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宸美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提升乡村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乡村振兴从产业、人才、环境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乡村规划与发展的蓝图。在乡村振兴规划当中,对国土空间的规划与布局是其中的重点和关键,通过合理规划与布局,能够为产业协调发展、人居兴旺奠定重要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空间规划框架的优化对策,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乡村空间规划;优化对策
引言
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空间治理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乡村现代化进程。此前,国家积极实施新型城市化和农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政策,如市场化、农村产业繁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改革等。科技革新农村空间开发将受到政策的深刻影响。这一重建也给农村空间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目前,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在构建之中,农村空间规划如何更好地支持农村空间治理,为农村空间发展提供支撑,值得深入探讨。
1、乡村空间规划基本任务
1.1管控对象实现全域覆盖
在以往的乡村空间规划形式当中,规划的侧重点存在一定偏差,通常是对建设空间进行规划,规划内容缺少全面性,严重忽略了农业与生态方面的建设规划,从而使得空间规划中存在众多漏洞,这不但使资源出现了诸多不必要浪费情况,而且在缺少合理、完善的空间规划方案的直接影响下,会为乡村生态与农业产业的良好发展带来极大消极影响[1]。目前,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下,以往的乡村空间规划观念应当取得合理的改良与优化,将整体局面作为出发点,基于国土空间,来对乡村各类资源展开统一规划,其中包含农业、生态、空间等,通过此种方式,来确保乡村建设和生态建设实现一同开展,在保护自然生态体系的基础上,实现乡村土地资源的高效使用,完善与优化各类基础性设施,从而更好地提升我国乡村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全面性,以便最大限度体现出乡村空间规划的真正作用,这不但是我国目前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同时也是影响乡村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1.2实现分级衔接
针对乡村空间规划来讲,其不但对乡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开展乡村治理的关键依据,在此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不仅应当积极参加到其中,还需与其他部门之间进行密切配合,一同对乡村攻坚规划展开科学优化,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高效的乡村治理[2]。同时,在我国有关政策中明确指出,各级政府部门应当明确掌握自身工作任务,清楚岗位职责,全面落实本职工作。在具体展开乡村空间规划阶段,农业、建设、生态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性,切记不可一概而论,鉴于此,为了确保乡村空间规划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合理性,各级政府部门应当纵向事权,在确保不越权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自身工作深度,并对国土空间规划展开深层次研究与分析,以全面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职能作用。
1.3钢弹结合
由于各层级空间尺度和要素的构成差异,其对应的管控手段亦不同,总体上应形成刚性管控和弹性引导相结合的管控手段。一方面,要守住空间底线,建立针对各条控制线的刚性管控要求,明确下一层级规划需要落实的强制性内容。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类型资源要素之间存在互为后备资源的关系,为有效应对实践中的种种不确定性,需要结合各级政府事权,预留一部分弹性空间,形成总量控制和动态调整结合的管控方式。
刚性管控主要针对乡村三线,弹性管控适用于乡村三线以外的空间。对于建设空间,采取乡村集中建设边界的刚性管控,在保证建设用地规模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各小类建设用地边界,增加建设用地布局的弹性。同时,对县域和镇域层面用地功能和空间布局不明确的地块,可适当留白,待开发条件成熟再确定。对于农业空间,采取永久基本农田边界刚性管控,在保证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稳定的前提下,对各细分农业用地边界和布局进行弹性调整。对于生态空间,采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管控,在保证生态空间规模总量的前提下,完善一般生态空间内部的用途转换机制和各类用地边界的弹性调整。
2、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空间规划框架的有效优化对策
2.1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
以平顶山村乡村规划建设实例来看,要想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应该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并且提升其服务意识和水平。要重点突出平顶山村独有的乡村风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集旅游,生态等功能于一体,借助于平顶山村自产的农作物与养殖物,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能够为旅客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也可以让他们充分了解平顶山村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乡村独有的风貌。在当前形势下,乡村发展规划也应该和企业加强联系,制定一套完整的合作方案,在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有效利用其优势,通过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当前乡村独有的文化特色,做好乡村规划建设,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进而实现乡村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
2.2制定用地分类标准
在原有的空间规划体系中,无论是城乡规划下的村庄规划,还是村庄土地规划都不能满足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村庄土地规划对建设用地缺乏有效地管理,不利于村庄的建设和发展,而城乡规划中侧重于建设用地,对生态用地及农业用地没有重视起来,所以应制定用地分类标准。对村庄土地的经济属性和自然属性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在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要求,构建用地分类体系。首先应先落实建设用地、生态用地以及农业用地三大用地类别。再对各类用地给予明确的含义,再与第三次国土调查的数据相衔接。此外对于历史文化名村和名镇,具备浓厚的农耕文明风貌,这也是村庄的发展历史和风貌的缩影,因此对于村庄的历史文化及风貌的保护用地,应予以法律保护。
2.3借助国土空间规划完善乡村空间布局
相关部门在地区专项规划研究背景下,可借助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完成乡村空间布局,进而推进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相关部门应以土地利用规划为前提,根据产业、乡村建设、自然资源条件等,划定乡村生态、农业、基础建设等功能性空间。1)结合各专项规划用地需求,分析乡村空间平衡,并按照流量、减量规划标准,优化乡村各区域用地布局,借此综合调控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居民点、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空间安排。但是,在改进乡村空间布局、开展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时,相关部门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积极构建乡村区域的生态屏障。2)根据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完善空间控制边界划分工作。对于交通廊道区域内的住宅基地,以及高压廊道范围中的产业用地,需及时调出并划分二次建设区域。除此之外,明确乡村水利、交通、基础设施等项目基地的空间布局,并结合第三产业需要,在乡村道路节点设置公共服务设施。
2.4完善建设用地用途转用机制
影响因素较多,极容易受到意外影响造成项目规划用途转用。因此存在很多项目规划建设期间流产,需要将建设用地移作其他项目。因此积极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明确自然资源和建设用地的边缘,明确土地权益主体,为后续民用地转换、建设用地转换等奠定基础。从建设项目本身出发,不涉及建设用地的由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审核。其他需要建设用地均需要经过规划资源部门对自然资源用地进行严格审核、精准评估之后,才能许可建设。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有关部门应密切关注国土空间规划和乡村规划的关系,并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规划对策,以进一步推动我国乡村建设的快速发展。乡村地区社会治理得到了人们的密切关注,但由于乡村空间规划属于系统性工程,不但包含先导式蓝图治理,涉及过程式干预治理,而且还需反馈式社会功能治理。将其与国家国土空间规划相连接,可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青,郭曼曼,云露阳,吕正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精明收缩规划研究——以本溪市上沟村为例[J].华中建筑,2022,40(03):104-108.
[2]朱佩娟,王楠,张勇,邢旭东,李宇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空间规划管控途径——以4个典型村为例[J].经济地理,2021,41(04):201-211.
[3]李开明,岳丽莹,李开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空间规划框架的优化策略[J].规划师,2020,36(24):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