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对于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2
/ 2

探讨对于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的价值

黄国会

马关县中医医院  云南马关  663700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瘤根治术术后患者实施亲情疏导护理,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亲情疏导护理。应用DASS-21、FACT-B量表对2组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对2组护理后患者护理总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应激等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情感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慈者出院后实施亲情疏导护理,定期了解患者情绪及生活改变调整负面情绪产生,提升日常生活质量,加快患者治疗康复时间,该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亲情疏导护理;乳腺癌根治术后;生活质量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会伴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发生乳房胀痛、结节病变等。该疾病能引起全身的血管和淋巴结转移,并在体内形成多个部位的肿瘤,并最终引起癌细胞的转移和死亡[1]。早期乳腺癌采用手术切除,但由于手术面积较大,术后恢复周期较长,且患者对外观变化和心理应激反应较大,从而影响疗效。传统的护理中虽然也有心理介入,但仍有不足之处,造成护士和病人之间的隔阂。人性化的引导护理,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用人性化的思想,在整个过程中将病人视为自己的家人,以诚恳的态度感染病人,促使病人放松,配合护理合作[2]。本文通过对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病人进行亲情疏导护理,观察其心理、情感和生活质量的变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2021年7月-2023年7月期间,于本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44-64岁,平均(56.36±1.35)岁;观察组年龄43-65岁,平均(56.69±1.15)岁。

1.2方法

(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专科护士采取一对一的方法,亲自在病房内实施心理护理教育,与患者进行亲密的交流以洞察他们的情绪状态。在与患者的互动中,她们运用微妙的非直接沟通策略,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情感波动及可能的抑郁和焦虑来源。在对话期间,她们保持适当的眼神交流和自在的体态,专心聆听患者的心声和需求,同时激发患者积极应对疾病的信念,纠正消极的就医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在沟通中,非语言信号占据了90%,而语言表达只占10%。防止不当的语言暗示、模糊的解释或误导性的指导导致医疗相关的问题。

(2)观察组实施亲情疏导护理

①环境:护理团队致力于保持病房的清洁和井然有序,以创造一个有利于康复的环境,全力响应患者对病房的具体需求。在确保患者无免疫相关疾病的情况下,可利用盆栽和花卉点缀,提升病房的舒适度。②亲情关怀:术后,护士会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家属陪伴情况以及生理状况,以个性化的方式与患者交流,通过热情积极的态度建立互信关系。③健康教育:通过频繁的互动,护理人员在亲情服务的基础上与患者建立起联系,提供乳腺癌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采用多媒体的生动形式进行传达。④精细照顾:护士需主动与患者交流,洞察他们的需求,仔细观察患者的行为举止、表情和谈话,以便及时发现任何情绪低落或精神疲惫的迹象,从而迅速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策略。

1.3观察指标

(1)采用DASS-21评定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消极情感状况。(2)采用FACT-B评分法评价两个治疗小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生存质量的差异。(3)依据护理调查表对两个小组的整体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 SPSS26.0对所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来表达,以X2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标准差(x± s)来表达,以 t检验, P<0.05为有显著的差别。

2结果

2.1对2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应激等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2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抑郁

焦虑

应激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50

28.62±1.05

12.32±3.52

26.51±1.05

10.57±3.69

24.52±1.21

10.36±3.54

观察组

50

28.57±1.12

10.39±2.58

26.54±1.14

8.32±2.57

24.63±1.54

8.27±3.09

t值

0.228

3.096

0.135

3.503

0.393

3.11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对2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情感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2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状况

社会家庭

情感状况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50

55.24±1.36

79.57±7.25

52.45±1.08

72.69±7.59

49.69±1.58

77.96±7.85*

观察组

50

55.69±1.52

83.57±

52.48±1.12

77.56±7.06

49.85±1.45

82.15±7.24*

t值

1.544

7.242.733

0.135

3.289

0.522

2.747

p值

0.123

0.008

0.893

0.001

0.603

0.007

2.3比较2组护理总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体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3.00%,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乳腺癌作为女性群体中最具威胁的癌症类型之一,尽管严峻,但其治愈的可能性相当高。国际数据揭示,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十分可观,对于早期发现并接受标准治疗的病例,五年的生存率可达到惊人的99%。大部分患者在遵循规范化治疗后,生活品质能够逐步恢复至正常状态。然而,手术后的综合护理对于促进康复至关重要,它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亲情疏导护理策略,包括对病房环境的优化、心理状态的关注、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旨在及时洞察患者的情绪波动并进行正面引导,使患者时刻体验到关心和支持。这一做法不仅强化了患者对抗疾病的决心,也极大地促进了术后的恢复进程[3]

本研究表明,实施亲情疏导护理的观察组在护理后,其抑郁、焦虑和应激反应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未接受此护理的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在生理状况、社会家庭关系以及情感状态的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护理满意度也更高(P<0.05)。

综上,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出院后的亲情疏导护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缩短康复期。这种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毕改芳,侯艳红.基于亲情疏导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 33(12):134-136.

[2]邹云艳、马燕、马波、吴月静.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 2020, 18(12):4.

[3]熊美玲.亲情式护理模式对乳腺癌者术前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4, 20(27):2.