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研究—以S医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研究—以S医院为例

刘日

长沙市第四医院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医疗设备利用效率,加强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含对设备的可行性论证配置采购验收交付、效益分析、处置管理。推动业财融合实践中的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是医院实现管理效益目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公立医院资产中,医疗设备占比较大,公立医院在发展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就是有效地管理大型医疗设备,加强投资效益分析与评价,从而合理配置资源,保证资源利用效率。本论文通过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的效益管理进行探究,研究公立医院医疗设备效益评价、考核体系,为医疗设备配置提供决策依据,优化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公立医院医疗设备使用效益,提高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效益,助力公立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S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现状

S医院建档在用的大型医疗设备共计52台件,价值合计为1.06亿元,占医院医疗设备总价值的42%。除去不产生效益的设备不纳入分析范畴外,有47台大型设备进行效益分析。其中,放射类设备8台件,价值为4800万元;超声类设备7台件,价值为1280万元;外科手术类设备20台件,价值为25万元;其它医技科室8台件,价值为812万元;其它临床科室4台件,价值为410万元。

S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主要是通过系统连接,提取设备收入和支出相关数据,利用投资收益率法对大型设备进行运营分析,即各大型医疗设备全年获得的净收入与投资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投资收益率=(设备收入-设备支出)/该设备投资总额×100%,其中投资收入从医院HIS系统提取该设备相关业务收入,医疗设备支出包括人员成本、材料消耗费、水电费、维修保养费、设备折旧费、管理费分摊等,投资收益率越高,其经济效益越好。评价标准是:投资收益率10%,为优秀;投资收益率在3%至10%之间,为良好;投资收益率在0至3%之间,为一般;投资收益率为负数,则为差。

二、S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情况

对S医院进行2023年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整体结果如下:

编号

投资收益率

收益等级

设备台件

占比

1

10%以上

优秀

35

74.48%

2

3%-10%

良好

7

14.89%

3

0-3%

一般

1

2.12%

4

0以下(负数)

4

8.51%

合计

47

100%

分类别看,S医院的医学影像类设备,整体效益优良。超声类设备从运行效益分析表看,整体收益率表现优秀,充分利用了每一台超声设备,业务量大,运行效益突出。为缩短候诊时间,提升满意度,更好地服务病人,配合临床,可考虑增加设备,拓展业务空间。外科手术相关设备涉及的使用科室多,管理复杂,其中专科设备11台件,共用设备9台件。19台件设备收益等级评价为优秀的有13台件,良好的有2台件,一般的有2台,评价等级为差的有3台件。针对效益差的设备,运行效益均有待提升,需不断拓展骨科业务,扩大手术量,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其他医技科室,有检验科、核医学科、病理科、胃镜室等,这些科室5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共有8台件,运行表现参差不齐,还需进一步分析

整体来看医技科室设备运行收效优于临床科室。排名前几名收益等级优秀的均为可全院共用的医技检查科室大型设备,排名后几名、收益等级差的都是业务较为局限的临床科室。为提升患者满意度,缩短排队时间,可结合医院业务情况,酌情考虑增加影像类、超声类设备;同时严格把控各临床科室大型设备的购置论证,能共用医技检查科室设备的,尽可能考虑利用医院共用设备开展相关检查项目;对于收益率极差,严重收不抵支的大型医疗设备,需重点关注,在充分考虑设备带来的间接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要求各相关科室拿出针对性强又切实可行的方案,拓展相关业务,提升设备使用率。同时,对设备收益率评定为差的使用科室,进行约谈,并作为该科室申请设备购置计划的重要考证依据。

三、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效益管理提升举措

1.建立专门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制度

工作制度具有稳定性、预知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在实践中能约束行为,是规范行为的保障,其建立的过程就是对整个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的详细研究,结合管理学的原理对流程进行规范,提前预知可能的工作难点和错误的工作思路,避免出现远离预期的结果产生。规章制度的建立及严格落实还能有效杜绝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过程中的各利益相关者在实践中带来的不利干扰,用论证产生的客观的研究成果代替决策主体主观的意见。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导下,结合医院的工作实际,建立《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制度》、《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论证制度》、《大型医用设备卫生技术评估制度》、《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质量保障制度》、《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用科学的制度规范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实践工作。

2.建立专业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人才队伍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工作内容多,任务重,专业性强,配置管理中现有配置的设备数量和使用情况调研、设备应用的卫生技术评估和大型医用设备的技术论证等各个环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开展相应的工作,这就对开展大型医用设备管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懂卫生管理,还需要有医学工程学背景,甚至要掌握相关的临床知识。建立一支专业的、可靠的、稳定的卫生技术人才队伍是对大型医用设备开展科学的配置管理的基础。

3.对配置管理形成的结论进行公示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目的是为解决医疗机构服务范围内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配置管理过程严谨而复杂,投入应用前难以肯定结果的准确性。将配置管理的结果进行公示不仅告知大众准备配置该类设备,可以达到宣传的目的,避免信息的不通畅导致的设备利益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也是集思广益的一种方式,收集尽可能多的利益相关者关于配置结果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对前期开展的需求调研结果也是一种检验。

参考文献:

[1]吴兴平.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2(08):26-28.

[2]王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模式应对策略[J].财政监督,2022(11):91-96.

[5]刘犇,梁小柳,甘宁.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2(14):69-71.

课题:

2023年度长沙市会计学会科研课题《推动业财融合实践中的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