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次氯酸钠替代液氯消毒工艺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2
/ 3

水厂次氯酸钠替代液氯消毒工艺的研究

熊正龙 刘国伟 秦仕元 周婕毓 李婕 田熳

(江苏禹策市政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南京 210036)

摘 要:自来水厂消毒工艺是保障供水安全的关键环节。随着危险化学品管控日趋严格,自来水厂使用液氯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管理成本大幅提高,次氯酸钠代替液氯消毒已经成为趋势。本文重点对次氯酸钠和液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对次氯酸钠消毒工艺的作用原理、运行特点及运行成本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使用建议。

关键词:自来水厂、消毒方式、次氯酸钠、液氯

1 前言

消毒是防止水媒疾病、保障饮用水生物安全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关键环节。饮用水消毒工艺主要有氯消毒(液氯、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臭氧和紫外线等,液氯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消毒工艺。

1 几种消毒工艺的优缺点比较

消毒工艺

优点

缺点

液氯

运行成本低,处理水量较大。

具有持续消毒能力消毒效果良好。

使用方便,容易存贮,便于运输。

产生卤乙酸三卤甲烷等副产物。

属于危化品,运输、贮存和使用安全性差。

次氯酸钠

具有持续消毒能力消毒效果好。

液态投加,计量比较准确。

安全隐患较

产生氯酸盐亚氯酸盐三卤甲烷等副产物。

运行成本高于液氯。

易挥发,不易保存。

二氧化氯

减少三卤甲烷等副产物的生成

pH的影响很小不受氨的影响。

具有持续消毒能力消毒效果比较好。

运行成本高、易爆炸易挥发需要现场制备立即使用。

所用原料盐酸有腐蚀性,有爆炸危险,气态投加,安全性差。

形成氯酸盐亚氯酸盐副产物。

臭氧

接触时间短消毒效果好

有效改善水的色度、臭和味等感官指标。

设备投资比较大,设备管理难度,运行成本比较高。

不具有持续消毒能力。

紫外线

不产生有机和无机副产物,更安全、更快速杀灭微生物

有效杀死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卵囊。

更换难度较大,灯管内含有金属汞,一旦泄漏会造成二次污染。

没有持续消毒能力,一般要与其他化学消毒法联合使用。

每种消毒剂都有利弊,按照消毒效果大致可排列为:O3≥Cl2HOClOCl-NHClNH2Cl

2 液氯消毒工艺分析

液氯作为消毒剂应用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由于具有余氯的持续消毒作用,价格较低,操作简便,投量较为精准,长期以来液氯一直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消毒剂。

氯消毒一般认为主要通过HClO起作用,当氯或次氯酸加入到水中时会先水解,形成HClO、ClO-等物质,由于HClO为分子量很小的电中性分子,比较容易渗透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穿过细胞壁进入细胞内部,从而破坏细菌酶系统而导致细菌死亡。

1970年代,研究发现氯消毒后的水中检测出三卤甲烷等消毒副产物,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次氯酸与水中腐殖酸、富里酸、藻类等天然有机物以及溴化物等无机物发生了取代、加成、消去、氧化等系列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三卤甲烷、卤乙酸等有致癌风险,碱性条件容易促进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液氯存储和使用超过一定量时即属于重大危险源,其运输、存储、使用均需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执行。氯气的使用需要办理购买、运输、存储、使用审批手续,水厂在安全方面花费的人力、物力、精力极大。液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

(1)氯气是危险化学品,是一种剧毒气体,扩散性强,吸入过量氯气会对人体造成极大损害,一旦发生泄漏可能造成重大人身安全事故;其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各个环节需安全审批,以满足环保、应急管理等行政部门监管要求;存储氯气的钢瓶属于高压容器,有潜在安全威胁,需按安全规定管理使用氯库和加氯间。

(2)液氯消毒方法易产生如三卤甲烷等致癌、致畸变的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康、鱼类等水生生物产生毒副作用,原水含酚时容易产生氯酚味。

(3)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配备相应的安全应急设施,以防氯气泄漏时能够及时有效应对和处置,同时需要经常进行漏氯演练。

液氯属于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运输、储存及使用等各环节中存在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安全与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的管控越来越严格,多次发文强调对危险化学品及重大危险源的强化管理。水厂使用液氯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不仅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各项限制,而且在储备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要求也与日俱增,液氯的管理成本大幅提高。近年来,各地供水企业积极寻找更为可靠、安全的消毒方式,其中,次氯酸钠替代液氯已逐渐成为共识和趋势。

3 次氯酸钠消毒工艺

近年来,全国诸多供水企业已纷纷开始改用更为安全的次氯酸钠作为消毒剂,次氯酸钠消毒原理与液氯类似,具有很强的杀菌灭藻作用,同时与液氯相比,安全性大大增强,而且易分解、无残留,采用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已经开始在大部分省份使用,替代以投加液氯为主的传统消毒工艺。

(一)原理及特点

次氯酸钠与液氯同属于氯消毒,消毒原理和效果与液氯基本相同。次氯酸钠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强力灭菌、杀病毒药剂,与水亲和性较好,能与水进行任意比例互溶使用安全、操作方便、投加准确代液氯消毒的理想消毒剂。次氯酸钠一般是通过三种途径实现消毒:一是通过水中产生的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根,作用于微生物蛋白质,使失活,阻碍细胞代谢;二是穿过细胞壁进入到细菌内部,破坏核酸等,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三是依靠产生出的氯离子,改变细胞的渗透压,使细胞失活。次氯酸钠消毒原理与氯消毒大体相似,同样会生成致癌风险的消毒副产物。

相比气态消毒剂,液态的次氯酸钠更容易管理,能够明显减少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不安全隐患。与液氯消毒相比,次氯酸钠消毒具有显著的安全优势:无需像液氯那样使用高压氯瓶,次氯酸钠液态低浓度投加,安全性好,不存在泄漏危害人体生命安全等问题。有研究表明,次氯酸钠消毒时出厂水中二氯乙酸三卤甲烷低于液氯消毒,而三氯乙酸四氯化碳基本相当,总体来说,次氯酸钠消毒副产物量低于液氯消毒。从安全角度考虑,将液氯消毒改造为次氯酸钠消毒具有更大的社会效益次氯酸钠消毒的优势正逐渐显现出来。

次氯酸钠消毒有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直接购买有效氯浓度10%的商品次氯酸钠溶液,厂家根据水厂用量送货上门,安全风险小,经简单稀释处理后就能直接使用,操作方便,使用量大时整体运输和使用成本不高;另一种是通过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水现场制备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用量由水厂根据需要自行生产,生产原料简单易得,与商品次氯酸钠相比,能够有效减缓次氯酸钠的降解,不存在储存和运输上的隐患,随制随用,同时显著降低运输成本。目前国内水厂次氯酸钠消毒以商品次氯酸钠为主,尤其是大型水厂,而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法近年来得到不少中小型水厂的青睐。

1、商品次氯酸钠溶液:属于氯碱化工工艺中间产物,浓度10%商品次氯酸钠溶液依旧属于危险化学品范畴(《危险化学品名录》中规定:次氯酸钠有效氯浓度>5%,即为危险化学品);实际运行中,商品次氯酸钠溶液存在易衰减、易结晶等问题;10%的次氯酸钠溶液含氯酸盐副产物偏高,在实际投运中存在着副产物超标的风险,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需要将其稀释到5%左右。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以次氯酸钠为消毒剂时,除应关注相应消毒副产物外,还应关注氯酸盐和亚氯酸盐,并要求至少每月检测1次,若氯酸盐和亚氯酸盐检出浓度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中限制的50%时,应加密跟踪检测。

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法:技术比较成熟,实现全自动运行,维护管理比较简单,药剂安全,易于购买、运输、存储,主要原材料为原料盐或专用消毒盐,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系列,其产物为有效氯浓度0.8~1%的次氯酸钠溶液,同样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现场制备的次氯酸钠溶液比较稳定,现产现用,有效氯降解缓慢,副产物更易控制。主要问题有:一次投资比较大,电极成本比较高,对配电系统要求高,设备维护工作量大,药耗能耗比较高。次氯酸钠发生器会产生少量氢气,为避免氢气发生泄漏情况,发生器制备车间配备氢气探头和各类传感器监测设备生产状况,设置机械排风、机械送风,迄今为止,水厂未出现次氯酸钠发生器氢气燃爆问题的报道。

次氯酸钠消毒工艺使用时间还不长,运行经验积累还不足,加之各地水厂技术人员操作水平层次不齐,依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从近年来次氯酸钠使用实践来看,与液氯相比,三卤甲烷的产生量并没有明显减少,同时又增加了氯酸盐和亚氯酸盐问题,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加密跟踪监测和摸索经验,充分发挥优势,减少风险。

(二)成本分析

商品次氯酸钠运行成本主要来自药液购买和运输费用,次氯酸钠发生器运行成本主要为电耗和盐耗。根据运行经验,商品次氯酸钠溶液运行成本为6~7元/kg有效氯,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法运行成本为4~5元/kg有效氯,液氯消毒运行成本为3.5-4.5元/kg有效氯。液氯消毒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法的运行成本类似,某水运行数据显示,商品次氯酸钠消毒比液氯消毒运行成本高出约40%因此,在水厂进行消毒方式改造时,可以选择如下策略:大型水厂采用商品次氯酸钠消毒法,中小型水厂用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法。

江苏苏北某水厂设计规模10万立方米/日,采用液氯消毒,平均有效氯投加量为3mg/L(包含:前加氯、后加氯投加点共3个),因安全原因决定将液氯改为次氯酸钠消毒,对次氯酸钠消毒的两种方式的运行成本进行了测算,根据分析,选用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法,设备虽然一次性投资较高,但运行成本低,设备投用7.7年后一次性设备投资可以回收。在设备15年寿命周期内,能为水厂节约390万元运行费用2022年将液氯消毒改为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法。

表2 商品次氯酸钠溶液和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法运行成本分析表

比对项目

商品次氯酸钠溶液

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法

次氯酸钠用量

131/

131/

危化品属性

危险化学品,运输需备案

采购原料盐,无管控

化学衰减性

保质期7天内,衰减>10%

当天制备使用衰减忽略

副产物危害

超过保质期7天,副产物超标

当天制备使用副产物忽略

操作频率

五天采购运输一次药液

2个月内采购一次盐

设备投资

100(投加系统)

300

(含发生器、投加系统)

次氯酸钠使用单价

6300/

4360/

年运行费用

83万元/

57万元/

10年总支出

830+100=930万元

570+300=870万元

次氯酸钠发生器

投资平衡年限

300-100万)/83-57= 7.7

4 结论

1液氯在运输、管储和使用管理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加之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管控日趋严格,显著增加了液氯消毒工艺的运行管理成本,对水厂液氯消毒工艺进行改造是必要和迫切的。

2)次氯酸钠消毒方式具有消毒效果好、安全风险小、运行成本增加不明显等特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分为商品次氯酸钠溶液和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法两种方式,以商品次氯酸钠消毒为主,尤其是大型水厂采用居多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法受到不少中小型水厂的青睐。

3)次氯酸钠总体运行成本高于液氯,但安全性远高于液氯,选用次氯酸钠替代液氯,从消毒原理、运行成本处理效果以及实际应用方面是可行的和推荐的

4)由于次氯酸钠消毒使用时间不长,潜在的风险目前还不够清晰,运行不当也会有消毒副产物超标风险,因此需要加强对水厂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安全教育,同时加强次氯酸钠和水质监测,排除风险,保障水质安全。

5 参考文献

[1]DB32/T 4400-2022.《饮用水次氯酸钠消毒技术规程》[S].

[2]严敏,谭章荣,李忆.自来水厂技术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牟怀燕.城镇自来水厂消毒剂的发展现状与研究[J].山东化工,2022,51(8): 99-102-103,106.

作者简介:熊正龙(1985-),男,硕士,高级工程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