,恶劣的生态环境会对人们的生理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例如空气污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增加,水体污染引发消化系统疾病等。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态环境意味着保护各类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复杂的生物链条,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保护水源、土地和空气等自然资源,有利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相关治理成本和资源修复费用都将付出昂贵代价。
2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等问题,施工现场经常需要进行土石方运输、挖掘和填坝等作业,这些作业往往会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加剧土壤侵蚀风险。土壤侵蚀不仅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还会引发泥沙淤积和水体富营养化,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可能对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的栖息地产生破坏,例如,在建设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时,会改变水流路径和水位,导致部分湿地和河道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种群的改变。这可能使一些特定物种失去栖息地或迁徙通道,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另外,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噪音、粉尘和废水废渣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不仅对施工工人的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扩散到周边环境,影响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质量,进而威胁周围生态系统的健康。
3水利工程施工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1精准评估
在水利工程施工前,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是至关重要的。评估工作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充分考虑施工可能对土地利用、水质、空气质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以及当地居民生活等方面产生的潜在影响。通过对施工区域生态环境的细致调查和分析,可以准确把握施工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为后续的保护措施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在评估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评估结果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由于施工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可能发生变化,因此评估结果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和完善。同时,还应加强对评估结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2施工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环保高效施工技术和设备得以应用。例如,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施工机械设备,能够显著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噪音和振动干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更加宁静的栖息环境。同时,精准控制爆破作业技术,能够减少土地震动和噪音污染,保护土壤结构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此外,生态深基坑技术的应用也是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该技术通过优化基坑设计和施工方案,减少土方开挖量,降低对土壤资源的破坏。同时,结合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措施,促进基坑周边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现代科技手段也为施工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遥感技术和无人机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为施工管理和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持。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也进一步保障了水利工程施工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3.3施工管理规范
施工管理规范是确保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制定详尽的施工环境管理方案,明确各项环境管理指标和要求,确保施工活动符合环保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环境问题,确保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同时,建立健全的环境污染应急响应机制也必不可少。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损害。此外,对施工企业的监管和考核同样重要,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施工企业严格遵守环境管理法规和制度,对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和纠正,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规范,可以确保水利工程施工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3.4生态修复与补偿
水利工程施工往往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因此,施工结束后积极进行生态修复与补偿至关重要。生态修复工作应聚焦受损区域,通过湿地恢复、生态廊道重建等措施,精准治理并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在修复过程中,加强修复效果的监测与评估同样关键,这有助于确保修复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真正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恢复。除了直接的生态修复措施外,合理的经济补偿也必不可少。根据施工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对受损的生态环境和受影响的居民进行经济补偿,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地居民因施工而遭受的经济损失,更能增强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生态修复与补偿措施的实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3.5社会参与与沟通
水利工程施工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涉及众多利益相关方,包括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居民以及社会各界。因此,加强社会参与和沟通是实现工程施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关键。应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居民进行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的关切和需求,并寻求他们的支持和配合。通过举行公开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可以收集各方意见,形成共识,推动建立良好的工程施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同时,还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结束语
在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将继续成为关注焦点。通过加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公众参与,有信心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只有以严谨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才能确保后代子孙享有美好的自然与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马迎双.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措施[J].清洗世界,2021,37(12):106-107.
[2]王俊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生态环境保护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1):136-137.
[3]马丽.水利工程施工及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分析[J].科技风,2021,(11):122-123.
[4]刘建萍.剖析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J].居舍,2020,(10):34.
[5]赵雪琴.水利工程施工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6):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