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611535
重症超声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由ICU内护士或者医师操作,可无创监测、床旁实时监测,能可视化、全面、快速评估重症病人的病情,在监测、指导治疗、评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提升医生决策的准确性。因此,下面为您讲讲重症超声基本操作知识,希望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重症超声。
一、重症超声操作知识——操作步骤
ICU医师或者护士,需掌握系统解剖,且能优化处理图像,才能获得标准化的超声图像,确定辨认目标的所在部位,以及邻近的解剖结构。因此,下面为您讲讲重症超声的基本操作步骤,一起看下文吧!
(1)启动机器:录入重症病人的基本信息,利于后续超声资料留存。
(2)选模式:根据超声显示方法,重症超声可分为D超、A超、M超、B超等,需根据检查目的合理选择超声模式。
(3)选探头:根据患者病情、检查目的合理选探头。因为,探头频率越高,超声波穿透力就越弱,但空间分辨率就越高。
(4)调深度:深度不能过浅,也不能过深,其深度要比靶点水平略低。
(5)调增益:包括侧向增益补偿、时间增益补偿。一般情况下,增益越大,探头接收到的超声信号就会越大,相应的图像亮度就越大。所以,操作者要合理调节增益,以免影像图像过暗或者过亮,而影响诊断准确性。
(6)选探头握持手法:正常情况下,超声探头有2中握持手法,分别是“握持式”、“执笔式”,需根据检查目的合理选择。
(7)操作手法:超声探头操作手法有4种,分别是转、摇、滑、倾。
(8)测量:根据超声机器自带的描记法、距离测量、自动追踪等测量方法,计算速度、角度、距离、面积。
(9)存图:根据患者监测需求,保存动态视频或者静态图像,利于后续调取影像学图像。
二、重症超声操作知识——操作要点
(1)深静脉血栓:筛查深静脉血栓时,需检查上肢深静脉、下肢远端、下肢近端等情况,观察血管内回声是否发生异常改变,或者进行间断加压试验,判断是否出现血栓。其间断加压检查是压迫超声探头观察血管情况,例如血管是否有塌陷、残存的影像等,但不能在长轴切面下检查,避免探测切面下的静脉滑走,而出现静脉被压瘪的假影像图像。
(2)胃残余量测量:抬高床头30°,协助患者调整到右侧卧位。一般情况下,用凸阵探头评估成人患者,用线阵探头评估患儿、极度消瘦的病人。注意,扫描时,探头标记点要朝向病人头侧,并放置在剑突下,以得到胃窦短轴切面影像。同时,需测量胃窦图像前后径、头尾径,以计算胃窦面积。
(3)肺部情况:用凸阵探头检查成人患者,用高频线阵探头检查极度消瘦的病人和患儿。检查时,探头和骨性胸廓垂直,并沿着横向扫查、纵向扫查。其中横向扫查时,沿着肋间歇,水平放置超声探头,随后沿着肋间滑动检查,得到整个肋间隙胸膜图像,了解肋间隙的胸膜情况、肺部情况。而纵向扫查时,探头需放在矢状位,并和肋间隙呈垂直,逐渐滑动,得到大部分胸膜图像,因为,该扫描方法会被肋骨遮挡。此外,合理优化图像,对于深度,胸膜线需在屏幕中上1/3位置。对于增益,图像不能过亮或者过暗。
(4)膀胱容量测量:对于患儿、极度消瘦的病人,需选择4MHk~10MHk的高频线阵探头,对于成年患者,需选择2MHk~5MHk的凸阵探头。检查时,调整患者至半卧位或者仰卧位,探头放置在耻骨联合上方,且需横放,并向足侧倾斜,全面显示出膀胱情况,以得到膀胱冠状面影像,以及膀胱左右径d2(cm)、膀胱前后径d1(cm)。随后,旋转探头,标记点朝向病人的头侧,并向尾端倾斜,全面显示膀胱情况,以得到膀胱矢状面图像,以及膀胱头尾径d3(cm)。此外,借助膀胱冠状面图像,观察患者输尿管排尿情况,正常情况下,呈喷尿征。
三、重症超声操作知识——超声引导下穿刺
(1)评估:评估患者静脉、动脉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管,且要评估该血管的走向、深度、直径,以及是否存在静脉血栓、邻近关系。
(2)准备:协助病人调整到正确体位,并调节好超声参数。选择长度、直径合适的穿刺针,对患者进行穿刺。同时,还需准备好无菌屏障,避免感染。
(3)穿刺:超声动态监测下,以确定穿刺点。正常情况下,平面内穿刺时,用探头长轴动态引导,穿刺针则顺着血管走向刺入。平面外法时,用探头短轴动态引导,穿刺针呈30°~45°角刺入,超声影像中,穿刺针呈圆点状,且是高回声。针头进入静脉壁时,会产生一定压力,致使血管壁变形,针头进入血管后,血管壁形态恢复。
(4)路径追踪:穿刺中,不断调节超声束平面、滑动探头,以便可视化针尖,了解穿刺情况。
(5)操作后观察:留置导管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以便及时发现药物外渗、导管脱出,进而及时处理。
科普小结:
上文内容即是重症超声的基本操作知识,包括重症超声引导下穿刺步骤、各检查操作要点等,希望这些内容对读者有所帮助,初步了解重症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