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423198201310474
摘要:道路与桥梁工程涉及的建设内容众多,而且工艺技术、施工流程较为繁杂,所以在实际施工期间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出现质量、安全等问题。为切实提高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建设效率和质量,文章先是分析了我国道桥工程发展现状,然后以某省道桥工程为例,分析了道路与桥梁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此分别从材料、人员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对策,从而助推道路与桥梁工程不断向好发展。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健康发展;施工管理;预防措施
引言
道路与桥梁工程,属于交通系统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能够对区域交通运输活动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道桥工程数量规模呈现出了持续扩增的态势,给此类工程的施工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道路与桥梁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与预防对策做深入研究,从而确保施工管理充分发挥应有效用,促进道路与桥梁工程实现高质量发展。
1道路桥梁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1土方施工管理
土方施工管理是对土方工程各个阶段的监督和控制,以确保达到预定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标准。开挖是土方施工的首要阶段,从施工地点移除土壤,以形成所需的开挖深度和形状,按照设计图,确保开挖的深度、宽度和坡度都与设计一致。同时,施工队伍需要确保开挖的边坡稳定,防止坍塌。开挖后则进行填土,将选定的土壤或其他材料填入开挖区域,并达到所需高度和均匀度。填土过程要确保均匀,避免形成气泡和水分集聚区域。可应用分层填筑的方法,每层填筑后进行压实,然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压实是土方施工的关键环节,确保填筑后的土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压实技术涉及使用重型机械,如压路机或振动压实机,对路基进行重复的碾压,直到达到所需的密度和坚固度。在压实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土体的密度和含水量,确保其在允许范围内,如果土体的密度或含水量超出规定范围,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直至合格[1]。
1.2基础施工管理
基础施工管理是确保建筑物和其他重要结构稳定性的关键环节,其中,打桩与灌注桩是基础施工中两种主要的技术方法。打桩是通过机械施加外力将预制桩体直接植入地下的方法,确保桩体深入稳定的土层,为上部结构提供支撑。灌注桩是使用钻孔机在地面钻出孔洞,然后在孔内灌注混凝土或其他材料,使其硬化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桩体。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可以根据地下条件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地质和工程需求。例如,当遇到不均匀的土层或地下障碍时,可以轻松地调整灌注桩的深度和位置[2]。为了确保桩的质量和性能,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多次的检测和测试。例如,可以使用超声波或其他仪器检测桩的完整性和均匀性,确保没有空洞或裂缝。同时,通过取样和实验室测试,可以检查混凝土或其他材料的质量,确保其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1.3桥梁伸缩缝与排水设施施工管理
桥梁施工中,伸缩缝与排水设施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乎桥梁的使用功能和长期稳定性。伸缩缝用于吸收和缓解桥面板由于温度变化、车辆荷载或其他外部因素导致的结构膨胀和收缩。正确地设计和施工伸缩缝可以保证桥面的平整性和舒适性,减少由于应力集中导致的裂缝或损坏。在施工过程中,伸缩缝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都需要精确控制,从而确保其与整体桥梁结构的兼容性和功能性。排水设施是保证桥梁在雨季或遇到大量水流时,仍能保持干燥和安全的关键,能够有效地将水从桥面引导出去,避免积水和水损,防止水分侵入桥梁的内部结构,导致腐蚀或其他潜在的损害。在施工管理中,排水沟、渠道和出水口的位置、尺寸和坡度都需要仔细考虑和控制,确保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能够顺利运行[3]。
2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方案实施对策
2.1质量控制与技术监测
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涉及对设计图的准确性、施工材料的品质以及施工工艺的合理性进行细致的审查,质量控制更是持续的、系统的工程管理方法,其目标是预防缺陷的产生,而不仅仅是发现和修复。实施严格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是确保道路与桥梁工程质量的基础,技术规范和标准提供了明确的施工指导,可以确保工程各个方面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方法等都符合行业最佳实践和法规要求。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和标准,可以降低工程的技术风险,减少设计和施工中的错误和缺陷,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可靠性。技术监测是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的重要环节。通过引入先进的监测设备与技术,如无人机巡查、传感器技术等,使工程管理者能够实时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例如,无人机巡查技术可为施工现场提供了鸟瞰视角,通过高清摄像头和多角度飞行模式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实时拍摄,帮助工程师和管理者迅速捕捉到异常或变动,与传统的地面巡查相比,无人机能够快速到达施工人员无法到达的地方,如高架桥或山区公路,为项目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传感器网络技术在施工监测中也有重要作用,可将传感器嵌入道路桥梁工程结构,如桥墩、道路表层等,用于实时监测结构的应力、位移、温度等关键参数,若参数超出预定范围,传感器会立即向中央控制系统发送警报。
2.2安全技术与风险管理
开发先进的安全技术和工具是确保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一环,包括利用先进的安全设备、传感器和监控系统来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例如,使用智能安全帽、安全鞋配备传感器,可以监测员工的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实施风险分析和应对策略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关键步骤,通过系统性的风险分析,可以识别潜在危险和风险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制订安全计划、应急预案和事故应对程序,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可以迅速、有序地采取行动,减小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提高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障施工安全的基础,工程人员需要接受全面的安全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响应培训以及危险物质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不仅应包括理论知识,还应强调实际操作技能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培养。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和社会的进步,道路与桥梁的建设已不是单纯的工程任务,更是涉及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多个维度。道路与桥梁建设的每一个决策、每一项技术实践,都必须基于深入的研究和对现实挑战的理解,在追求技术卓越的同时,还必须确保其与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和谐共生。各相关单位与从业者应不断完善技术、严格管理,确保每一个项目的建设都是对技术、环境与社会责任的坚持与担当,持续推动道路与桥梁施工建设管理的进步,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参考文献:
[1]秦鑫.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中的细节问题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3(15):54-56.
[2]莫延英.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研究:评《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J].工业建筑,2021,51(1):213-214.
[3]庞毅.关于加强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保障施工质量的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5):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