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机遇和应对策略----推动中国经济向智能经济迈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4

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机遇和应对策略----推动中国经济向智能经济迈进

陈泽宇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第四次科技革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意义。介绍了中国在迎接科技革命中,面临标准缺失、产业演变、技术演变、劳动力替代、监管成本等潜在挑战,指出智能经济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口。文章从梳理智能化科技图谱、优化科技发展的土壤、构建未来经济发展新标准、升级劳动力及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给出建议,以便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历史性机遇,掌握智能经济主动性,实现“弯道超车”,开创新篇。

关键词:科技革命、智能经济、转型升级、要素变化、发展机遇

引言: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临近点正在逼近,全球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看重这场决定未来的“赌局”,纷纷不竭余力的狂热下注,以数字化为基础、智能化为未来驱动的新技术将不断涌现,引发产业变革和经济模式变革。全球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如果不能有效把握这个战略机遇,国家和民族就会落后于抢占新科技制高点的先行者。那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临近,究竟意味着什么?又给中国经济带来哪些挑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时代意义

前三次科技革命是赋能,第四次科技革命是赋智,以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和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科技革命的集中爆发会使人类快速进入智能文明时代。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塑社会经济活动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在其《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 中论述到我们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它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而是各个学科的集合体,让整个人类文明体系实现革命,是极具颠覆性的。这场科技革命将不仅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还改变我们改造世界的方式。例如2024年初人工智能大模型取得关键突破后仅一个月,就淘汰了美国50%以上的中小型软件服务企业,引起行业极速整合,一场源于颠覆式科技革命所造就的新趋势正在形成。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所有引发经济变量的要素将以新的方式参与经济活动,重塑社会经济活动。

(二)新一轮科技革命促进社会向智能化时代迈进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本质是赋予了机械和程序从“固定思维”向“成长思维”转变,也是人类文明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化的推手。随着机器智能化的不断提升,复杂科学技术的易得性提高,将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促使技术研发衍发,机器也具有了自我成长性。未来,类人机器人取代生物人的体力劳动,商品制造环节彻底实现智能化、无人化。

(三)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全球权力更替

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先行者在产业变革的过程中伴随着对新准则新标准的制定,主导制定新准则、新标准和掌握话语权所带来的隐性红利不容忽视,新准则新标准的领先完善会引发其他国家的效仿,是任何国家提高国际影响力、领导全球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进程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此次科技革命甚至可能引发全球权力结构的深层变化:掌握科技革命引发产业变革和经济模式变革的话语权成为国家实力质变的基本引擎。

综上所述:全球科技革命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是我国努力破局、重构新局、引领变局、复兴全局的关键。

二、科技革命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科技革命与市场适应性的矛盾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物质基础和产业体系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然而,在科技革命与市场适应性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影响了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也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牵制。

(一)产业演变与经济指标体系反映的预见性偏弱

科技革命导致的产业结构变化挑战着现有衡量指标。Pipeline Equity的卡蒂卡·罗伊曾评估:GDP在传统制造业时代是一个衡量“靠谱”的经济指标,但在一个越来越依赖服务和技术的世界中,GDP无法准确反映经济的复杂性。依靠GDP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作为经济衡量指标将对政策决策将产生不利影响,因为未来新兴技术作为一种特定产品具有的通货紧缩效应将格外凸显。

(二)技术演变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形成矛盾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增值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然而,现有的产业结构与技术演变发展之间存在滞后风险,未知的新兴技术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在什么时间节点淘汰现有的蓬勃产业,我们不得而知。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一旦工业门类标准发生巨大调整,我国经济也相应承担着更多的风险。

(三)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

虽然我国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但这些技术成果往往难以迅速转化为市场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原因在于市场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和适应速度有限,以及创新主体对市场需求预测不足,导致供需之间的不匹配。此外,部分高新技术企业更多地专注于技术研发,忽视了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使得优秀的技术成果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四)劳动力替代与社会平等之间摩擦升级。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进步,可被替代的岗位比例加大,高技能工作被替代的占比也会攀升。过去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简单、重复、危险的岗位被替代引发劳动力替代现象已经证实其危害。随着智能化水平和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突破,任何可以通过学习所获得经验的高技能岗位也会面临替代风险。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意味着新一轮的劳动力替代。劳动力需求下降、工资下降、招聘减少,甚至岗位消失都成为高概率事件。新一轮科技革命会改变财富分配格局和就业渠道。

(五)监管成本随着技术革新深度进一步增加

智能化电动化时代的政策制定和监管极具挑战性。未来技术具备自主性、分散性和涌现性的特征。爆炸式融合涌现的知识和技术,在广度上拥有了快速且无限制扩张的属性,也导致经济行为和活动的监测难度提高,政策制定的复杂性提升。全面、及时、精准、针对的难度攀升。政策制定和监管成本在“智能时代”初期较为严峻。技术安全、数据安全、伦理都将对政策制定和监管带来新的未知挑战。同时,技术影响深远,一旦误用将后患无穷,这很大程度也在考验政府的引领能力。

(六)技术基础尚未完全夯实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一些关键技术依然有短板。一旦我国知识源头被切断,可能面临不利局面,关键技术自主可控非常关键。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基础,目前我国部分数字化关键技术依然对外依存度较高。高端芯片、工业控制软件、核心元器件等300多项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芯粒、ICLIP等技术离不开进口。突破智能化,进入智慧经济的关键技术没有被系统梳理。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在科技革命与市场适应性方面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解决这些挑战,需要从研究先进经济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完善金融支持机制、布局劳动力市场转型、提高政府引领能力等多方面着手,构建更加高效、灵活、有韧性、适应性强的经济体系,以占据未来经济的新制高点。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路径:智能经济是未来核心模式

智能经济是人类进入智能化时代的经济模式,随着人工智能、能源、量子信息科学、通信和网络技术、半导体、先进工程材料、生物技术、太空技术等技术领域的系统性突破,人类经济活动自然发生变化,智能经济推动生产力发展、使生产关系颠覆式变革、使产业演变进入新的模式,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路径。

(一)智能经济成为了发达国家的新宠

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爆发初期拥有新产业话语权就可能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先机。美国“智慧地球”、日本“超智能社会”等发展战略以及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揭示了发达国家开始布局智能经济。美国在关键技术领域通过投资审查和出口管制等手段开始让政府更频繁介入商业活动中,以求维持智能经济发展初期的影响力。布局智能经济也为中国增加影响力带来了机遇。

(二)智能经济提供新的生产关系模式

智能经济打破传统要素壁垒。以往需要以企业为平台整合技术、劳动力等要素才能进行的生产环节被打破,新的生产关系模式诞生。随着技术壁垒和劳动力壁垒的消失,技术和劳动力不再是生产环节的必要组成。以智能化“机器和程序”为载体,任何个体都可以简单的参与科学技术的研发衍发过程,参与生产环节。想象力成为新的要素,促进产品市场发生变革。定制化、特质化的产品和服务将引领新潮流。新的生产关系模式如想象力经济、家庭单元经济、零工经济等模式将齐头并进,突破原有相对单一的产生模式。

(三)智能经济提高数字化转型的效率

智能化的基础是数字化,智能经济的基础是特定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完备。智慧经济为数字化转型提供目标指向,使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从单纯的产业数字化变为更具目标性的结果导向。因此,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系统的、一定范围内的、有计划的预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盲目数字化转型造成的资源浪费,降低了产品及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失败风险。

(四)智能经济为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智能化的智能属性可以大力弥补和平衡东部西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是同步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通过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通信和网络技术领域的技术应用,可以有效缩小城乡、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例如,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和数字农业的实施,使得边远地区的居民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以及专家的指导。

综上所述:智能经济是中国经济的未来核心模式,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遇。通过早日构建智慧经济的中国式现代化框架以及探索其底层逻辑,中国经济将能够在未来全球经济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先机。

四、智能经济永恒动力:智能化现代服务业

智能化现代服务是智能经济的最核心组成。生产性服务业或者工业服务业是发达国家为产品增加附加值的关键,也是其掌握产业链中高端价值链的核心秘诀之一。科技革命会重塑现代服务业,智能化现代服务业会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

(一)智能化现代服务业提高产品价值

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在总经济体量的占比超过40%,而且具备增长趋势,例如美国仅生产性服务业在GDP的占比就为56%,欧盟的占比为40%。随着科技革命的爆发,现代服务业的作用与日俱增,智能化的现代服务成为了智能经济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核心。我国目前在现代服务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科技革命所产生新行业新业态也将为智能化现代服务业带来无限的空间,发展和产品相关的现代化服务是智能经济的基础。

(二)现代服务业改善产业回报率

中国中产阶级群体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智能经济会激发这一增长速度。但是,中产阶级扩大和人均GDP的增加,可以使生产业活动的物质资本积累回报率到达瓶颈。进入智能文明时代,更多企业被迫从以产品为基础的传统商业模式转向满足客户期望的产品服务新模式。数字化导致创新服务的需求增加,智能化会使这一需求更胜以往。企业通过“产品+服务”获得更高的回报率,忽略现代化服务的生产企业在智能经济时期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三)智能化现代服务业是未来产业发展最佳的催化剂

智能经济使服务的概念被重新定义,使现代服务业被重构。服务提供商会广泛整合技术合作伙伴,会成为产业间融合的桥梁,成为产业与新技术间的桥梁,会成为技术与技术间的桥梁,服务将以不同的方式连着着世界各地的主体和事物,以多元的方式创造性的提供价值。当现代化服务具备智能属性的时候,这一价值将被无限增加。智能化现代服务业将会成为第四次科技革命时期经济与产业良性发展最坚实基础。

(四)智能化现代服务业是未来创造就业的生力军

科技革命造就了劳动力替代,也带来了劳动力创造。智能经济给劳动力市场带来新的机会,新的岗位将基于新技术所创造的新产业和新模式。智能经济使副业、自由职业者、独立合同和零工等多种职业模式相互交织,共同重塑着人类的对职业发展的认识,任何具备某种“天赋”的人都可能形成独特的职业和独特的职业模式。

综上所述:智能化现代服务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向智能经济迈进的关键。中国作为劳动力大国和产业大国,智能化现代服务业的水平是第四次科技革命下劳动力转型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五、应对策略:

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充分发挥新一轮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梳理智能化科技树图谱、优化科技发展的土壤、构建未来经济发展新标准、劳动力及人才培养体系升级等成为关键应对策略。

(一)准备种子:梳理中国式智能化科技树图谱。

有侧重的梳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领域和这些领域主要技术的优先级,以国际合作和自主研发为主要手段,展开多种形式为辅的多元科技获得路径。通过鼓励社会各个群体进行科技革命研讨会,收集国内技术发展的可能性信息。同时,借鉴美国《关键与新兴技术国家战略》、欧盟《欧洲经济安全战略联合公报》、英国《英国科学技术框架》等科技大国的技术路线,收集全球技术发展的可能性信息。进行多次梳理,形成并早日完整点亮中国式智能时代的科技图谱。

(二)创造土壤环境: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培育科技创新沃土。

大力高质量发展我国创新生态系统,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首先,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大科研投入,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创造更多政府、高校和企业合作的机会,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利用,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最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科技创新激励措施,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投身科技创新。

政府应该重视并主导此次科技革命在经济产业上的发展趋势。可以通过搭建平台、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引导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走向,尽可能形成更包容的产业变革体系。

(三)配置营养液:构建未来经济发展新标准

既然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是必然,新经济模式逐渐取代现有经济模式也是意料之内。那么,比抢占科技革命的制高点更重要的是产业变革和智能经济模式下的新标准制定和未来政策的事先探索。比如研究麻省理工大学的GDP-B代替GDP作为经济指标的可行性,开发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未来经济衡量指标。同时,让新标准制定先于科技成熟和产业落地成为响亮口号。

(四)补充益生菌:劳动力及人才培养体系升级。

升级现有动力市场以及培育新型优秀人才是人才体系转型的双翼,也是智能经济和产业变革的必要保障。再培训项目可以帮助劳动者实现劳动技能转型,提升劳动价值。目前美国已经率先成立了劳动力再培训基金,帮助全美的劳动力提高人工智能等应用技能。我国应早日开展再培训项目试点工作,成立再培训基金。同时,应注重升级人才培养体系。比如,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创新,培养出更多适应新经济模式发展需要的多种素质人才;加大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

(五)配置除草剂:化解智能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阻力。

解放意识是把握科技革命历史机会的前提,应加强舆论对科技革命的正确引导,加大宣传提高关键主体对智慧经济和产业变革的认识。此外,要把国家利益和社会总体效益摆在短期个体收益之上,成立特别小组,研究未来智能经济所导致的新问题。

综上所述: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经济发展模式的制高点秉要执本,其过程就像培养绿植,从选种、准备土壤、配置营养液、补充益生菌到除草样样都必不可少。只有组合拳环环相扣,才能使我国在科技革命爆发之时,快人一步。

总结:

我国有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超大规模市场需求,有极其庞大且稳定的市场,有产业体系配套完整供给优势,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爆发期临近之际,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与优势,应抓住智能经济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通过梳理智能化科技图谱、优化科技发展的土壤、构建未来经济发展新标准、劳动力及人才培养体系升级等多种组合举措,成为复兴领跑者,迎来民族振兴新未来。

[1] G20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Coperation Initiative,September 5 2016.

[2]Luciano Floridi. The Fourth Revolution: How the infosphere is reshaping human re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3] Erik Brynjolfsson,Danielle Li,Lindsey Raymond. Generative AI at Work[J]. NBER, 2023, No. 31161.

[4] Gaiardelli, P., Pezzotta, G., Rondini, A. et al. Product-service systems evolution in the era of Industry 4.0. 2021, (15) : 177–207.

[5] [10]Kristalina Georgieva. 人工智能将改变全球经济。让我们确保它能造福全人类。IMF BLOG.

[6]王文. 全球科技竞争进入“高科技冷战时代”[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4, 39 (01): 112-120.

[7]赵峰,季雷.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构成要素和制度保障机制[J].学习与探索, 2024, (01): 92-101.

[8]蔡翠红. 新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转型变革[J]. 人民论坛, 2024, (04): 8-13.

[9]秦铮 .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任务部署的思考建议[J]. 科技中国, 2022, (10): 6-10.

[10] 李华, 钱志远. "全球科技新态势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J]. 科技与经济, 2021, 28(3): 6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