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培训处 江苏省 连云港市222000
摘要:操纵人员再培训是保持并提升操纵人员技能的重要手段,培训实施采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的系统化培训方法(SAT),要求分析确定操纵人员应具备的工作能力,并使受训人员满足岗位所需的全面工作能力要求。建立一套适用于核电机组运行事件培训分级管控措施,不仅能填补国内核电厂运行操作风险相关培训定量评定的空白,还能够对分析出的运行事件进行分级管控,从而降低运行操作导致的运行事件、瞬态等风险的发生概率。
关键字:核电厂;培训;系统化培训方法
1.1背景及现状
核安全是电站运行的生命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使国家安全成为整个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企业把握上层政策,以“人因管理提升”为切入点,推动并实施以优化操纵人员培训结构、提升质量的培训分级管理方法。
针对国内外人因事件进行分析,多数主要集中在“违反政策/程序/条例”、“程序说明未提供或不足”和“未实施或未有效实施自检”,由于风险操作过程中人员技能不足导致的运行事件在核电厂运行事件中占比很高。
现有培训模式存在如下问题:
1.当前核电行业对运行风险识别与评估目标有明确的要求,但没有针对涉及运行操作事件进行培训定量评定的标准,风险大、难度高的风险操作或者相关经验反馈没有得到重点、加强培训。导致运行人员的相关事件的处理、操作能力不足而出现机组瞬态甚至非停。
2.培训没有分级,导致大量培训内容重复,浪费培训资源及学员的培训时间。
通过对内/外部运行事件进行细致分析,结合本电站近年来人因事件、同行评估、以及操纵员考核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中国核电对运行风险识别与评估目标有明确的要求,此项目参考风险评定的一般方法,结合核电厂经验反馈数据分析,建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事件发生的严重性、事件风险可控性三维度综合分析评定标准,定量分析运行操作风险级别。基于分级结果,制定出核电厂运行事件培训管控措施,将风险分级管控贯穿于所有的培训实施过程之中
1.2总体思路
核电厂培训人员组织研究顶层设计战略规划管理体系,健全战略管理组织架构,确立了“全面提升操纵员培训质量,运行团队、个人双提高”的发展愿景,不断转变思维方式、组织方式和工作方式,实施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培训分级方法聚焦操纵人员运行事件培训管理,对国内外核电运行操作风险管控的现状及运行操作风险可能导致严重运行事件的问题,建立一套适用于核电机组运行事件培训分级管控措施,不仅能填补国内核电厂运行操作风险相关培训定量评定的空白,还能够对分析出的运行事件进行分级管控,从而降低运行操作导致的运行事件、瞬态等风险的发生概率。
(1)基于核电数据的运行事件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培训分级管控的第一步,主要是对在运行操作中可能发生的和潜在的风险加以分析、判断和归类,参考矩阵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及设备可靠性的分级原则。
(2)运行事件风险分析与评定,建立《运行事件分析单》数据库
针对定性分析出的结果以数值的形式进行定量分析及评定。参考风险评定的一般方法,结合核电厂自身特点,建立运行事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的严重性、风险发生的可控性三维度综合分析评定方法,并根据风险量界定风险级别。
(3)制定基于运行事件模拟机培训的分级管控措施
因素、事件、影响的连续统一体,现今企业中管控的弱点包括缺乏对事件的深入认识、不恰当的决策和不充分的风险管控活动。我们应基于全面事件分析及管控的思维,结合当下企业问题统筹考虑运行事件分级管控的实施,在对事件的不确定性及可能性等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一整套分级管控方法来规避风险以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
1.3管理方案及主要创新点
1.3.1管理方案
培训分级方法聚焦操纵人员运行事件培训管理,建立并有效运作经验反馈体系。抓重点、抓共性、抓落实、抓成效,提升操纵人员培训有效性。目标建立高级别事件信息精准推送机制,有效运作,及时传递并分析突发事件、典型/重要事件,提升领域安全生产绩效。
强化人因管控,开展多形式的防人因失误工具推广活动,完善人因事件定义与判定准则,实现人因事件判定标准化,依托状态报告、观察指导等现有平台,完善人因失效点收集机制,识别人因管理薄弱点,开展针对性提升。开展人因管理工具开发及推广工作,强化人因管理基础数据管理,完善核电厂人员绩效指标体系,通过差距分析与改进、专项评估等工作,不断加强人员绩效监测,提升行动有效性。推动防人因失误工具使用的快速提升,杜绝人因失误造成非计划自动停机、停堆事件。
1.3.2主要创新点
本项目对操纵人员培训中涉及运行操作或事件可能发生的和潜在的风险加以分析、判断和归类,参考矩阵分析法、作业条危险性分析法及设备可靠性的分级原则,通过对以往运行事件的数据分析,由模拟机教员按照“事件发生的严重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控性” 三维度综合分析评定方法,识别出运行事件人员操作培训必要性,并根据风险量界定培训级别。
对于分级高级别的培训项目编制有“高级别运行事件培训分析单”,并制定管控措施,并根据分析结果优化培训计划或管理程序。通过将风险提示和管控措施固化,以实现闭环管控,避免识别和控制的不确定性;通过强化培训,以及观察指导来提高运行人员的技能和风险分级管控意识,以实现各操作环节的管控,避免人因风险;
通过对培训项目实施进行优化,提升高风险项目的培训实施频度,以实现计划环节的分级管控,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对于低级别培训项目进行精简,避免培训资源浪费。
1.4项目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新的培训管理模式的建立是一项时间跨度长、精度要求高、数据信息量大,需要对内外部进行资源整合的工作,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管理体系和详细的落地执行策略才能有效保障管理革新的成功实施。
1.4.1项目风险分析:
新的培训管理模式环节复杂,强调流程的规范性与严谨性,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可能与公司/部门管理程序要求不一致。
学员组成层次复杂。培训人员层次多,岗位职责不统一、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在课程开发及培训实施过程中因材施教难度较大。
运行事件数据信息量大,分析繁杂导致整改措施不到位。教员对采集的运行事件数据进行分析,无法保证据实时更新,分析维度、评价精度不足。
1.4.2应对措施:
对公司各处室的管理程序进行梳理,包括运行人员岗位职责、培训大纲等程序要求内容进行分析、比对,必要情况下及时、规范升版程序;
开发高岗位、中、初级培训课程及培训教案;
建立标准培训教案、场景模板,不同岗位按照各自岗位操纵员基本功维度设置评价、考核标准;
制定基于运行事件模拟机资料编制计划,落实教员配置,合理分工,有编制、有审核,做到事件分析更新及时。
1.5综合比较
目前国内各同行电站的培训管理模式大多数仅仅满足培训大纲中对于运行值学员的基本培训需求,培训分级方法聚焦操纵人员运行事件培训管理,对国内外核电运行操作风险管控的现状及运行操作风险可能导致严重运行事件的问题,以“系统思维、流程规范、数据说话、持续改进”为特征的闭环循环管理,推动安全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切实提升操纵员技能水平、建立良好的团队工作能力,力争达到同行业培训管理新标杆。
参考文献
[1] 《核电厂安全文化》
[2] 《系统化培训方法》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