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多模式促排痰护理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4
/ 2

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多模式促排痰护理的临床价值

林志蓉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多模式促排痰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23年1月~10月60例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并分组,n=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多模式促排谈护理,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呼吸功能高于对照组,且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胸部X线影像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采取多模式促排痰护理,可显著改善患儿状况,对疾病治疗作用突出,值得借鉴。

关键词:小儿肺炎;多模式促排痰护理;呼吸功能

小儿肺炎是由于小儿免疫力较弱,上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后延伸至支气管再到达肺部所引起的肺部炎症[1]。该疾病患儿通常以咳嗽、发热、咳痰、气促、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儿还伴随呕吐、腹泻、疲乏等临床症状[2]。为了避免该疾病给患儿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需及时就诊,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排痰及抗炎在小儿肺炎治疗中极为重要,其中排痰护理可有效帮助患儿清理肺部炎性堆积物,对促进其康复具有重大意义[3]。鉴于此,本次选取我院60例小儿肺炎患者,将其分组后采取不同的措施干预,旨在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多模式促排痰护理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23年1月~10月60例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组,n=30例,两组临床资料可对比(p>0.05),见表1。

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例数(n)

性别(n)

年龄(岁)

病程(d)

对照组

30

16

14

4.39±0.62

1.69±0.35

观察组

30

18

12

4.43±0.59

1.72±0.29

X²/t值

0.271

0.256

0.362

p值

0.602

0.799

0.719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全程监测,并详细记录其体温、咳嗽及排碳量,根据患儿实际状况给予其治疗及日常生活指导。

观察组:行多模式促排谈护理,详见以下:

(1)穴位中频刺激排痰:择肺俞、天突、丰隆穴、定喘穴等穴位,对穴位及周边皮肤进行消毒,在穴位处贴上2.5cm×2.5cm双电极片后,使用YK-2000B型中频刺激治疗仪,通过收缩、抽动以及震颤感达到排痰的作用。

(2)气囊背心排促法:于患儿餐前或餐后1h进行,护理人员需根据患儿身高体重选择合适的气囊背心,协助其穿好背心后设置相关参数,治疗频率以4Hz左右为宜,10~20min/次,2次/d。

(3)胸背部叩击排痰法:协助患儿呈侧卧位,左侧卧时拍右背,右侧卧时拍左背,护理人员清洁双手后,将手指并拢,手背隆起,呈现“背隆掌空”状,以手腕关节的力量带动双掌,双手交替快速叩击患儿背部,由上至下叩击,力度均匀,频率为120~180次/min。

(4)器械辅助排痰:对于痰液难以排出者,可借助雾化及吸痰器等措施,帮助患儿清理呼吸道。

1.3观察指标

(1)呼吸功能:护理干预1周后采用用力肺活量占预估值比例(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估值比例(FEV1%)、最大通气量占预估值比例(MVV%)、肺活量占预估值比例(VC%)4个指标对患儿呼吸功能进行评估,通过肺功能测量仪测定以上4个指标,连续测量3d,1次/d,取均值,指标数值与患儿呼吸功能呈正比。

(2)其他观察性指标:对比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胸部X线影像改善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²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呼吸功能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呼吸功能更高(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呼吸功能±s%

组别

例数(n)

FVC

FEV1

MVV

VC

对照组

30

72.36±6.29

75.61±6.21

74.89±6.11

71.59±6.24

观察组

30

92.91±6.55

91.37±6.34

90.38±6.41

89.66±6.18

t值

12.395

9.727

9.581

11.270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2其他观察性指标

观察组较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胸部X线影像改善时间均更短(p<0.05),见表3。

表3对比两组其他观察性指标±sd

组别

例数(n)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

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

胸部X线影像改善时间

对照组

30

2.60±0.39

5.39±1.15

4.68±0.95

6.98±1.36

观察组

30

1.77±0.41

4.03±1.22

3.31±0.65

5.04±1.22

t值

8.034

4.443

6.519

5.816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多模式促排痰护理模式是指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促进患儿呼吸道内痰液排出,可有效帮助患儿清理呼吸道内痰液及异物,使其保持顺畅呼吸,降低呼吸道炎性水平,缓解肺部炎症,对促进肺炎患儿康复具有突出作用

[4-5]。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儿采取不同的措施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更加证实了多模式促排痰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给予小儿肺炎患儿多模式促排痰护理,可有效提高其呼吸功能,并缩短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胸部X线影像改善时间,对促进患儿康复效果显著,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丽明,董敏琦,陈琴.多模式促排痰护理及家属陪伴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23,44(10):2948-2950. 

[2]张谢风.多模式促排痰护理对小儿肺炎患儿呼吸功能及排痰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2,20(2):215-217. 

[3]王佰静,王伟.多模式促排痰护理对小儿肺炎患儿呼吸功能改善效果[J].妇幼护理,2022,2(5):1138-1140,1144. 

[4]黄亚三.肺炎患儿应用多模式促排痰对呼吸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3,44(12):3554-3557. 

[5]林燕,丁晨莉.多模式促排痰护理对小儿肺炎患儿呼吸功能及排痰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杂志,2023,2(9):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