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康复医院 453000
[摘要]目的:分析推拿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2年10月收治的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150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分析推拿对于改善患者痛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和痛经持续时间相比对照组改善较为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痛经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采取推拿治疗后,患者痛经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疼痛情况大幅度降低,患者在月经期间的舒适度明显提高,因此推拿对于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具有极高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推拿;寒湿凝滞型痛经;治疗效果;有效率
痛经是女性在月经期间常见的症状,是指在经期前或经期过程中出现的小腹疼痛,严重的会影响腰背部以及大腿的疼痛,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因此临床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来改善患者痛经的症状,缓解患者月经期间的不适。在中医范畴中,引发痛经的病因病机包括寒湿凝滞、肝郁气滞、气血亏虚等,因为血液瘀滞排出不畅,不通则痛从而引发痛经,同时女性在过食生冷、感受风寒湿邪侵袭后也会出现严重的痛经症状,各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有可能存在痛经的情况。本文研究中采取中医推拿疗法为痛经患者采取治疗,分析推拿在改善寒湿凝滞型痛经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2年10月收治的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150例进行研究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患者75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2.36±5.68)岁,痛经持续时间在2~5年;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3.06±5.41)岁,痛经持续时间在2~6年。纳入标准:为患者实施中医辨证论治,确定患者为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症见持续性下腹部疼痛、面色无华、恶心呕吐、四肢畏寒等。通过影像学检查无异常疾病。排除标准:子宫肌瘤、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不纳入本文实验。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口服中药进行治疗。患者服用痛经丸进行治疗,月经前1周开始服用,每天服用9g,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三个月经周期治疗为一个疗程。
1.2.2实验组 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推拿有利于疏通血脉、驱寒止痛、行气活血。第一,治疗过程中,患者采取俯卧位,由上至下对患者的背部采用手掌推法,主要是对腰骶部的膀胱经进行按摩。然后,推拿师要用前臂按压、按摩腰骶部,每次3-5次。在推拿过程中,要注意按压的力度要大,要有力度且保持按摩力道的稳定,按摩师单手按压命门穴、肾俞穴及配穴,使患者感到温暖为佳。同时配合患者腰骶部的叩击按摩,手法要灵活、力度适中[1]。第二,患者取仰卧位,按摩师可以单掌或双掌自上向下给患者按摩,特别是小腹部以保持患者感受到温热感为最佳。配合着患者的气息,对京门,气海穴,关元穴进行按摩。按摩师要给患者的下肢胃经、足三阴经等穴位按摩,同时要让患者膝盖弯曲,同时给患者做小腿拿揉,重点按摩血海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太溪穴等[2]。第三,按揉患者的肩膀颈椎部位,拍打患者背部。本文研究患者为寒湿凝滞型痛经,可以从上而下的进行竖脊肌拿捏治疗,如果患者的痛经情况非常严重则可通过远端取穴法进行治疗。
1.3评价标准 患者推拿后痛经症状消失,表示有效;患者推拿后的痛经有明显改善,表示好转;患者痛经后无改善,表示无效。采用视觉模式量表评估患者痛经疼痛程度,评分越低表示疼痛改善越好,同时记录患者每次痛经持续的时间,对比疼痛改善水平[3]。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研究中的各项数据在统计学资料中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均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实验数据对比后,P<0.05表示实验对比有价值。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有效率对比
组别 | 例数 | 有效 | 好转 | 无效 | 有效率(%) |
实验组 | 75 | 66 | 8 | 1 | 74(98.67%) |
对照组 | 75 | 60 | 5 | 10 | 65(86.67%) |
X2 | 15.625 | ||||
P | <0.05 |
2.2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和痛经持续时间相比对照组改善较为明显,P<0.05。见表2。
表2 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对比
组别 | 例数 | VAS评分(分) | 痛经持续时间(h)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实验组 | 75 | 5.62±0.36 | 2.21±0.18 | 8.63±2.62 | 1.25±1.52 |
对照组 | 75 | 5.55±0.41 | 3.63±0.21 | 8.54±2.47 | 4.36±1.25 |
t | 1.111 | 44.462 | 0.216 | 13.686 |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2.3痛经症状积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痛经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痛经症状积分对比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痛经症状积分 | 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 | t | P |
实验组 | 75 | 9.65±1.42 | 3.62±2.12 | 20.466 | <0.05 |
对照组 | 75 | 9.61±1.51 | 6.23±1.55 | 13.527 | <0.05 |
t | 0.167 | 8.607 | |||
P | >0.05 | <0.05 |
2.4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见表4。
表4 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PSQI评分 | 实验组 | 对照组 | t | P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睡眠质量 | 2.25±0.15 | 0.62±0.05 | 2.22±0.18 | 1.03±0.08 | 5.262 | <0.05 |
入睡时间 | 2.31±0.18 | 0.58±0.05 | 2.21±0.15 | 1.06±0.05 | 6.252 | <0.05 |
睡眠时间 | 2.33±0.25 | 0.42±0.08 | 2.22±0.15 | 1.15±0.12 | 5.825 | <0.05 |
睡眠效率 | 2.35±0.21 | 0.41±0.06 | 2.13±0.18 | 1.33±0.25 | 6.142 | <0.05 |
睡眠障碍 | 2.51±0.25 | 0.68±0.15 | 2.53±0.15 | 1.14±0.36 | 6.325 | <0.05 |
催眠药物 | 2.58±0.32 | 0.55±0.18 | 2.54±0.13 | 1.06±0.25 | 6.562 | <0.05 |
日间功能障碍 | 2.51±0.34 | 0.61±0.28 | 2.36±0.62 | 1.14±0.41 | 6.824 | <0.05 |
PSQI评分 | 15.42±1.25 | 6.25±0.33 | 15.58±1.52 | 8.82±1.56 | 5.462 | <0.05 |
2.5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5。
表5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F-36评估指标 | 实验组 | 对照组 | t | P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生理机能 | 56.52±3.65 | 92.25±6.23 | 58.63±4.15 | 85.26±5.23 | 7.225 | <0.05 |
生理职能 | 58.65±3.47 | 91.42±5.29 | 59.42±5.14 | 86.32±3.26 | 7.821 | <0.05 |
躯体疼痛 | 61.25±5.26 | 92.33±5.42 | 60.51±4.46 | 82.32±3.36 | 7.462 | <0.05 |
一般健康 | 70.51±3.56 | 92.58±4.46 | 70.41±4.03 | 84.23±4.14 | 8.625 | <0.05 |
精力 | 58.92±5.13 | 91.53±6.36 | 58.42±5.74 | 85.36±6.32 | 7.842 | <0.05 |
社会功能 | 62.58±5.46 | 90.56±5.13 | 61.53±5.46 | 86.32±5.14 | 8.336 | <0.05 |
情感职能 | 72.14±5.63 | 93.62±5.42 | 70.53±6.36 | 85.62±5.13 | 8.461 | <0.05 |
精神健康 | 62.58±5.46 | 92.43±5.14 | 63.25±5.33 | 84.52±4.56 | 7.825 | <0.05 |
3讨论
痛经是临床常见病,在患者的治疗中,中医推拿疗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可以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开展针对性的治疗,中医用药与推拿配合起来,对于驱寒祛湿、活血止痛的效果明显提高[4]。寒湿凝滞是引发痛经的主要病因之一,患者情绪异常就造成肝郁气滞而加重疾病,若是患者素质虚弱、气血不足也会因为感受寒冷湿邪而引发痛经。痛经分为实性痛经和虚性痛经两种,从发病时间上来区分:实性痛经多见于月经过程和月经前;虚性痛经则多见于月经后;根据疼痛来区分:实性痛经按压疼痛部位后疼痛会加重;虚性痛经则按压疼痛部位后会减轻[5]。寒湿凝滞型痛经的疼痛类型为剧痛或冷痛,为患者加热护理后疼痛会有好转,治疗原则为温经通脉、活血止痛,因此在推拿治疗中,选择患者膈俞穴按摩有利于达到理气止痛、活血养血的效果;选肝俞穴则可达到疏肝解郁的效果;脾俞穴有助于健脾和胃养血;选择肾俞穴可为患者调节肾气;命门穴则具有固本培元的作用[6]。由此可知,通过为痛经患者采取穴位配合的推拿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疼痛的症状,也能从根本上治疗痛经,为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奠定基础。
痛经给女性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不仅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还会引发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紧张的情绪,无法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痛经,可以改善因为痛经给身体带来的痛苦,引发痛经的原因有很多,中医在痛经上的研究非常丰富,现代传统医学将痛经分为五种不同的证型,分别为: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肝郁湿热型、气血亏虚型、肝肾亏虚型[7]。根据临床治疗的经验发现,寒湿凝滞和气滞血瘀型患者的发病率最高,两者对比以寒湿凝滞型的发病率更高。寒邪凝滞会造成气血运行受阻,同时寒湿会损伤阳气,导致脏腑失于温养,寒邪加重则最终引发脾失运化、肾阳亏虚,导致病情日益加重,最终引发冲任失养、胞宫气血运行受阻则引发痛经[8]。推拿作为我国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近几年来发现推拿对于促进痛经的缓解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寒湿凝滞的痛经患者发挥着良好的诊疗效果。推拿治疗就是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腹部、腰骶部位,通过按摩起到通经活络、化瘀止痛、温经散寒的效果,促进局部气血运行也能达到及时缓解疼痛的效果。腹部推拿对于调节脏腑阴阳也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调动脏腑功能的恢复
[9]。
痛经患者的疼痛表现为放射性疼痛,会对腰骶部和大腿内侧都造成影响,也有患者会并发腹泻、恶心呕吐、四肢逆冷等。痛经患者大部分都伴随着脾胃虚弱的情况,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血海空虚导致胞宫失养也是引发痛经的主要原因。在推拿治疗中要重点按摩血海和三阴交穴,血海具有滋养胞宫的作用,能够引血归经,从而改善疼痛;三阴交具有调节冲任的效果,也能调节肝脾肾与冲任二脉、督脉、带脉之间的阴阳平衡,对改善痛经以及治疗妇科疾病有积极的作用。腰骶部位的神经分布较密,如果腰骶部位的神经产生神经反射就会引发子宫不正常的收缩而加重疼痛[10]。八髎穴位于腰骶部,一共八个穴位,分别对应4个骶后孔,骶后孔与骶前孔连接并且与盆腔相通,通过局部按摩的方式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具有驱寒化湿的效果,进而有利于温补下元,对改善寒湿凝滞型痛经有积极的作用[11]。腹部推拿法是在按之则热气至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过按压、摩擦的手法使局部皮肤产生热量,热感可缓慢的散布全身,达到温阳行气血的效果,而且通过推拿也有利于调节脏腑气机达到温阳散寒、通络化湿、活血止痛的效果,配合局部穴位点按的按摩手法能够促进阴阳平衡,改善痛经[12]。
通过本文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67%,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因此,为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采取推拿治疗后,患者痛经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疼痛情况大幅度降低,患者在月经期间的舒适度明显提高,推拿在寒湿凝滞痛经的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乂丹.全息经络铜砭刮痧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22.
[2]李梅.瑶医杜闷倒结合针刺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21.
[3]潘冬.运腹通经推拿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20.
[4]王婷.口服中药结合推拿综合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5]李亚.自我推拿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
[6]张嘉纯.温针加耳穴贴压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7] 王光安,郜文菊. 指针气海穴为主推拿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疗效观察[C].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二届全国推拿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6:186-190.
[8] 张玲,张作军.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9(8):1645-1646.
[9] 梁卉. 推拿配合艾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28例[J]. 养生保健指南,2018(44):339.
[10] 刘振华,曹志雄. 针灸推拿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疗效观察[J]. 特别健康:下,2014(8):87.
[11] 刘凤梅. 中医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方法学研究[J]. 医药前沿,2014(26):268-269.
[12] 吴至久,梁丽梅. 中医外治法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概要[C]. //2017年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 论文集. 2017:55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