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第四中学 276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的关键目标,不仅涉及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通过地理学习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多方面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解世界和思考问题的平台。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地理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并探究地理现象,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初中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区域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培养策略;实践研究
引言
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地理理论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地理技能。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形式,结合现实生活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促进其全面成长和进步。
1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内涵解读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人地协调观是指学生能以正确的观念看待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人地关系,协调好人地关系才能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要注意引导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树立绿色可持续发展观、增强社会责任感等。
综合思维是指学生能够全方位、系统化地认识某些事物和现象。人类生活在一个各种要素相互交织和影响的复杂环境中,这就要求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地理问题、认识地理环境等。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够让其以系统、动态、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这对其学好地理乃至其他学科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区域认知是指学生能够从空间视角入手,认识到不同区域在自然环境、地理现象等方面的差异性。良好的区域认知能力能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认识或了解某一区域,并且抓住区域特征,以合理的方式处理该区域人与自然的相关问题。
2地理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原则
2.1实践原则
在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实践性原则是地理核心素养中最为基本的现实要求。首先,学生综合思维的科学与否需要在地理的实践中得以检验。在人类发展的进程当中,因为过度重视经济的发展水平,忽视了环境的影响,导致在制定相关经济政策的过程中,不符合环境保护的需求,造成环境的污染、破坏,也给地理环境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其次,在严峻的现实环境下,我们要协调人地关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区域计划等环境建设内容,确保人与地球的和谐相处,切实将地理综合思维应用到现实实践的过程中。最后,地理教师应秉持实践性的原则,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培养计划,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地理素养和综合思维能力,并为地理环境做出贡献。
2.2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主要是指学生的全局观念,是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关键要素。首先,一致性原则需要确保人地协调和综合思维相统一、地理环境与地理实践相统一等,教师可以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地理新课标,开展高效的地理课堂活动。其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地理教学工作也应积极将综合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环节的突破口,统一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进行统筹,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最后,在掌握基本的地理理论知识和应用技巧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充分结合地理环境要素,从现实环境中提炼出全新的成果。
3区域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培养的策略与实践措施
3.1深化对地域特性的认识,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来加强区域认知理解
区域认知是指让学生深入了解并评价不同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的深入探究,帮助学生构建对各地域特性的全面认知,通过图表、地图和多媒体资料展示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和文化差异,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位置、地形和地势等自然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样分析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地形地势对泥石流、洪水、山体滑坡等环境问题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让学生理解地形地势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因地制宜的布局原则来减少这些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运用思维导图将地理因素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加深对知识的总体理解,通过思考导图清楚的看到地理事物的关联与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地理问题
例:台湾的位置、地形地势对其它因素的影响思维导图
3.2情境创设,激活思维
展示多元素材,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创造一个元素丰富的课堂情境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之一。首先,展示多元素材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样化的素材,如图片、地图、实地调查数据、新闻报道等,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信息,深入了解地理现象和问题,从而形成更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有助于将抽象的地理概念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其次,初中生更容易理解与自己生活经验相符的概念,通过将地理概念嵌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中,如饮食、交通,民居等,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形象,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堂情境中,学生可以关注人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活动,进一步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而增强他们的人地协调观。
3.3、分层探究、递进教学
分层探究问题,促使学生锻炼综合思维能力。分层探究问题是指将一个大问题拆解成多个层次的小问题,每个小问题都逐渐涉及更深的知识和思考。通过逐步引导学生解决这些小问题,让学生逐渐理解问题的本质,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可见,递进教学是在知识结构中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可以逐步建立知识的连接,学会融会贯通。另外,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逐步建立对地理知识要点的理解,在解决问题时更有条理和逻辑,能够将多个层次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4精选案例,运用地理要素逻辑关系构建教学主线,提升区域的分析水平
教师创设情境,生成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使知识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案例:分析“欧洲西部的气候对畜牧业的影响”
教学目标 | 情景设置 | 问题生成 | |||||||
气候对畜牧业的影响 | 图文:出示舌尖上的欧洲——美食图 | 欧洲西部居民的餐桌上什么食物居多? | |||||||
出示四副农业部门图 | 由餐桌上的饮食可以推测欧洲西部哪种农业部门发达? | ||||||||
出示图片想一想 | 农业发展主要与自然环境中哪些因素有关? | ||||||||
学习资料一:欧洲西部畜牧业分布图、气候类型分布图 | 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区? | ||||||||
学习资料二:伯明翰、汉堡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 描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 ||||||||
学习资料三:
材料二:多汁牧草是指水分含量高的牧草,形成条件:温和湿润的气候,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气温年较差小,光照弱的地区。 水稻是喜光热的作物,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一般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多雨光照强的地区。 小麦喜温凉的气候,比较耐旱、小麦属于长日照作物,生长在雨热同期光照充足的地方。 | 1、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适合生长哪种作物?为什么不适合其他作物的生长? 2、、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 3、气候对欧洲西部农业的影响? 4、欧洲西部居民的餐桌上为什么牛羊肉乳产品居多 |
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是一门综合思维较强的学科,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内优化内容展示,将抽象、文字化的表述转化为生动、图片化的内容成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教育者开始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并致力于摸索多元的教学模式不断加强师生互动,提升课堂效率。一般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做好教材内容的挖掘,明晰教学重点,把握具体学情。凭借多元的实践活动以及学习项目,学生逐步建立起地理逻辑思维,提高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洪应银.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J].教育界,2023(25):53-55.
[2]朱金花.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初中地理教学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3(26):142-144.
作者简介:姓名:王金燕 性别: 女 出生年月:1979.06
籍贯:山东省沂南县
职称: 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 区域地理学习中综合思维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