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融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5
/ 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融合研究

徐君臣

重庆市忠县㽏井小学校  重庆  忠县  404300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语文教育在学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环节,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融合实践,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行为规范水平。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融合

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语文课堂是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主要场所,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学生行为规范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行为素质,使学在语文课堂中不仅学会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合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对养成教育理念的认识不够深入、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等。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联系出发,对相关教学策略进行了团结论述。

一、课堂教学融合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行为规范的概念并不明确,再加上他们的年龄尚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很多小学生会表现出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例如文明礼貌的缺失、课堂教学活动中自我行为规范能力的缺乏、与同学老师相处过程中对于边界感的把握不准确等等。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都会对学生的学科教学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教师不加以规范和引导,就会使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把控,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例如每天的语文课上,教师走进教室之后,首先要提醒学生进行课桌椅的摆放,以及学习用品的准备,并指导学生端正坐姿;上课之初,通过师生之间互相问好,对学生进行上课礼仪指导;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细致观察,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行为规范问题,予以批评指正。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为了保证他们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以整理书桌的形式,保证桌面的整洁,帮助他们创设一个简洁的学习环境。当学生不自觉的做小动作时,教师可以用眼神提示或者是语言提示的方式,提醒学生跟上老师的节奏。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时,也要提醒学生使用礼貌用语。以上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教育,可以为我们创设更为规范的课堂秩序,从而保证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品味文字渗透文化礼仪养成教育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渗透在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当中。“立德树人”更是现阶段学科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中华礼仪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对学生开展有效的礼仪养成教育。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慈母情深”一文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章当中的母亲形象。母亲在工作当中一丝不苟,吃苦耐劳,即使环境恶劣,也踏实肯干,这一母亲形象,所映射出的,是在中华文化背景下,无私奉献的母爱精神;可是当孩子几经踌躇,提出想要拿钱买书的要求时,母亲毫不犹豫的对孩子予以了支持,从这一点我们又可以感受到母亲对于孩子无微不至的爱以及无条件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生活当中,自己印象当中的母亲形象,以及他们对于母爱的理解。文中对于母亲进行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以及其中的环境描写,可以作为教师引领学生,感受母亲形象的突破口。引导他们从中感受母亲身上所蕴含的文化礼仪和行为举止魅力,将其延伸到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锤炼自己的性格,培育学生温和、大度、谦卑的人格品质,学会正确的待人处事方法和风格,从而较好地提高学生的个人礼仪素养,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

三、结合文本开展道德品质养成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提炼文章主题,全面把握和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思想,结合文化礼仪和行为规范教育,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主题的透彻理解,丰富学生对文化礼仪和行为规范的知识积淀,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小学语文素养和道德品质。以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为例,教师通过讲解文本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行为,总结文本索要传递的思想观念,并让学生讨论和总结出与行为规范相关的问题。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自身的示范,通过言行举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些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尊重他人的意识。通过这些融合实践,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也培了良好的行为规范。再以“将相和”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讨论:在这篇文章当中,廉颇和蔺相如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他们二人最终言归于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意识到,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舍弃个人的利益才是正确的决定。借此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养成教育,以鲜活的事例,塑造学生为人处事的优良品格。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类学科,在题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合对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既可以体现小学语文学科的德育价值,又可以保障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之间,二者相辅相成,有效融合可以促进两种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的效果提升,从而保障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探究,不断寻找和实践二者融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参考文献:

[1]王照强.小学生的好习惯如何养成——再谈养成教育[J].吉林教育,2019(Z4)25-26.

[2]马建华.“一日三省”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9(27):59-60.

[3]柳岩.农村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措施研究[J].学周刊,2018.7(12):54-55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学会第十届(2021—2023 年)基础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 ”(课题批准号:   XH2021B32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