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邮编:730050
摘要:目的:探究在肺心病(PH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护理中执行优质服务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遴选2022.11--2023.11,50例我院收诊的PH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执行目标,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纳入25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比较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各症状改善用时相较于对照组有缩短(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PH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措施中,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优质护理;护理疗效
肺心病(PHD,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动脉或者肺部组织出现病变,导致血管动脉阻力增大出现的一种心脏疾病,其发病因素复杂多样,以慢性肺心病为常见类型,患者发病后以咳嗽、咳痰以及气促为主要症状表现,若控制不当,病情进展至后期,会出现肺功能、心功能衰竭的情况,诱发呼吸功能障碍或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的同时[1]。因此,在针对此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的治疗手段与有效的护理措施辅助都是必不可少的,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遴选50例PHD并发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对比探索优质护理的价值。
1.1一般资料
本文筛选节段控制在2022.11~2023.11月间,以我院收诊的PH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50)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均纳入相同患者例数(25例)。对照组中患者性别(男/女)为12/13例,年龄区间为40~79岁,平均(59.61±5.12)岁,病程在1~6年间,平均(3.65±1.25)年;研究组中患者性别(男/女)为11/14例,年龄区间为41~78岁,平均(59.62±3.88)岁,病程在2~6年间,平均(4.22±1.03)年。2组基线资料组间差异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具体护理的流程遵医嘱展开,同时结合以往病情护理,对患者进行基础的用药、运动、并发症等护理。研究组:优质护理:①组建优质护理小组:由科室的护士长和护理经验>6年的护士所组成,在开展护理前,对各类护理专业技能、素质等进行重点培训,确保各护理人员可独立解决临床各类突发事件。②加强对呼吸道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口腔、鼻腔以及咽喉部位的分泌物情况进行及时的清洁,确保呼吸道通畅,若病患出现舌根后坠现象,需实施呼吸辅助,并调整头部位置向一侧倾斜,防止呼吸衰竭发生。同时可以在患者咳嗽时,进行辅助叩背等护理,以加速痰液排出。③饮食指导:在患者入院后通过了解患者饮食偏好,结合体质量指数和病情程度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让患者对各种营养素进行合理搭配,及时补充优质蛋白、维生素等物质,确保身体营养素的充分摄入。④加强用药指导: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病情,对静脉输液的剂量和速度进行合理调整,并向家属、患者讲解快速输液可能带来的风险,防止其自行调整导致心肺压力增加。在应用呼吸相关药物过程中加强对患者面部情况、精神状态、肢体活动等进行观察,确保用药安全。⑤强化心理指导:由于此病病程时间较长,且病情容易反复,患者很容易产生悲观情况,出现排斥治疗或者治疗依从差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增加和患者之间的交流频次,耐心听取患者讲述自己内心的想法,有针对性的展开疏导,避免负性情绪积压,让其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治疗。
1.3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含咳嗽消失的时间、呼吸衰竭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天数。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以 x±s 表述正态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d)
组别 | n | 咳嗽消失的时间 | 呼吸衰竭症状缓解时间 | 住院天数 |
对照组 | 25 | 5.71±1.15 | 12.68±2.11 | 17.68±5.31 |
研究组 | 25 | 3.22±0.96 | 8.15±3.62 | 13.11±3.59 |
t | -- | 8.310 | 5.405 | 3.564 |
P | -- | 0.000 | 0.000 | 0.000 |
肺心病会致使支气管或者肺部组织出现病变,当肺动脉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下就会引起心脏病,随着病程迁移,患者往往经历呼吸功能减退的症状,这对肺部通气与排泄功能构成重大干扰,导致机体缺氧,并可能引发肺部与肾脏等多方面的疾病异常[2、3]。另外,慢性呼吸衰竭也是导致PHD患者死亡的一大原因,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及时进行吸氧辅助干预,在缓解患者身心痛苦的同时推动病情尽快康复[4]。但是患者受病程时间长、见效速度慢以及自身对疾病认识片面等因素,导致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依从性逐渐递减,对疾病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十分关键。
本研究证实,研究组症状有明显改善,原因在于优质护理是一种完整、优质、系统性的护理模式,可以在常规护理上进行补充、优化,确保护理流程更具完整性。将此护理模式应用于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中,可以针对病人的具体病情和治疗要求,提供差异性的护理干预,从而在最大限度内满足病人的心理、治疗需求,提升护理的总体水平
[5]。同时此护理模式重点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加强用药、心理、饮食等指导,增加治疗依从性的同时加速临床症状改善,降低治疗周期。
综上所述,将优质的护理服务模式纳入PHD并发慢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计划中,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加快康复进程,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宋姚,侯璐莹,张英. 综合护理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并发症率、复发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3,47(7):1128-1129.
[2] 田媛媛,赵敏.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老年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评价[J]. 生命科学仪器,2023,21(z1):440.
[3] 刘明洋,黄建会. 危重症专职小组下气道综合护理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23,44(1):267-270.
[4] 张婷,武彩霞,陈世杰. 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结合基于动机保护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病情控制及积极情绪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1):179-182.
[5] 岳彩茹. 集束化护理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20(2):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