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及共同防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土壤污染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及共同防治分析

姓名:汪洋

单位名称:中新瑞美(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单位邮编:300000

摘要:在研究土壤污染对地下水污染过程中,必须要以土壤污染与水污染的详细标准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为依据进行研究分析。当前,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治理地下水等环境污染也成为了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从目前研究成果看,主要是以地下水污染与防治问题为主,利用土壤污染的进行分析,从根本上治理好地下水污染,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影响;共同防治

1土壤污染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影响

经过长期的治理推进与实践经验的积累,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基本体制机制,为土壤污染与地下水污染协同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复杂而和谐的系统,要求我们在开发利用资源时,必须全面考虑各类资源在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土壤作为地下水污染的首要防线,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地下水的质量。地下水污染不仅直接影响土壤环境,还可能通过土壤间接影响整个生态环境。在地理分布上,土壤是地表植物生长的基础,而地下水则位于地表岩石之下。两者在环境体系中相互作用,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然而,现有的治理方法往往过于简单和片面,往往忽视了土壤与地下水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缺乏整体性思维的治理方式,不仅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还可能引发过度保护等问题。因此,必须明确主管部门与治理人员之间的职责关系,充分发挥土壤和地下水的生态功能,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原则,切实提升土壤和地下水的整体性和自然性。同时,土壤与地下水在生态循环中的协同作用不容忽视,这为两者的共同治理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也进一步强调了土壤在地下水污染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将其作为治理切入点的科学性。无论是农耕牧业活动、工业排放还是资源开采,都可能导致地表水通过土壤层渗透到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反之,受污染的地下水也会通过循环作用再次进入地表土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实现地下水污染的有效治理,必须首先重视并治理好土壤污染。无论是整体推进还是分块实施,土壤污染治理都是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关键环节。在生态环境系统综合治理过程中,必须深化对土壤污染与地下水污染之间关系的认识,提升共同治理意识,最终实现地下水污染的根本改善。

2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及路径

2.1土壤污染防治技术

2.1.1生物修复技术

鉴于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繁多,生物修复技术已成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原理在于利用微生物促进有机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代谢),进而分解有机物质,达到防治污染的目的。在生物修复技术中,主要分为植物和微生物两大类别。由于微生物降解成本低且不会产生其他次生污染物,因此被广泛应用。国内环境治理领域的学者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已开发出成本低、操作简便、效率高的微生物治理方案。这些方案能有效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物质的含量,修复效果理想,并可与其他修复技术结合,提高重金属的活性。

2.1.2化学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主要依赖于化学反应,通过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成分和性质,有效降低污染物比例。化学修复过程涉及还原、改良及氧化等多种程序。相较于物理手段,化学修复技术的研究时间较长,实验成果相对成熟,是一种相对稳定、可持续的修复技术。

2.1.3物理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在污水处理中主要通过实现污染物与土壤之间的分离。常用的物理修复方法包括热力学和电吸热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热力学修复技术已成为物理修复技术中最成熟的方法之一。其优点在于操作简便、修复速度快。然而,由于工程量大、修复成本较高,热力学修复技术并未成为主流的修复技术。

2.2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

2.2.1生物技术污水处理

生物技术污水处理是现行主流的处理方法,其核心在于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去除污染物。实际操作中,通常需要结合氧气和无机离子来完成。自然降解作为一种高效的净化手段,在污水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微生物与污染物的化学反应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为确保微生物能持续有效地降解污染物,必须为其提供包含硝酸盐、硫酸盐等无机物的适宜环境,并定期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

2.2.2化学处理技术

化学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处理污染物,具体做法是在地下水中添加特定的化学物质。根据化学试剂的不同,该技术可分为中和处理与吸附沉淀处理。中和处理主要针对被污染的地下水进行酸碱度调整,以达到理想的PH值;吸附处理则利用化学试剂吸附地下水中的各类污染物,并通过沉淀作用使污染物与地下水分离,从而获得较为纯净的地下水资源。

2.2.3抽出处理技术

抽出处理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污水处理策略,区别于传统的处理方法。其核心理念在于,将受污染的地下水抽取出来,随后运用常规的防治手段进行处理。在防治目标上,此方法对于地下水污染问题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然而,考虑到污染区域通常较为广泛,这导致了处理成本的上升,因此,抽出处理技术更适用于规模较小的污水处理工作。

2.2.4渗透反应墙技术

渗透反应墙技术是一种经过验证的高效且实用的地下水治理策略。它利用化学反应过程,诱导含水层内的物质发生转化,从而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去除。这项技术不仅针对地下水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而且在推动地下水保护与防治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这一技术,我们成功地达到了预期的环境保护目标,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2.3合理划分分管部门职责

在地下水污染的治理过程中,由于涉及职能部门较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现象持续存在,同时涉及监管职责交叉边界问题,较多尖锐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针对这一客观问题,亟需土壤、地下水污染主管部门牵头,使用合理有效统筹手段,开展统一管理治理,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具体职责任务,将具体责任明确到人,建立与国内地下水治理相匹配的治理体系;以法定要求明确各部门职责,对没有治理到位或者应当担责的部门,务必按照法定细则执行;在落实具体方案时,考虑治理双方之间的关系,切实避免污染治理过程中产生其他违法违规问题;同时,落实好治理责任制,对治理不到位或污染治理措施为落实的,应追究责任,提升职能部门人员的责任心,有效促进生态环境健康房展。在落实好上述要求外,关键是责任部门要正确认识到土壤污染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建立合理的水环境检测结构网络体系。生态环境资源管理部门和水利部门应密切配合,健全区域控制管理体系,加强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共治,以对地下水资源资源的高度责任的态度完成完成污染防治工作。

3结语

在论文中探讨土壤污染与地下水污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必须同时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并对土壤污染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需要充分利用两者共同治理的特点,实施有效的措施。针对不同程度的土地污染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应制定差异化的防治策略和可行的具体方案。此外,需要建立健全的土地污染和水污染检测系统,明确划分各监管部门的职责,并系统地推进实施。通过合理汇总和调度各种治理成效,确保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的共同防治工作得以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马立明,殷红亮,胡立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源头防控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3,(11):144-146.

[2]吴东雷.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主要技术研究进展[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24):127-129.

[3]周绍军.关于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协调路径的思考[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22):130-132.

[4]崔小鹤,周敏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主要技术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21):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