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623196912106010
摘要:随着当今科技革新与产业革新不断深化,智能制造在全球制造业中扮演着革新引领者的角色,它标志着全球制造业的科技制高点正在转移。中国制造业正经历从生产导向向智能创造的转型关键期,其核心特征在于信息技术与尖端制造技术的无缝融合,以及产业链的整体优化,使得传统的工作边界日益模糊。在这个背景下,迫切需要培养出一批技术精湛、创新思维活跃的技术技能人才,他们将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高端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针对智能制造岗位的专业能力构成,以及新技术驱动下的工作内容革新和职业需求,我们必须聚焦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我们需要全面审视学生从校园步入职场,再到职业生涯全程的发展路径,深入探究智能制造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构成及其动态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亟需重塑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使其与实际的智能制造岗位需求紧密结合,从而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的深度契合。
关键词: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
引言:针对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技能和新技术驱动的工作革新,本研究着重剖析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在实际岗位中的所需能力,以及新技术带来的工作模式变化。我们紧密围绕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育培养目标,全面审视学生的学业历程,从校园到职场的全程发展。我们深入探究智能制造岗位的职业能力结构及其动态演变,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课程架构。
1智能制造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当前,职业能力在职业教育领域被视为关键概念,从行为主义视角出发,它被划分为任务执行、任务管理、应急应对、工作角色管理和转职能力五大维度,这一框架源于英国的职业标准构建过程。知识论则强调职业能力与知识任务的关联,区分了确定性、组合性和设计性任务,德国学者强调通过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和工作思维方式的形成来提升适应性,这是核心要素。关于智能制造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其定义、组成部分、发展阶段特性,以及人才需求变化对岗位、生产模式和技能要求的影响。此外,还深入研究了智能技术如何重塑制造业就业趋势和职业结构。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既有宏观层面的探讨,如职业教育体系的整体审视、挑战及应对策略,也有微观层面的学校专业研究,着重于教育目标设定、课程设计和校企合作实践。尽管已有专家做出贡献,但仍存在一些空白。首先,对于智能制造岗位的职业能力构成及其发展,现有研究尚显肤浅,对企业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需求理解不够深入。其次,职业层面的人才需求研究有待深化,多数研究局限在产业层面,而忽视了职业作为连接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的纽带作用,对于智能制造岗位的专业技能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最后,实证研究的匮乏是一个显著短板,大部分研究着重于理论探讨,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建议,难以转化为实际操作策略。
2构建智能制造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2.1建构智能制造岗位职业能力构成模型
在探讨职业能力理论框架的指引下,我们着手解析智能制造岗位的关键构成元素及其结构设计。通过对智能制造企业的管理层采用深度访谈法,生产线工人采用行为场景访谈法,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研,我们收集了关于基本资料、当前职业技能状况以及提升需求的信息。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我们构建出针对智能制造岗位的独特职业能力模型。技能积累作为职业能力发展的基石,体现在技术和个体成长两维度上。深入剖析揭示,智能制造岗位的职业能力发展受多重社会结构因素影响,如劳动力市场动态、产业结构变迁、社会经济结构演变以及政策环境,这是一个系统且动态的过程。它始于学校教育,随着个体在职业生涯中的角色转换、工作场所的迁移和时间的推移,不断得以塑造和提升。
2.2重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以职业教育理论和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本研究着重于重塑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模块化课程结构,目标是为智能制造岗位的技能提升提供数字化驱动的课程改革策略。我们强调的是将岗位需求、能力培养目标、工作任务与课程设计紧密契合,以及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场景的无缝对接,从而打破传统的以职业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向更高质量迈进。我们聚焦于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领域,通过整合学校实验室、研究院及企业的资源,构建一个完整的科研转化平台。这种多主体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还共同制定了数字化教学标准,开发了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教材,并协同进行技术研发、实习就业和社会服务,促进了各方的高效协作,进一步深化了产教融合,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体系的革新。师资队伍的构建跨越了学科、地域和行业界限,致力于师资队伍的专业转型和升级。同时,引入VR技术并丰富课程资源库,推动智慧课堂的建设,使得虚拟现实与教育内容紧密结合,打造出卓越的教学环境。我们还将创新、创业精神和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强化对智能制造基础知识的培养,构建出一种多元化、协作式的育人新模式,旨在培养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智能制造专门人才。
3研究智能制造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的价值
在深入探究中,我们着重解决了两个核心议题:首先,我们明确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塑造智能制造领域所需人才的角色定位。通过对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细致分析,结合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构建了智能制造岗位的职业能力架构模型,为重新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其次,我们对现有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进行了创新性重构。鉴于现有课程体系在满足数字化技术驱动的智能制造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上存在不足,我们基于对智能制造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调研,以实际工作场景为切入点,剖析新技术驱动下的新角色所需的工作内容和职业规范。在此基础上,我们确立了模块化的课程设计,秉持以服务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性和类型教育特征,融合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积极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重构了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
结论
针对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技能要求,我们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创新性重构,旨在强化其与实际工作需求的紧密契合度。这种改革旨在构建更为契合智能制造岗位能力的教育框架,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设计策略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举措有助于为高职学生提供明确的实践导向,鼓励他们在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中自我反思,从而增强学习的定向性和效率,更好地服务于智能制造行业的实际需求,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和社会环境。我们的教学策略着重关注智能制造岗位所需的特定技能和知识,以及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路径,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定制化的课程内容,着重培养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创新能力、信息化技能和个性化特质,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变迁。
参考文献:
[1]胡微.制造业班组长职业能力的构成与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2.
[2]左宗华.职业院校智能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2.
[3]邱思维.智能制造背景校高职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11):248-250.
[4]李亚兵,张少杰.智能制造+新兴数字技术的多元共育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才智.2023(1):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