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中西医科普知识,值得收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9
/ 1

高血压中西医科普知识,值得收藏

张连

宜宾市翠屏区合江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宜宾   644000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慢性疾病的易患因素,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而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当中,关于中医好还是西医好的争论一直以来从未停止。其实,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于高血压的治疗都有其特定的优点,只有在合适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高血压患者的健康。

IMG_256

中西医对高血压的认知

在我国传统中医的认识当中,“高血压”只是由“头痛”“眩晕”等病症所附带的一种症状,而这一症状的发生则是由于人体内的气血失衡引起的。中医认为,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是维持人的正常活动的基础之一,如果人体的气血失调,就无法为身体各处的腑脏带去充足的能量,于是身体就会为了满足腑脏能量的需求而加快人体血脉的运行,从而导致人体出现高血压的症状。因此,要想对患者的高血压症状加以控制,需要寻找引发患者气血失调的证型,并针对性的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在中医治疗高血压的过程当中未能找准高血压的证型,不仅会导致患者高血压的反复发作,更容易引发一些其他的疾病。

与中医恰好相反,西医认为“高血压”才是一种疾病,而患者身上同时出现的“头痛”“眩晕”等仅仅是高血压这一疾病引发的症状。事实上,“高血压”这一病名本身就是来自于西医,而西医根据高血压发作的原因一般将其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两大部分。其中,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不明确,而继发性高血压则主要是由一些其他的疾病或生理变化引发的高血压,当原发疾病治愈或生理变化结束后就会自行消失,因此西医常说的高血压一般就是原发性高血压。另外,作为一种疾病,高血压在西医当中有着较为明确的病情等级划分,当人的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时,即为我们常说的高血压,而西医在这之上对高血压患者还有一定的等级划分。事实上,西医在治疗高血压患者的过程当中需要明确患者的高血压分级,如果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处于不同的级别,则以较高的分级为标准进行治疗。

IMG_256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

在治疗高血压的时候,中医与西医的治疗方法同样有着各自的特点。其中,中医的治疗讲究对症下药,标本兼治,除了能够控制患者的血压之外,还能够对患者的身体机能进行调理与修复,并且还能够对高血压相关的并发症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另外,中医治疗过程当中采用的药物只要是针对患者的病症,就很少会有副作用的出现,而除了药物之外,一些非药物的理疗过程更是无需担心副作用的出现,因此患者可以安心地接受中医的治疗,从而使患者的高血压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中医的治疗方法也是有一些缺点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患者的血压控制相对较慢,如果采用中医的方法治疗重度高血压患者,则难以及时控制患者的血压状况,甚至有可能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往往只能够针对轻度高血压或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使用。

与中医难以有效的对患者的血压进行快速控制相对应的,西医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借助多种降压药物让患者的血压迅速从危险线降至安全范围内,从而能为重度高血压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时间;但同样与中医相反的是,西医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如果长期服用往往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甚至引起某些特殊的并发症,因此在对患者的高血压进行长期治疗上效果不佳。

IMG_256

既然知道了中西医各自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当中的优缺点,那么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方式就已经相当明确了。在对重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应当采取西药为主,中药为辅的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的选择降压药物,在患者的血压降到相对安全的程度时,再使用中药方剂、按摩、针灸、茶疗、食疗等中医治疗方式对患者的血压进行长期的控制,同时调理患者因高血压而受损的身体;而对于轻度或中度高血压患者,则应当采取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治疗方式,由医生确定患者高血压的证型,并选择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辅以针灸、按摩、茶疗、食疗、降压枕等方式长期控制患者血压,而当患者出现血压突然升高的状况时,则借助西药来快速控制患者的血压。只有做到中西结合,取长补短,才能使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得到更好的控制。

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但只要对这一疾病保持正确的认知与治疗态度,就会发现高血压这一疾病其实并不可怕。只要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控制与调理的方法,就能够对患者的高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避免被高血压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