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州市根子中心学校
525200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的人才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递文化、传承精神的功能,将爱国情怀融入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国情怀;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面临着多重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语文素养的培养过程缺乏实际应用和情感投入。教师在课堂上注意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情怀的培养,以期在语文教学中注入更多文化底蕴,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深度。
1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情怀培养的意义
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爱国主义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比如,通过讲述民族英雄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的爱国情操和英勇行为。教师通过解读这些作品,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通过接触古代诗文、历史故事、经典名著等,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文人的胸怀、智慧和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爱国情怀,还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对身在中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2小学语文爱国主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传统守旧
虽然我国一直都很重视语文教育,尤其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但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却较为传统守旧,没有与时俱进。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许多国家积极、高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实现与世界接轨,但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部分青少年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对民族传统文化疏离,遗忘民族历史,爱国主义意识不强。其实,几千年来,我国诗词作品自身记录和传承了中国的文化,汉语教育在进行爱国主义道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内容要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要与时俱进,而不是守旧僵化,一成不变。
2.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侧重于教师的讲解,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难以行之有效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合作学习、情境模拟等,并配合学生感兴趣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3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教育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文本知识的传授,如字词解释、语法规则等,而忽视了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这种现象可能源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知识的传授上。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减弱,以及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降低。
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情怀培养策略
3.1以教材为基点,深挖课内资源的家国情怀
语文教材的选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在教学中教师绝不能拘泥于文章的字词篇章,不能忽视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精神塑造和人文影响,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情感激发,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从而让学生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家国情怀。
3.2图文结合,创设情境
小学生对外界的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对枯燥无趣的事物兴致不高,难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部分教师喜欢采用讲授法进行快速授课,希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讲授更多的内容。他们的初衷是好的,但这种授课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爱国情怀的培养。从表面上来看,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了不少知识,但学生真正掌握的内容较少,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及活动,多运用一些图文教学素材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而且能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有利于爱国情怀的培养。
3.3多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主题实践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国家的重要纪念地和文化遗址,这不仅是一种富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重要方式。让亲身感受国家历史的厚重和文化底蕴,学生会深入了解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激发他们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参观过程中,学生走进纪念馆,了解国家英雄事迹和奋斗精神,这种直观体验和亲身感受,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更能加深对人物以及红色精神的理解,将红色精神根植于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4进行爱国主题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为更好的培养爱国情怀,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爱国主题教育。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并领悟爱国主义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并发扬爱国主义。例如,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在课下组织学生进行故事讲解、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爱国教育的魅力。教师也可通过选取跟小学语文教学相关并蕴含爱国教育的话题,如中国的历史人物、传统文化、著名景点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开设爱国文化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了解国家历史,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总之,小学语文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爱国主题教育,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领悟爱国主义的内涵,培养他们的语文学科素养和爱国情怀。
3.5布置课后爱国主题作业
在完成课堂的导入和教学工作后,课后作业的布置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良好的作业设计既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爱国主题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感悟爱国情怀的独特魅力,接受爱国情怀的熏陶,有效增强学习效果。如:写一篇关于祖国的作文,给祖国写一封信,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6进行课程整合,融入历史学科教学元素
爱国教育离不开对历史的理解和阐述。爱国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产物。通过渗透爱国教育,也是一个挖掘历史、理解历史以及体会历史内涵的过程,而通过了解历史事件背景,又能够深度理解和体会爱国主义内涵。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将课程进行有机整合,融入历史学科相关的教学元素,在挖掘和探讨文学作品中包含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充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教师可结合中国近代史,和学生一起探讨近代史上为抵抗外国侵略者而作出卓越贡献甚至牺牲的爱国将领的故事及其文学作品,通过挖掘历史知识,深度渗透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爱国情怀。
结语
总之,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挖掘经典的文学价值和人文价值,践行学科德育,让爱国情怀在语文教学中浸润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把小我融入大我,厚植爱国情怀,做新时代的开拓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冬梅.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9(12):80.
[2]严惠玲.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