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涟源市伏口镇中心卫生院 417108
【摘要】目的通过对IBD(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生态组成的变化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来探讨其与相关炎性指标之间存在的相互关联,以此作为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纳入此次研究的范畴,根据病原菌类型将其划分为中UC组(40例,均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CD组(45例,均为克罗思病患者),同时将同期收集的40名健康志愿者作纳入对照组的范畴。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新鲜粪便标本采集,并进行细菌培养和分析,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微生态组成变化情况,微生态菌群数量与炎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相对于健康志愿者组成的对照组来说,由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成的UC组患者的ES数量明显下降;BL、BD、SB、EC、LC、PS、SC数量明显增加,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相对来说,由克罗思病患者组成的CD组患者的ES数量和SC数量明显减少;BL、BD、EC、LC、PS、SB的数量明显升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微生态组成和C-反应蛋白、血白细胞、血小板、炎性指标以及血沉之间呈现出较弱的相关性。结论真杆菌属数量减少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失衡存在一定的关联。
【关键词】炎性标志物;肠道菌群;炎症性肠病;相关性
炎症性肠病英文简称IBD,给患者带来不适,不利于正常工作学习的开展,其按照致病原可分为UC(溃疡性结肠炎)和CD(克罗恩病)两大类[1]。本次研究通过对IBD(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生态组成的变化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来探讨其与相关炎性指标之间存在的相互关联,以此作为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1基础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纳入此次研究的范畴,根据病原菌类型将其划分为中UC组(40例,均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CD组(45例,均为克罗思病患者),同时将同期收集的40名健康志愿者作纳入对照组的范畴。UC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1~66(45.3±0.6)岁,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而CD患者的年龄为22~67(44.9±0.5)岁,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0~68(44.6±0.3)岁,其中男性换患者25名,女性患者15名。三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确保了研究资料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这一研究的实施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严格审查,并且所有参与者都是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保障了参与者的权益和研究的道德合规性。
1.2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新鲜粪便标本采集,并进行细菌培养和分析。收集所有与研究对象的炎症性指标(血白细胞、血沉、血小板以及C-反应蛋白)相关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分别在无菌环境下采集三组研究对象的自然新鲜粪便10g左右放入厌氧罐中储存并交由实验室化验。着重以下十种菌群作为研究对象(BD拟杆菌、BL双歧杆菌、CD小梭菌、EC肠球菌、EMB肠杆菌、ES真杆菌、PS消化球菌、SB酵母菌、SP葡萄球菌、LC乳杆菌)做好各菌型培养所需的琼脂培养基准备。厌氧菌培养基主要包括:BL、BD、CD、ES、LC、PS。需氧培养基主要包括:EC、EMB、SB、SP。
1.3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23.0作为数据分析和处理的统计学工具。在计量指标方面,我们运用了t检验以及均值和标准差作为表征。对于计数指标,我们运用了卡方检验以及例数和百分率来表示。研究结果显示,在统计学显著性水平P<0.05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2结果
2.1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肠道菌群数量(览表1)
相对于健康志愿者组成的对照组来说,由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成的UC组患者的ES数量明显下降;BL、BD、SB、EC、LC、PS、SC数量明显增加,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相对来说,由克罗思病患者组成的CD组患者的ES数量和SC数量明显减少;BL、BD、EC、LC、PS、SB的数量明显升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为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
表1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肠道菌群数量(览表1)
分组 | CD组(n=45) | UC组(n=40) | 对照组(n=40) |
SB | 2.80±0.33 | 2.28±0.39 | 1.58±0.32 |
BL | 4.92±0.38 | 5.18±0.52 | 3.19±0.60 |
LC | 4.59±0.39 | 5.59±0.12 | 3.50±0.21 |
EC | 6.75±0.30 | 6.59±0.25 | 3.58±0.39 |
BD | 4.35±0.52 | 5.63±0.26 | 2.93±0.40 |
PS | 6.30±0.32 | 6.35±0.27 | 4.20±0.28 |
SC | 0.90±0.28 | 3.58±0.29 | 1.89±0.58 |
ES | 1.20±0.28 | 1.58±0.23 | 2.40±0.56 |
EMB | 3.58±0.20 | 3.52±0.50 | 3.20±0.75 |
SP | 2.89±0.88 | 3.00±0.69 | 2.68±0.39 |
2.2菌群数量与炎症指标相关性分析
UC组患者与白细胞数量呈负相关性的EC(r=-0.32)、ES(r=-0.20);血小板数量与肠球菌属(r=-0.25)呈负相关性,C-反应蛋白与BL(r=-0.22)、EMB(r=-0.22)、EC(r=-0.30)分别呈负相关性;血沉呈与SB(r=0.21)与正相关性;血沉与CD患者SP(r=-0.36)呈负相关性。肠道菌群和C-反应蛋白、血白细胞、血小板、炎性指标以及血沉之间呈现出较弱的相关性。
3讨论
肠道菌群数量的比较结果显示,相对于健康志愿者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的肠道微生物数量表现出显著的变化。UC组患者的ES数量显著减少,而BL、BD、SB、EC、LC、PS、SC数量明显增加,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而相对于对照组,克罗思病患者组的肠道微生物数量也发生显著改变,ES和SC数量明显减少,而BL、BD、EC、LC、PS、SB数量显著增加,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这些发现表明,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肠道微生物组成发生了失衡,尤其是真杆菌属数量的显著变化。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了肠道菌群数量与炎症指标之间的关系。在UC组中,患者的白细胞数量与EC和ES呈负相关,血小板数量与肠球菌属呈负相关,而C-反应蛋白与BL、EMB、EC分别呈负相关。此外,血沉与SB呈正相关,而在CD组中,血沉与SP呈负相关。这些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与炎症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2],但这种关联较为弱。
总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导致其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真杆菌属的数量减少。
【参考文献】
[1]李陶,刘雁冰.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及其与炎性指标的关系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8):81-82.
[2]蔡尚党,陈建设,娄宁等.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与炎性指标的关系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09):1942-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